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法国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全法83个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近些年来,法国进一步加大对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的规范管理,先后两次开展调查摸底,并制定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发展线路图,把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纳入战略发展范畴。本文重点介绍了法国为更好地发挥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推动大型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源共享、集中资金建设新设施、满足科研工作对技术手段不断增长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列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国家的投入力度较低、集体投资能力不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局部收益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户自主合作供给的意愿不高,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本文主要从造成农户自主合作意愿低下的原因出发,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BOT"建设—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设施中成功运用的一种融资途径。文章简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为研究和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涉及基础设施理论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效益评价,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全球著名的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科创中心为研究对象,回顾并总结了该科创中心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分析得出,法国格勒诺布尔科创中心的成功得益于法国政府20世纪50年代的"去中心化"国土整治战略规划和之后近70年的发展定力、法国公立大型科研机构的战略支撑,以及当地以大科学装置集群为中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以上经验对我国正在打造的北京、上海、合肥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10)
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投资规模逐年加大,但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建设成本不断攀升、公路集中养护高峰期即将到来等因素影响,行业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与此同时,保险资金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优化保险资产配置,改变保险资金收益率偏低现状。文章在分析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及融资现状基本上,论证了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可行性,总结了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方式及面临的障碍,研究提出了积极推进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具备"农超对接"的基础和优势,也存在着对接地位不够平等、扶持政策不够有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障碍。因而,提出强化政策驱动,优化对接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对接基础;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对接水平;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对接效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财政支持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差异性,结合中西部地区发展实际,从财税体制改革、财政资源整合、城乡信息公平等方面提出利用财政支持政策促进我国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均等化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后,全球大都市区发展出现了新特征,这随之要求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与调整。由于法国在国家发展历程、政府干预市场以及分权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极大的相似性,文章以法国区域复合治理模式为研究点,发现目前法国复合区域治理的作用焦点区域已转为大都市区,并以巴黎大都市区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复合治理作用下产生了"中央主导—地方自治"的发展模式,探讨产生该模式的核心,即"城市合同"的现实基础、多元参与主体、多目标导向及内在逻辑。由此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法国区域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因包括内外压力下的目标策略调整、新国家主义下的责权事权分化两方面,并从运行模式、实现条件、地方参与等多个角度归纳了对我国区域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本文通过支持强度、支持增长及支持效益等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状况进行评价,据此分析了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效率的基础设施产业是国民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我国基础设施产业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国际上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特点,提出拆分重组、引入激励机制、民营化、完善规制法律体系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内涵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以交通、水、能源等为主体的"传统"基础设施,也有以"5G网"、人工智能为特色智慧城市"新基础设施"。文章围绕"十四五"期间美丽中国建设的现代化战略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国情和地方发展需要,注重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传统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水利、物流、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涉及信息通讯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为面向国家现代化和国家中长期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出了空间布局设想。文章认为: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未来国家基础设施的内涵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物质基础设施外,数字、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国防基础设施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布局,一方面是原有基础设施的延续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新基础设施布局和落实,同时也包括了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质量提升。"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完善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级物流和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重视水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布局,超前布局5G网等数字基础设施,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进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现代化,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世界级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接力创新的特性和产业发展现实,从技术、商业、教育和社会4个层面,研究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构成,分析了每类基础设施的具体内涵、功能特性等,认为现阶段中国建设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要把握其社会化和共生性,并梳理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包括缩减政府职责、确定企业的主力地位、创建"官产学研社"协同发展模式、采取渐进性路径、借助全球基础设施网络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越来越重视小城镇的发展,明显加快了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步伐,本文分析了PPP模式应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角色定位不清、风险分担和收益分配机制不成熟以及缺乏专业管理机构和人才的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为完善pPP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中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鉴于通过物流业发展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存在的一些不足,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观点。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变量,证实了其在物流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运行机制上存在着非线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铁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由强转弱"的相关关系;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在发展低水平阶段,铁路作为物流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影响作用强大,随后作用逐渐减弱;公路在中等水平阶段明显高于低水平阶段;在其高水平发展阶段,促进作用略低于中等水平阶段。由于交通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存在,文章建议应系统、动态地看待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作用和因地制宜地制定物流业发展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品或准公共品范畴,政府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责无旁贷,是公共财政应该大力支持的重点领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本文以河南省新密市、荥阳县为例,考察了农民对农村道路、生活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满意度和意愿,提出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要尊重农民意愿,构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互动的利益表达及公共决策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法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法国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布局,推动技术应用转化,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其经验模式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启示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法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围绕顶层战略部署、研究资源整合布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智能技术应用转化、伦理治理等方面,分析归纳出法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在阶段性战略布局、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应用场景、风险防范和伦理监管等领域的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和研究,重点介绍和评述法国加强政府对科学技术在协调发展中的保障职能作用、科学技术在协调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协调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科技奖励在协调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科技基础研究成为支撑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等五个方面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论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合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合作的背景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差距很大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证.虽然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基础设施能力是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长1%,各国都是如此(陈志龙,199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显示,各地区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但地区差距很大.全国各省区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呈四种状态.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对交通通信、能源供应、防灾、环境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及城市公共设施构成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可将省区市分为四种状态: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属基础雄厚、发展强劲的地区;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属基础较好、发展良好的地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云南、陕西、新疆属基础一般、发展一般的地区;西藏、甘肃、贵州、青海、宁夏属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地区.总体上,基础设施为沿海地区提供的区域发展环境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成超  黄民生 《经济地理》2006,26(3):482-486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城发展日渐成熟,其空间布局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大学城不同的空间模式。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空间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大学城空间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大学城的形成基础、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旅游资源的分布等八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我国大学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