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各城市谋求经济有效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要融入长江三角洲,上海城市发展就要符合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协调长三角。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发展遇到的产业集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且分析了上海的自身优势及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提出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吸引国际投资、深刻把握国际会展机遇和积极发展城市环境保护产业等融入长三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城市旅游业 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沿海开发,金融先行,海门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金融业如何支持和服务海门市沿海经济开发,已成为十分紧迫和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前开始开发浦东的时候,就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的设想,现在这种设想正在实现之中。长江三角洲作为上海的腹地,与上海具有良性互动的作用,有条件在21世界国际化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上海的发展,既要充分利用国际资金技术,也要充分利用国内腹地各地城市和乡村社会所蕴藏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充分理解中国的国情,发挥国内腹地在历史、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优势,发掘潜力,把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都市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和东亚经济最重要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产业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该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预计长江三角洲的集装箱吞吐量到2010年将达到每年1500万标准箱( TFIL)。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发展重点,上  相似文献   

6.
李超民 《财经研究》2003,29(7):44-50
香港从1980年代初人均GDP5000多美元开始经济转型,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运输和航运枢纽,目前又开始推动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文章运用区域比较方法分析了上海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上海应借鉴香港的经验,抓住世界制造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和本地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分工合作的机遇,加速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成为有影响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7.
蒋旭灿 《经济师》2009,(9):256-256
上海经济的实力深刻影响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面貌,给浙江地区接轨上海战略、接受上海辐射与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上海的发展及其调整也给浙江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关键是要确立一个包括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本文在提出这一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21世纪初期,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以上海为龙头,区域集聚、外向型、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崛起苏中争第一,瞄准苏南争进位,融人上海争发展”,这是中共海门市委提出的海门市全面发展的目标,打造“文化海门”是其战略之一。近年来,海门市在文化工作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陈平 《江南论坛》2010,(7):44-45
近年来,海门市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策应桥港经济新时代,加快实施江海联动大开发,一桥两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沿江沿海南北呼应,齐头奋进,正成为海门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爆发力的重要两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