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造影剂在增强CT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10月收治的经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31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CT检查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CT增强检查前后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影剂泄露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CT 增强检查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造影剂泄漏7例,泄漏率为4.5%;观察组患者出现造影剂泄漏1例,泄漏率为0.6%,两组患者造影剂泄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泄露的患者均有短暂性的全身发热、头晕恶心、局部瘙痒、肿胀和头痛等不良反应症状,经停药或其他处理后迅速缓解。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7%、94.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造影剂泄露的发生率,及早发现和处理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3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症状,同时,患者在治疗时不会出现较严重并发症,且痊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患者因身体中的各种留置管道、自身的疼痛不适、放满医疗仪器的陌生环境、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家属情感交流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孤独、紧张等不良心理的反应;这些反应不仅不利于其治疗护理,而且还会对其疾病的转归、生活质量以及其家庭都有负面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呼吸道护理,管理组患者接受系统性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管理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医护人员应采取综合性系统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症脑外伤患者加强输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05年7月~2011月5月重症脑外伤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其中实验组70例,对比组73例。分别进行加强的输液护理和常规的输液护理。对比最后治愈率、并发症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70例,治愈61例(87.14%),并发症8例(11.43%),死亡1例(1.43%)。对比组73例,治愈51例(69.86%),并发症19例(26.03%),死亡3例(4.1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比组。结论在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加强输液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老年重症患者使用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重症患者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维护、健康教育、出院后指导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平均时间96天,最短30天,最长245天。有3例出现并发症,1例导管异位,1例出院在家中发生导管脱出。结论 PICC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可确保药物准时快速滴入,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抢救通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胰腺炎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救方法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结果仅3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转入上级医院,其余均痊愈出院,无1例因手术及护理产生并发症。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既需要手术及术后治疗,又需要良好的休养环境和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在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并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56例肝血管瘤在经过一般扫描时,共65个病灶,均显示为低密度灶.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病灶均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未出现上述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肝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集束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用本院2013年1月至6月重症医学科接收的患者139例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呼吸道护理集束干预,以预防呼吸道耐药菌感染,同时选择2012年1月至6月重症医学科接收的常规护理患者118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和转归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呼吸道耐药菌感染情况、转归情况、感染前后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日均药费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护理集束干预能有效控制呼吸道耐药菌感染,住院日,减少抢救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对其后的影响。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定点、定点监测,同时进行家庭随访,综合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入组前患者收缩压(157.5±9.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5.0±16.5)mmHg,3年后收缩压(130.6±11.0)mmHg、舒张压(80.0±12.0)mmHg,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两组之间的降压幅度比较,P<0.05。患者的生活习惯有了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对照组的20%。两组90项症状比较,干预组总分下降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高血压病严重威胁健康,社区家庭干预和健康宣教疗效肯定;公众教育、专业人员教育和高血压病患者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3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75例。两组患者在行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手术的同时,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插镜成功的比率显著提高,而术后出现腹胀和肛门便意感的比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干预组患者术中发生肠穿孔和肠出血的比率均有所减少,但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及并发症的减少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ARDS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且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通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气道阻力(RAW)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氧化能力(TA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严重ARDS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受的骨关节结核手术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骨关节结核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6.7%,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为76.7%,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泄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住院的60例泄泻患者,根据辨证分型给予口服辨证汤药联合针刺、艾灸以及耳穴压豆外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并对所有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60例患者症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痊愈43例(71.7%),显效15例(25.0%),有效2例(3.3%),无效0例(0.0%),总有效率达100.0%。结论对泄泻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快的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社区的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护理措施,在六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社区干预护理,判定为完全依从的患者共有30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78.9%,服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患者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对80例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胃肠减压方法、护理干预措施、胃肠减压应用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80例腹部外科疾病患者胃肠减压平均时间(4.4±1.2)d,减压管置入平均置入深度(60±3)cm;插管成功率100.0%,失败率0.0%(P<0.05);4例(5.0%)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3例(3.8%)肺部感染、1例(1.2%)电解质紊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达(93.2±2.1)分。结论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经正确的护理配合后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