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翔 《财经研究》2006,32(9):92-102
文章建立了基于旅游生产函数的旅游就业方程,由此证明了旅游经济和旅游就业不总是存在正比例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旅游业的技术水平、相关部门就业关联度和旅游产生的环境压力是决定旅游就业增长方式的主要解释变量。经验研究显示,我国旅游就业主要由接待量增长和景区环境扩容所导致,但文章根据1988~2004年中国旅游业的相关实际数据,运用ADF检验和VAR模型等计量工具得出了不同的实证结论,也就是我国的旅游就业是(部门间)关联就业带动型的;并且在现有状态条件下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旅游就业有微小的负作用,其根本原因还是真正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只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1978-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具体依存关系,得到相关结论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森林旅游为中国主要旅游产业之一,她是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已成为集安市一大就业产业项目。介绍集安市的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发展森林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后出境的发展模式。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出现出境旅游的萌芽,出境旅游真正大发展是在九十年代才开始的。到了2004年,我国以2885万人次的出境旅游总量列居亚洲第一旅游客源国,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出境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5.
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及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娟 《当代经济》2008,(4):94-96
成都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无论在发展水平、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文章分析了成都乡村旅游市场的分类.总结了三种不同类别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及客源市场需求,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就业形势与新就业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六大前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新就业政策,新就业政策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施有效性令人关注。本对新政策尝试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并且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的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性困难,即如何实现就业体制和机制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型的情况,评价了新就业政策在促进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总量扩大和改善劳动力的供给条件、环境和地位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出,中国就业政策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就业本质、就业核心、就业目的和就业促进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思想。最后,提出应通过强化组织明建设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的扶持作用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中国下一步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以往对中国贸易的研究多是从供给端出发,然而从需求端来看,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又有几何?本文在扩大进口战略背景下从全球制造业就业的视角对中国进口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对中国出口,相关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实现正增长,但是两者关系会在不同贸易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时间样本之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等方面展开了机制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通过“世界市场”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球失业率,但同时也需警惕“进口竞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邢梅 《经济论坛》2005,(13):17-18
一、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现状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而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其中资源枯竭型城市是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其就业问题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形势的特点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调整城市规划促进就业的3种模式和对所面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刘晓英 《经济师》2013,(3):274-275
旅游业具有外向型、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整合地区资源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作为典型的资源经济地区,以煤炭资源为主的黑色经济模式对山西经济发展已经表现出了制约影响,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资源依托型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背景、意义及路径进行具体分析,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我国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天厌  侯仁民 《经济经纬》2004,(1):139-141,156
本文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建立了旅游收入、旅游客源与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相关模型;利用EXCEL模型分析预测了2005-2010年我国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从而说明发展旅游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未来十年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和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主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现阶段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并对未来我国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应采取的战略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扩大就业的思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业水平高低与经济增长快慢相吻合,扩大就业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管子》就业思想的要点是:提倡侈靡的消费,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提高就业弹性的政策措施是: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民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对我国城镇就业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出口鼓励就业、消费品进口阻碍就业而资本品进口鼓励就业以及贸易将提高出口部门的就业比重而减少进口部门的就业比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就业政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反映计划经济的特点和固有弊端。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由表及里地推进创新,逐步以广开门路形成多元化就业格局,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全面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直至剥离企业富余人员。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就业政策的创新目标演变为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于是,就业政策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制度入手,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活动。  相似文献   

16.
就业景气程度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指标,对指导和制定就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存量变化情况(流入量、流出量、总量)、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需求量、供给量、成交量、求人倍率)、非就业存量变化情况(长期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的连续监控及指数化处理,构造出一组从不同侧面反映就业市场活跃程度的分量指数,在此基础上,用AHP和DELPHI方法提炼出一个能够反映监控区域就业市场兴衰变化过程的指数---就业景气指数(EPI)。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冰雪旅游开发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冰雪、森林与海洋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资源。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冰雪旅游已经步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这一潮流,中国的冰雪旅游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文章对国内外冰雪旅游开发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就国内外冰雪旅游研究文献做出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冰雪旅游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国外冰雪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大量第一手资料分析出发,对处于产业结构剧烈转型时期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这一观察主要从旅游区(点)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这一特定角度切入,重点从三个峰值期形成的旅游需求压力及其对应措施、旅游目的地营销、区域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于就业的效应究竟是正是负,目前理论界并没有一致的论证结果。本文首先从市场结构和企业应对措施两个角度,梳理了西方学界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一个涉及农民工、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博弈模型,推导出行业就业弹性对劳动参与的关键作用,并利用全国各省市六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最低工资的实施标准按行业设置比目前按地区"一刀切"的模式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