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美国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企业界R&D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专利和发明与学术论文的相关性增强,反映了美国企业界科技活动的新动向。美国企业界R&D投入迅速增加美国企业R&D投入从1993年开始逐年迅速增加,其中1994‘1995两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1995年达到12%,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也都接近两位数。预计1998年的增长率将有所降低,但也可达到8%。美国企业界R&D技人是在1980年开始超过政府的,以后虽然小有增加,但变化不大。最近五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使美国企业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和科技政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对日本基础研究投入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结论认为,日本已从一个善于模仿和消化吸收的国家转变为重视基础研究、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我国要想在基础研究方面缩小与日本的差距,需做长期的努力,从中国国情出发,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调整基础研究资源结构,积极引导和发挥企业在基础研究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1年瑞典创新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概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政府和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1997年,研究与开发(R&D)总投入达670亿瑞典克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9%,位于世界第一。其中,企业投入占68%,政府投入28%。1997年,企业R&D投入达460亿瑞典克朗,占GDP的2.7%,主要分布在交通、通讯和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制药产业,R&D投入增加最快,20世纪90年代末,服务行业科技投入也增长很快。瑞典企业人均R&D投入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企业R&D投入主要集中在10个大的高科技公司,约占企业R…  相似文献   

4.
美国税收政策与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美国在众多的科技领域遥居世界之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不得不对美国的科技政策体系刮目相看。可以认为,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增加科技投入,支持研究与开发(R&D)。美国对R&D的投入一部分来源于联邦政府每年的R&D拨款预算,更重要部分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增加R&D的投入,如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府采购等。《研究与开发减免税法》是美国税收政策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手段,自1981年实行以来,取得较好效果,成为市场经济下,政府激…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美国受布什研发线性模型的影响,极其重视基础研究,认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最终将获得更多科技成果产出,并一直持续至今。20世纪70年代,日本受司托克斯总结的巴斯德象限影响,更多地重视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投入,在科技产出上获得快速突破。当前,我国更应该重视新巴斯德象限的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政策倾斜,注重以新型研发机构或企业为载体的契约式、商品化基础研究,助力我国在原始创新上获得新突破,破解美国“贸易战”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挪威政府制订了工业研究开发总体战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实施了若干计划;采取了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和帮助企业进行研究开发与创新活动,促进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为企业长期依靠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为帮助工商企业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迎接新的挑战,挪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定向研究是工业研究开发的第一支柱。定向研究课题指的是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工作,这里的企业用户指的是基础工业规造工业、第三产业等。战略性工业研究是工业研究开发的第二支柱。挪威政府提出在信息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力强大的因素之一是其雄厚的基础研究.联邦政府是经费投入主体,大学是研究主体,美国政府在推动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保持基础研究投入的稳定增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渠道;立法保障重点基础研究机构翻番的目标,加大重点领域的投入;通过基础研究投入增强了创新实力,改善了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创新成为保证企业发展活力的第一动力。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探究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作用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实现,当组织惯性程度高、动态能力强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也会相应增加;制度环境在组织惯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向关系中起强化作用,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越好,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生物技术(BT)产业已在世界上形成了代际优势.产业集群是美国BT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美国BT产业集群模式的四大核心特征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是前提,风险投资网络是关键,新创企业是首要,龙头企业是支柱.这些集群依托巨额的联邦基础研发投入、及时规范的立法、实力超群的资本市场和竞合充分的产业氛围等国家竞争优势,已经为美国今后继续确保BT产业的代际优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科技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对俄罗斯2003—2008年科技活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研究发现:2008年与2003年相比,几乎全部的人员投入指标和R&D投入强度均下降;企业并未成为科技活动投入的主体;科技活动的支出逐渐转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技活动的产出在增加;科技活动投入产出基本上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R&D投入出现新趋势: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R&D经费来源紧张;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将增加R&D投入、鼓励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在投入强度、R&D人员、R&D活动类型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我国应明确战略性重点方向,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加大研发人员的引进与培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2012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为基础,研究了"营改增"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本次改革促使企业提升研发投入,表现为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其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行业企业研发投入较制造业企业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改革后产权保护较好地区的税改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更显著,产权保护较好与较差的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33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期企业要素投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研发投入、管理水平、销售能力、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创业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同时发现,我国创业期企业在要素投入方面具有从增加传统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向提高技术效率要素投入方向转变的特征。进一步深化了新兴经济市场企业创业绩效与要素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可为创业期企业进行合理要素投入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改进的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33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期企业要素投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研发投入、管理水平、销售能力、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创业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同时发现,我国创业期企业在要素投入方面具有从增加传统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向提高技术效率要素投入方向转变的特征。进一步深化了新兴经济市场企业创业绩效与要素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可为创业期企业进行合理要素投入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2019年中国上市制造业公司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税收负担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负担通过强化企业的节税盈余管理行为促进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企业调整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税收负担引致的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行为。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税收负担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制,为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增加研发投入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在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是其保持在全球创新中领先的关键。在美国的大量研发激励措施中,研发税收抵免政策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研发税收抵免政策在推动美国企业创新、吸纳高技术人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本文介绍了美国研发税收抵免政策的发展演变路径、分析了美国企业适用研发税收抵免政策的特点与趋势,解读了美国研发税收抵免政策的意义和影响。我国目前尚无研发税收抵免政策,及时制定研发税收抵免政策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日本科技投入政策进行了分析,表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投入,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接着对日本科技投入的总量、结构和投入方式进行了研究,表明企业是日本科技投入的重要来源和主要执行机构;然后对其科技投入预算编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杜绝重复研究和经费浪费现象的方法;最后对其科技投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日本的科技投入仍将继续增加,而其中竞争性研究资金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8.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是强化自主创新成果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尽管“十三五”时期我国各区域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增加,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地区无论是R&D投入还是基础研究投入增速均低于全国,但总体来说我国基础研究强度始终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稳定状态;借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研发投入分解为基础研究投入和非基础研究投入,运用Cobb-Douglas效用函数测度创新资源约束和经济效用最大化条件下各区域基础研究最优强度,得出结论:“十三五”时期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基础研究最优强度应分别为6.52%、6.43%、12.14%和19.06%,各区域实际基础研究强度均相对较低,并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仿真模型,以台湾16年面板数据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得出的模式有条件移植至福建,给出提升福建科技服务水平的建议。训练模型表明,当政府提高集聚要求时,研发经费及基础研究经费的增加最为重要;移植模型认为,福建省应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比率、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培养激励研究人员,以此促进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20.
构建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仿真模型,以台湾16年面板数据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得出的模式有条件移植至福建,给出提升福建科技服务水平的建议。训练模型表明,当政府提高集聚要求时,研发经费及基础研究经费的增加最为重要;移植模型认为,福建省应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比率、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培养激励研究人员,以此促进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