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市盈率分析的认识误区及市场改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盈率是市场投资价值分析重要而富有争议的指标,目前人们对市盈率分析普遍存在八大误区。在分析市盈率认识误区的基础上,对中国证券市场市盈率水平进行了简单判断。认为我国沪深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确过高,并分析了市盈率较高的原因及市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对单个公司市盈率的分析(一)单个公司市盈率的含义市盈率又叫本益比,是股份公司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市盈率是一个从税后利润与股价的关系上来衡量股价水平的静态指标,它说明股价正以每股税后利润几倍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易。由于每股收益的确定方法不同,从而导致市盈率的计算方法也有所出入。目前比较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分别计算市盈率Ⅰ和市盈率Ⅱ,其公式为:市盈率Ⅰ=每股市价/上年实现的每股收益市盈率Ⅱ=每股市价/本年度预测的每股收益市盈率Ⅰ没有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认为是假定公司收益水平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3.
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对于股票市盈率高低的看法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如当某支股票的市盈率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时 ,一部分人可能会认为该股票此时定价偏高 ,已经失去了投资或继续持有的价值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 ,市盈率高的股票往往是一些高成长性的股票 ,市盈率高本身就说明了投资者对其未来成长性的认同 ,愿意为公司的每元盈利付出较多的资金。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的未来。如果一家公司业绩较好 ,市盈率偏低 ,但没有成长性 ,也不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  相似文献   

4.
相对估价法在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江  赵昌文  谢志超 《财经研究》2005,31(8):134-144
文章对相对估价法(比率估价法)在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实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比率对流通市场的公司市值评估和对公司总市值评估结果不尽一致,其准确性有高有低;其次,对现金流及等价物的调整,增加了流通市场基于利润的比率定价的准确性,但对总市值的评估准确性没有更大的贡献;最后,采用预期收益要比当期收益会使市盈率定价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股市市盈率的宏观因素,计算出了中国股市理论市盈率水平,同时结合实际市盈率检验了市盈率指标在股市投资中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市盈率受利率因素的影响最大,其理论均值在32倍左右,利用理论市盈率和实际市盈率的偏差对上证指数的走势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德凤 《经济师》2010,(5):43-44
市盈率指标是公司价值评估最常用指标之一。然而,随着以新经济为主体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传统市盈率指标在评估技术性公司价值时存在着明显不足。通过对传统市盈率指标的改进,衍生出来的新市盈率指标体系,更好地适应了技术性公司价值评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市盈率在市场上被广泛提起,由于它使用方便并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是证券分析师经常使用的证券估值方法。本文对市盈率的内涵、计算方法、使用范围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市盈率这个指标来重点关注2011年的煤炭行业具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市盈率这种相对估值方法来挖掘中国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仅仅利用市盈率难以发现被低估的股票,还需综合利用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市盈率指标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对市盈率公式的分解,研究了市盈率和风险的内在关系,并讨论了市盈率反映的公司风险类型,进而提出了应用市盈率进行投资时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蒋先玲  王梓霖 《技术经济》2021,40(10):64-77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实证检验市盈率中是否隐含了公司创新能力,结果发现:创新能力具有直接价值相关性,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正向影响市盈率,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项指标中,创新投入是主要影响因素;创新综合指数正向影响市盈率.机制检验证明了财务绩效、投资者关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地,当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时,创新对市盈率的正向影响更强,但仅在创新投入中存在.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创新与企业估值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提供新思路,同时验证了创新对企业估值定价的驱动作用,为推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市盈率分布特征及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对市盈率的内涵、计算方法、区间确定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剖解 ,针对中国股市流通股、非流通股并存等特征 ,对市盈率在中国股市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股市市盈率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 ,认为目前沪深股市泡沫成份已较少 ,市盈率在合理区间之内 ,中国股市具有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方国斌 《技术经济》2007,26(10):84-88
从分析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特征入手,寻找描述中国股市波动性特征的合适的统计模型。重点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聚类现象进行研究。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以及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广泛探讨。结合具体的数据分析,从多个角度刻画出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聚类现象的参数与随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2年开始,便有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股市、楼市和银行系统等经济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热钱进入的渠道、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热钱流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险资金入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年内直接入市已基本成定局.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必要性,继而着重讨论了直接入市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迅速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入世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适应证券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监管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改革方案设计不够科学及价值判断偏差等三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基础不够稳固,市场存在较大缺陷,证券监督有待加强,证券公司发展滞后。必须通过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券商的发展等措施来完善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但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政策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股权激励具有正面反应,但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而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市周期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选择是不断变化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而如何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稳健性程度。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而表现出随股市周期变化的稳健性特征,即在股市上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减弱,而在股市下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增强。文章的结论为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加深理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以后,中国股市大幅下落的主要成因在于宏观经济紧缩的政策组合拳和一系列抑制股市上行的政策措施实施,这反映了中国股市依然处于政策调控的走势格局。股市并非国民经济晴雨表,也不具有财富效应,因此,政府部门不应以此而调控股市;政府部门主要职能在于监管股市运行,不能调控股市。股市平准基金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估值标准必须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它受到制度和体制的严重制约。对中国股市而言,治市重于救市。从发展角度出发,应着重以加法做减法,推进中国股市的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