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根据不同区域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和缩小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于淼  耿雅冬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236-237,290
收集了辽宁省14个城市在经济实力、公共基础设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五个方面17个指标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总结辽宁省城市竞争力排名,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合理评价环境竞争力,对改善新疆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及Geoda/GIS定量方法,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基础环境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新疆各地州市环境竞争力、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新疆各地州市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整体不高,相对差距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2)人文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社会3个维度环境竞争力得分整体呈优劣互补、协同发展的态势;(3)从空间角度看,新疆各地州市环境竞争力溢出效应较弱,具有"大连片、带状区、微散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呈现"由北及南"的梯度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4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东和闽南地区7个城市近17年的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17年在粤东与闽南七市中,厦门的人居环境最好,改善程度最大,泉州次之,漳州紧随其后;汕头和潮州的人居环境较好,但改善较小,揭阳和汕尾的人居环境较差,但改善程度较大。(2)粤东与闽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均在不断改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但闽南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的程度大于粤东地区,且两个地区的人居环境差异化处于较高的水平。(3)影响粤东和闽南地区人居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水平。(4)未来粤东与闽南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强空间地域发展联动,依托区位、地缘、交通和政策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竞争力基础理论,以我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对外开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通过SPSS17.0软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各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因素中的主成分,针对30个省市的对外开放竞争力进行排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有8个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综合得分为正值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22省市的对外开放竞争力综合得分为负值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沿海9省市具有较强的区域规模竞争力,其对外开放水平远高于其余21个省市;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向中西部城市迈进,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发展需求逐步增大,外商企业也逐步将投资转向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乡村区域为研究案例,构建包括生产空间子系统、生活空间子系统、生态空间子系统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31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呈现从集聚到松散的态势,空间依赖性不明显;2000年以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其质量测评在空间演变上呈现东南部相对下降、西北部逐渐上升的趋势。(2)从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内部来看,生产空间子系统发展水平总体上升,子系统得分为一般及以上级别的地区其空间分布的重心已从南部转向西部;生活空间子系统发展水平总体稳步上升,呈现由南高北低向分散式发展的空间转变;生态空间子系统得分增长率较低且多为负向增长,时间尺度上呈正U型发展态势,空间上保持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3)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质量的时空分异与国家政策导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具有深层的关联性。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户主体行为、生态环境建设视角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议,旨在构建美丽宜居乡村。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文首先构建用来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继而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所选择的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25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求出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接着对所有城市的6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其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类并相应地做出评价。主要结论是:绝大多数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皆偏低;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综合得分有较大差距,排名前三位的西安、郑州、乌鲁木齐与其后诸城市悬殊很大。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李雪铭  李婉娜 《经济地理》2005,25(3):383-386,390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较为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别求出了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定量分析了13年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一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人文、经济三个层面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并选取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采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城市人居环境总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自然环境宜居度及环境宜居度协调性上得分均最高,上海的经济人居环境宜居度最高,重庆、天津均不具有比较优势;四大直辖市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协调性均不高。这与所作的专门公众意识调查结论也基本一致,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提供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界定了三大经济圈的空间范围,通过建立经济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在统计软件SPSS的支持下,计算出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武汉经济圈工业投资环境的特征,为促进武汉经济圈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武汉经济圈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居环境既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山地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类型之一,它在各个自然因素基础上综合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植被、土地资源,构成有别于其它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文章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叠置技术,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通过五大山地自然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与综合分析,以达到科学评价山地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经济地理》2007,27(6):932-935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的相关关系——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安桃  刘丹 《经济地理》2006,26(4):598-600
对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涉及到城市规划、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国许多城市的规划重点集聚在物质建设上,没有把人文关怀放在应有的位置。文章从城市感应空间、城市规划等概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在长期关注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运用。城市规划和城市感应空间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类。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能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增加城市的“可读性”,增强居民对城市的好感;相应地,通过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可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为规划一个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依据。城市的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印象,提供清晰的标志,丰富市民的感应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黄河周边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众多旅游景区以城镇为依托,沿黄河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带状区域。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环境支撑力4个方面入手,建立了旅游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析分析法辅以德尔菲法对甘肃黄河旅游带竞争力与黄河上游各省黄河旅游带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大连城市旅游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春阳  刘仁志 《经济地理》2001,21(3):376-379
本文从城市旅游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大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指出发展城市旅游是解决大连旅游业现实问题与大连城市发展原则和发展战略相协调、同时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可能与必然的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对大连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行了定位,并具体阐述了大连城市旅游的重点发展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名海 《经济地理》2004,24(4):485-489,498
概述了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过程,从用地变迁、CA模拟、形态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化研究,运用GIS技术进行用地、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建库和可视化表现,运用CA模型对四个主要历史时期主城空间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测度评价,分析了空间增长的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住宅价格的高低。以1990~2004年杭州市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杭州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好,商品住宅价格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差,商品住宅价格越低。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先简要阐述现代服务业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接着以苏州市为例,分析了苏州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未来前景及如何处理与上海市的产业关系,最后提出了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制造企业的经营理念正由产品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将服务导向划分为战略层服务导向、组织层服务导向和员工层服务导向,分析了各层次服务导向的内涵及外延,建立了以服务导向为自变量、服务创新为中介变量、服务价值为因变量以及竞争强度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同时,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收集数据,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层次的服务导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服务创新和服务价值具有积极影响,竞争强度在员工层服务导向与服务价值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构建多层次的服务导向体系是制造企业推进服务创新,创造服务价值并构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王鸣  潘蓉  祁巍锋 《经济地理》2003,23(1):38-41,69
新世纪的到来,城市发展将更关注城市环境的改善,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将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文章以杭州城市为例,对限制人类活动的环境资源空间特征及其与现状人口容量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保护要求提出人口容量分区的引导思路和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