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美、英、日、中、印、巴六国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结构分解模型的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消费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程度远小于其他发达国家,但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驱动型"特征明显,净出口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呈现出"一枝独秀"局面.本文采用非完全假设抽取法的测度结果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后向关联最大且逐步增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行业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四种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及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渗透将产生各种影响。本文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性和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作用方式入手,分析了高技术产业所产生的四种效应以及利用这些效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关系分析得出,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需要利用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传统产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依靠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技术的渗透、扩散、辐射和带动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也必须依赖传统产业所提供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市场需求基础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业在效率、竞争力、产业结构等方面与信息时代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经济发展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高技术对传统产业所起的作用主要获益于其较强的渗透性以及其产业的高效益性和关联带动等作用,而传统产业改造对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具有逆向支撑和引导作用。从高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协同环境建设3个方面阐述了两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关系分析得出,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需要利用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传统产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依靠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技术的渗透、扩散、辐射和带动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也必须依赖传统产业所提供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市场需求基础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业在效率、竞争力、产业结构等方面与信息时代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如何用高技术来改造传统行业是理论界和产业界一直热衷的话题,却很少有人充分注意到高技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溢出效应.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产业利用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需要具备的能力、传统产业利用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的实现路径和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技术溢出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技术产业空间溢出效应比较明显,且网络强度获得了大幅提升。(2)在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各地区中间中心度表现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整体网络中起到的作用越大。(3)综合加权入度和加权出度来看,北京、广东和上海三省高技术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都非常强,在网络结构中主要承担着“动力源”的作用。中部地区的安徽、河南、湖北及西部地区的陕西和四川五省在网络结构中主要承担着“媒介”和“传导”作用。(4)空间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创新、交通条件和城市化水平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空间关联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空间地理位置和城市化水平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空间关联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彩虹 《生产力研究》2005,(6):174-176,F0003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本文指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较大,不同细分行业中外资溢出存在差异,不同溢出途径对其影响不同.利用2004-2009年中国高技术行业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实证研究高技术行业内外资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考察外资技术进步对内资的影响,并根据外资溢出途径采用灰关联法进行关联排序.  相似文献   

10.
日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日本战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在新世纪新环境下加快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新构想,并以之为基础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