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芳 《经济纵横》1999,(6):29-32
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发展中最具魅力的现象,它最早产生于60年代的西欧,并很快席卷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给全球金融业带来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业的突飞猛进,我国金融创新也从无到有,日益活跃,并涉及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尤...  相似文献   

2.
论金融工具创新对税收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广洋 《财经研究》2003,29(3):29-33,39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各要素的全新组织,其中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税收带来新的冲击。本文主要论述金融工具创新对税收带来的冲击,并在借鉴国外已有的应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应对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衍生金融工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产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金融技术的不断进步,衍生金融工具以其低成本、高效率、高流动性的特点适应了这种需求背景并迅速发展。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应对其会计风险进行分析和防范。  相似文献   

4.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货币、票据、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的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任何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性工具的契约”。也就是说,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合同。  相似文献   

5.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手段或交易媒介,是在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货币、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兴起与发展给传统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以达到规范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机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丰富和发展会计学科理论,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更大作用,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就如何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看法:一、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充分发挥金融在“两个转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过去我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对金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要钱找银行”的片面认识。事实上现代金融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筹资融资、拓展市场、调节经济、信息服务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等五大功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业在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国民经济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改革滞后的约束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和技术进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相对落后,但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为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推动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创新,金融工程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贯穿于金融业发展的全过程,其根本动力来源于金融业逐利避险的追求;一旦金融创新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金融与产业结合起来,金融工程便应运而生。适应金融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对于合理有铲地开发利用金融资源,保证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金融工程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金融创新则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科学地认识三者间的关系,对于审时充势地推动我国金融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走出"分业经营"的体制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并将进一步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正负效应,适度金融开放,保证金融安全,将我国的金融业逐步纳入世界经济轨道。  相似文献   

11.
戴晓萍 《经济问题》1992,(11):32-34
“金融创新”活动曾给西方各国的金融机构、居民个人和企业带来了许多好处,促进了各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经济的繁荣。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我国的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僵化的经营机制、呆板的经营方式、单调的经营品种已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不失时机地推进“金融创新”战略,借鉴西方“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步骤,是我国金融业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孙桂芬 《时代经贸》2007,(7Z):118-119
1衍生金融工具对现有会计理论的影响 1.1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现有会计理论中资产的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负债的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两个定义立足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且该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变化。而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签订后,确实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权利或义务,并在未来产生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人或流出,然而这种权利或义务是否得到履行,  相似文献   

13.
李敏 《经济师》2008,(5):30-31
金融是国家经济体系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对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产质量直接决定金融业的效益与安全。金融不良资产的大量累积不仅冲击着银行业和金融市场,也给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发展迅速,以至出现“银行业暴利超过烟草石油”等观点,其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规范和完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可以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提供更加合理的价值基准,可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善运行机制,从而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进程,金融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随着国际资本的大量迅速流动,各国相互开放金融领域,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发展,巨额国际资本通过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而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是金融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发达国家金融业为适应金融全球化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中国金融业融入金融化也必须进行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金融创新简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创新主要表现于改革金融体制,健全金融机构,建立金融市场,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和业务,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在金融体制方面,1984年打破“大一统”的金融体制,逐步形成了中央银行为监管机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  相似文献   

17.
始于60年代的金融创新在70年代以后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范围上都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国际金融业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潮,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因此,在我国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的进程中,金融工具创新的命题应首先认真加以研究、总结。1我国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成果我国的金融工具创新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始于80年代初,范围涉及金融业的各个层次,创新工具多达70余种,至今主要有以下成果:(-)发行了各种债券,开拓了债券市场。(二)发行了各种股票,开拓了股票市场。(三)各商业银行普遍发行了银行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金融业向全球化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一些国家带来了经济挑战。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经济迅速上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现代金融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物流金融是基于物流增值链中的供应商、终端用户、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等各方的共同需要所产生和发展的。物流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同时也给现代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物流金融在国内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需要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以实现多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国际金融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金融业务具有与传统金融业务不同的特征,同时金融信息化给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使我国的金融业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