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开放劳动力市场为重点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开创我国劳动就业管理的新格局,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对于广大锐意改革的经济工作者,则是一场新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并进而开放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突破,是改革新形势下必然提出来的新课题。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对开放劳动力市场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一番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我国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最佳时序设计和相关战略措施构想等问题浅陈管见。一、劳动力市场开放目标模式的最优选择最优设计我国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时间程序,首先必须明确劳动力市场开放的  相似文献   

2.
黄福珍 《经济师》2010,(8):212-213
劳动就业历来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就业体系,是涉及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大事,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文章通过提出龙岩市劳动力市场现状、特点,分析扩大就业的意义,探讨扩大就业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经济研究导刊》2010,(25):106-107
从本质看,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从劳动力的派生机制和劳动力结构两方面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对劳动就业产生的影响,并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体制正由高度集中统一的劳动计划体制到全面开放劳动力市场,标志着我国劳动体制正在发生着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当如何加强和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劳动体制转变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改革开放17年来,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对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劳动就业、企业用人、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各项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使劳动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刘晋叶 《生产力研究》1997,(2):42-43,67
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迫使我国的劳动就业机制进行转换,劳动力资源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达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正> 劳动就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一国经济的增长、礼会的进步以至政治的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亿人口、四亿多劳动力的经济不发达的大国,劳动就业问题还将是我国长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搞好劳动就业的宏观决策,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劳动就业决策模式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章从我国劳动就业的形势和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以及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东升 《经济师》1992,(5):15-17
<正> 劳动就业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本文拟就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劳动就业运行机制的有关问题作些分析。 一、不同的经济形式与劳动就业体制的运行机制 劳动就业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一个“子系统”。它不可能脱离总体制而独立存在,并且必须在权利结构、运行目标和运行机制上与总体制相适应。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经过劳动市场并由劳动市场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的,这种由劳动市场直接调节的就业运行的形态,就是市场就业模式。完全由  相似文献   

9.
石炳元 《经济师》1992,(11):30-31
<正> 劳动就业服务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的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的振兴确定了指导方针,同时也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社会条件。十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经济力量,并。以其安置就业和吞吐调节劳动力的特殊社会职能,开拓了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创业之路,形成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独具特色的劳动就业服务经济体系,促  相似文献   

10.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表现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能得到全部安置而形成的“待业”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流动,“民工潮”便成为问题的主要方面;90年代尤其是1993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由于受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以及企业关、停、并、转等的影响,“下岗”再就业遂成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适应这一目标的需要,劳动体制领域要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全面推进劳动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一、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必线性和可行性至.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铁路运输业也必须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出来进入市场。顺从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劳动就业和劳动用工制度。过去几十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WTO成员劳动就业制度特点、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我国劳动法制度与WTO规则相接轨的几点建议 ,即实现劳动力市场法制化 ,调整劳动争议的内容和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要客观地判断和把握当前城镇劳动就业形势并利用其有利的方面,转换以往城镇劳动就业中重增量安置轻存量调整的做法,加快解决城镇劳动就业深层次问题的步伐,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相似文献   

14.
对于劳动就业环境和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劳动就业环境建设在现阶段并不重要,主张用低水平的劳动就业环境去谋求经济发展。该文分析认为,牺牲劳动就业环境的做法对区域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不利,并从劳动力资源分析入手,探析了劳动就业环境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提出了改善劳动就业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的挑战。劳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并与资本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工会作为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合法代表,维护职工就业权是首要的任务。面对客观的劳动就业局势,工会应当密切关注劳动就业的发展态势,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并在劳动就业方面提出并实施合理可行的相关主张。一、改革发展中的劳动就业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从建国后到六、七十年代,在人口密集的苏南,城乡劳动者就业逐渐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劳动就业取得巨大成就。乡镇工业的崛起,于80年代中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90年代以来“三资”企业的勃兴,使大量劳动力与外资结合;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公有经济的下岗者和新增加劳动力开辟了就业新路。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积弊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磨擦,苏南三市的劳动就业面临着劳动力供给总量大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劳动力只有通过流动,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能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有利于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也日益活跃。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却依然比较滞缓。文章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在产业间、行业间、区域内和跨地区(省际间)的流动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如何通过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红 《当代财经》2005,(7):17-18,54
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要在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有利于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如何在WTO框架下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就业,在对加入WTO初期劳动就业所受冲击和走势做出客观估计并指出现有体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