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研发外包的整合外包技术资源、降低研发风险、提高研发质量和速度的特征使其成为21世纪研发外包领域中的新兴模式。承包方行为的不确定使关系风险提高,最终带来的是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对研发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可能产生R&D外包关系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中国学者进一步探讨R&D外包的风险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物流外包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物流外包双方间的相互关系,外包过程中的悖逆选择和败德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外包风险,并从信息披露、价格补偿和全面监控等角度对物流外包中的风险规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供应商审计的目标是减少供应商供货的相关风险,提高研发经费使用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与推导供应商审计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其次,设计出了在研发外包项目中进行供应商审计的方法;最后,应用所提出的研发外包项目供应商审计方法,对某案例企业的研发外包项目进行审计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对研发外包项目进行供应商审计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医药研发外包(CRO)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80年代以后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迅速发展。由于新药研发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研发一种新药一般需要耗时8-14年,投资8-10亿美元,这对任何一个生物医药企业都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伴随着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及对于药物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使得新药的研发更加  相似文献   

5.
医药研发外包(CRO)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80年代以后任美国、欧洲和日本迅速发展。由于新药研发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研发一种新药一般需要耗时8~14年,投资810亿美元,这对任何一个生物医药企业都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伴随着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及对于药物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6.
医药研发外包(CRO)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80年代以后任美国、欧洲和日本迅速发展。由于新药研发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研发一种新药一般需要耗时8~14年,投资810亿美元,这对任何一个生物医药企业都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伴随着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及对于药物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力基建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经验和相关单位的调研,对电力基建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自主研发或外包战略的制定、外包方式的选择、外包的利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并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实际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既有研发外包组织理论主要基于技术优势企业视角,关注如何治理技术溢出等交易成本,忽视了缺少专利和隐性知识的企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时最优研发外包组织选择。基于不完全合同视角,从企业对研发中激励代理方努力与降低渐进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之间的权衡出发,分析委托方如何合作、并购、委托以及新建研发等组织最优选择。结果表明,当委托方技术水平较低时,最优组织将需要给代理方更多控制权以激励其努力,相反,委托方则保留更多控制权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市场规模通过影响代理方的私人收益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使得委托方愿意放弃控制权以激励代理方努力。新建研发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时间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委托方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委托方通过研发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业务外包的风险与收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外包来达到利用外部资源、降低企业风险和提高运作效率的目的。本文以问卷方式从发包方角度调查了74家企业的外包业务情况,并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地揭示了外包管理过程与外包类型两个方面对外包风险的影响,最后提出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继制造业全球重组和转移之后,以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业转移蓬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趋势,而研发外包是目前外包领域中新兴的形式。以往的研究认为,研发活动是企业的核心流程,外包的市场交易费用高,传统交易费用理论难以解释研发外包的发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研发外包活动存在的合理性,指出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提高研发活动交易效率是决定企业外包决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外包中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包合作是代工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而代工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的成功转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在外包中哪些因素将影响代工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表明:代工企业自身的先验知识、组织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外包合作方的信任水平和沟通程度、研发投入状况等与其在外包中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如何改善企业研发结构失衡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将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风险研发投资中,从理论上揭示风险收益不平衡是影响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的关键因素。政府研发税式支持对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具有较强的减税效应,而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减税效应不足。政府“一刀切”的研发税式支持政策抑制了企业研发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研发结构优化,而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式优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程度。政府在践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应根据研发支出风险大小,实施不同支持力度的研发财税扶持,间接提升风险较大的研发支出收益率,改变企业研发支出风险收益不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善企业研发结构失衡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将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风险研发投资中,从理论上揭示风险收益不平衡是影响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的关键因素。政府研发税式支持对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具有较强的减税效应,而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减税效应不足。政府“一刀切”的研发税式支持政策抑制了企业研发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研发结构优化,而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式优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程度。政府在践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应根据研发支出风险大小,实施不同支持力度的研发财税扶持,间接提升风险较大的研发支出收益率,改变企业研发支出风险收益不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4.
合作研发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却存在着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强烈,但鲜有合作研发行为的矛盾。基于前景理论,以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为关键变量,分别构建了合作研发、独立研发和模仿3种决策方案的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通过比较前景值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行为的实现条件,并运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通过影响3种方案的收益增量影响风险态度;面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偏好,倾向于选择独立研发;面临模仿与合作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规避,倾向于选择模仿。  相似文献   

15.
R&D联盟是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得技术优势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模式,但也具有较高的风险。针对R&D联盟可控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R&D联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指标采集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justment costs of globalisation by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on individual transitions out of jobs in the Danish manufacturing sector for the period 1990–2003. A competing risks duration model t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job‐to‐job and job‐to‐unemployment transitions is estimated. Outsourcing is found to increase the unemployment risk of low‐skilled workers, but the quantitative impact is modest. Outsourcing is also found to reduce the job change hazard rate for all education groups. Thus, the paper provides evidence for small adjustment costs of globalisation.  相似文献   

17.
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职位特征(任期、薪酬)以及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职位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任期越长、货币薪酬越高,企业研发动力越强、研发投入越大。然而,在机构投资者有效监督的环境下,当高管任期越长、短期货币薪酬越高时,出于研发失败风险导致未来职业声誉受损和被替换风险的考虑,高管会倾向于规避风险,反而不利于企业研发。政策意义在于:董事会和股东应当将长短任期和薪酬机制有效结合,当研发失败导致业绩下滑时审慎地对高管作出处罚,解除高管层的后顾之忧,增强高管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不稳定和研发网络结构比较复杂,针对企业之间容易发生的相继失效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研发网络特点,引用加权无标度模型生成研发网络,从风险负荷视角出发,借鉴负载容量模型思想,从节点初始负荷、节点容量和失效节点负荷重分配3个方面构建研发网络相继失效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揭示相关规律。结果发现,网络相继失效规模随着容许参数的增加而稳定不变,在达到某一临界值后便直线下降直至稳定,此时对应的临界值即为关键风险阈值;每个可调参数对应着唯一一个关键风险阈值,并随着可调参数的增大而减小;网络相继失效规模随着可调参数的增大而扩张,随着权重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平均度与相继失效规模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的总体特征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实力在全球医药产业界仍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连续多年R&D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为新药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是深入分析其新药类型,可以发现: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仍呈明显的“渐进式创新”特征,其产业整体上选择了渐进式创新和研发外包的创新模式;研发外包(Outsourcing)以及研发业务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是当今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活动最重要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