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SSM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结构效益分析——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西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西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分析的结果,对西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价值链深化分工的产物,也是促进分化链条中各创新主体紧密合作的催化剂,在企业、产业集群、区域乃至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概括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不同创新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其次,构建了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指出区域创新内生系统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生存和发展机制为内生动力,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有效、持续运转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知识和创新溢出存在空间壁垒,高速铁路能打破区域空间阻隔,缩小时空距离,促进以知识和创新为显著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构建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区域层面和细分产业层面研究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速铁路建设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影响不够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起显著促进作用。这表明,高速铁路修建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打破了区域阻隔,有助于增进知识溢出效应、加速要素流动,对中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证实在中西部地区建设高速路具有正确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竞争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如何提高竞争力成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应对全球化竞争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发密度高,类似专业技术提供者,接近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服务创新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不是以低价格的成本领先战略获得的,而是通过提高服务创新、服务质量、服务营销和服务特性,从而依靠差异化战略或目标集聚战略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借鉴它国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经验与政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系统分析芬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芬兰发展KIBS的政策体系,并从国家创新体系、国家KIBS创新计划、KIBS区域发展战略、区域KIBS开发公司、产业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引进DEMATEL方法模型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指出物化知识水平、人力资源水平、组织创新活动与信息技术关联度以及CRM战略是关键因素,并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不断得以进步,推进了社会的前行。当前,各国产业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使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热点。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进行研究,设计出有利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级,带动其他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10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依赖性;区域创新环境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维度上的作用不显著;教育支撑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维度上的作用不显著;外部知识联系、政府行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莞  谢富纪 《技术经济》2009,28(8):6-10
本文以大都市圈创新系统为背景,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功能,旨在促进大都市圈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发展。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大都市圈创新体系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何服务于制造业企业,并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的实证数据,描述了中心城市上海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本研究指出,在大都市圈空间层级结构背景下,KIBS的不均衡分布带动了大都市圈各城市创新活动的梯度发展及服务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促使原有的制造业升级,并成为大都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模式。最后,对相关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EG指数,对2003—2012年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究集聚成因,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上海是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结构较好,产业发展相对成熟;资本资源和经济环境是影响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展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