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权包含两个层面:股东会层面表决权和董事会层面实际控制权。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具有两层含义:所有权与表决权分离,以及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分离。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是指全体股东所有权与管理层实际控制权分离。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多数股权所有者或少数股权控制者的表决权大于所有权,其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结合;对于几乎所有的少数股权所有者,其所有权与表决权和实际控制权几乎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模式与治理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所有权的核心是股东收益权,分为私人所有权和共同所有权;控制权是影响企业决策的能力,主要有经理的经营控制权和董事会的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状态。故应根据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的状态、公司技术特征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来设计合理的治理机制以激励和约束控制权主体,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所有权边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认为 ,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及其它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但如何界定企业所有权边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入手 ,阐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原则 ,是以股东为主导的所有权分配模式 ,股东分权策略是以分权为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零作为所有权分配的极限  相似文献   

4.
国有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权结构是公司治理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切入点。文章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行业领域及股份类别等多个角度研究国有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得出了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现象得到改善却依然显著存在的结论,揭示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不断降低、股权制衡不断加强的演变规律,发现了"一股独大"将降低其他各大股东的持股意愿、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的降低有利于形成股权制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智力资本分配激励与智力资本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智力资本的分配激励表现为多种方式,可以选择的激励方式有竞争性工资、以股权激励为主的高能激励和所有权激励,智力资本化是分配激励的方式之一.智力资本化的提出反映了公司治理理论从股东治理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转变.文章认为,股权激励和所有权激励是一定条件下企业所选择的分配激励和所有权安排方式.那种不顾条件的"泛股权化",将智力资本的激励方案局限于股权和所有权激励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我们通过分析智力资本的价值维度和智力资本产出的可订约性维度,提出了智力资本化分析矩阵.  相似文献   

6.
刘智勇 《技术经济》2004,23(10):17-19
<正>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制度层面的问题。普遍认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所有权的分享安排框架。现代企业契约论将企业视为一定契约的联结。那么企业所有权体现为一种契约规定之外的剩余权。具体化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公司治理变现为一个关于公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安排框架。古今中外,基本上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企业所有权分配应该是一个在不同的股东之间进行的问题。这些股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全都是企业物力资本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对公司控制权的归属问题进行了严密的逻辑分析。各国法律也普遍规定股东和股东大会是公司一切权力的来源,股东大会掌握公司控制权。但是由于所有权结构的复杂性,所有权结构的变化对股东大会进而对董事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出现以所有权结构为基础的公司控制权配置状况多元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635家非金融公司2004—2009年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GLS方法分析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与公司负债负相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公司负债负相关,实际控制人对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威胁"效应产生"壕沟"反应;实际控制人属性与公司负债正相关,国家控制公司的负债水平高于非国家控制公司的负债水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公司负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国家控制公司变弱。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有权内涵和主体是随着企业所有权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本文认为 ,企业所有权内涵演进经历了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和归属性控制权四个阶段 ;企业所有权主体经历了出资者主体 ,合伙人主体 ,股东和经营者主体 ,股东、经营者及生产者主体 ,股东、经营者、生产者和债权人主体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何以成为"绝对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正 《经济学家》2002,(4):118-119
所有权何以成为"绝对权利"?从根源上说,是由于存在先于"所有"的"占有",即有事实上的"占有"在先,所有权不过是对这种"占有"的法律认可而已.马克思在谈到"罗马人最先制定了私有财产的权利"这种所有权制度时指出:"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可见,所有权之所以成为"绝对权利",并不是因为它从来就是权利,而是因为它首先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