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未江涛 《经济论坛》2014,(9):102-107
本文综合现有文献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与回归联合分析的方法,以天津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因子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多重因素影响,且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影响程度不同。回归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与市场开放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祝新 《生产力研究》2011,(2):108-109,205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人力资本、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竞争秩序和环境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升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服务业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服务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研究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对推动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政府投资。1.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予以财政支持,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红艳 《经济前沿》2008,72(2):68-73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的竞争力,促进创新和城市、区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阶段应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制度变革和市场化进程,积极培育需求市场,抓住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和进入入世"后过渡期"的契机推进其对外开放,实施适合区域实际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雅  王江 《经济师》2008,(10):260-261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和要素密集、地理聚集、价值增值等特性,决定了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制造业生产率、产业集群竞争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制造业的需求、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的支持、地区政策的推动,因此要在从地区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互动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圈发展模式已被众多国家和区域广泛采用。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中心核心要素作用的探讨和对这一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优化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中心整体就业水平,提高经济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为经济中心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经济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的体现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代替实物投入生产运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关键所在。研究了当前产业区域转移背景下,影响湖南、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城镇化水平、工业水平、开放度、市场化水平。通过建立自回归模型和对因素之间协调发展度的测量,发现城镇化和市场化对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工业发展没有充分带动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而开放程度和工业化在拉动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各因素对广东省的拉动幅度和作用速度均强于湖南。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产业间协同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利用2008-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线性促进作用,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的影响具有非线性,且呈“倒U”型分布。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集聚作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呈现相反效果;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非线性关系只在东部、中部地区表现,西部由于其产业发展滞后问题未表现出明显非线性关系。文章通过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协同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视角,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从1993年以来呈现波动状态,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物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最大,科技、电信和现代商贸业其次,金融业影响最小,分析也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非均衡、与制造业融合不深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为此应大力推进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密切融合,消除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壁垒,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战略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环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层面数据,利用LQ指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有效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受制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当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突破阈值时,生产力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才能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积极影响.因此,地区在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时,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以及规模.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智能化生产作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为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合理化水平具有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区域层面体现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在德国"工业4.0"概念提出后,而在产业领域上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生产率并且创造新兴产业就业岗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不相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而且还能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服务保障,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构建基于生产性服务市场的数量模型,论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命题,然后,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深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兴  段杰 《经济地理》2008,28(4):592-597,602
通过对深港两地合作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两地经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深港合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采取的对策.合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保持和实现香港经济平稳、健康、持续良好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变深圳经济增长方式、准确定位深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必然需求.深港两地的城市特点:地理区位、市场机制、工业基础和既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网络等因素决定了深港两地应该以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为未来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其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结构优化、价值链层级提升和整体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产业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从制造业中分离、独立发展、与制造业互动融合三个阶段;从价值链角度分析,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服务于制造业的上下游、核心环节以及生产性过程中;从行业角度来看,初级阶段以人力服务、物流服务为主,中级阶段以资本服务为主,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知识技术服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