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是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旅游效率的测度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投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甘肃省12个地级市为决策单元,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旅游效率和甘肃省1995—2014年旅游产业的总效率变化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区域旅游效率差异明显,旅游效率总体发展趋势存在波动性,发展势态良好。但受国家重大事件和经济政策的导向性影响大,相比较而言在旅游产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该加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生产创新,增加资源的投入量等方式来提高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2000—2011年西部11省区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甘肃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增长6.9%,技术效率平均增长2.6%,技术进步平均增长4.2%。甘肃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在1 1省区中列第4位,比西部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对甘肃和其他西部省区来说,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技术效率的贡献。测算结果说明,管理创新和制度变革对能源效率增长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提高甘肃及西部省区能源效率,应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不断优化整个社会能源配置效率,改善能源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6)
文章利用2014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投入与产出相关指标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总体技术效率较高,鹤壁等8个省辖市的纯技术效率为1,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最优是鹤壁和信阳2个地市,说明农业综合技术效率不单受到经济条件、地理区位及相关的农业资源投入等因素影响,经营规模的无效率也会制约各个区域农业综合技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最终引起地市之间农业生产效率高低相同。河南省需要在合理配置资源投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扩散的同时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济作为一国的基础经济,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基于此,文章选取2010—2017年甘肃省农业生产的数据,采用DEA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生产进行静态评价和冗余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7年甘肃省农业投入产出没有达到最优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薄膜等生产要素投入过多,农林牧渔总产值较低。为此,文章认为甘肃省农业生产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各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进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1985-2005年中国地区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期间八大地区平均的TFP和技术进步率都为正增长,与此同时技术效率的改进不明显且为负增长,规模效率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负增长,只有少数地区的配置效率改进有正增长;(2)从地区差距和波动来看,八大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有所缩小,其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同,并且两者波动性不大,而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波动都较大;(3)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配置效率的波动是农业TFP的波动的首要推动力,即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业TFP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全面测度和评价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水平,对甘肃省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构建评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效率水平偏低,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耕地农业增加值产出不足,农林水利事务支出冗余,资源浪费严重;技术和管理是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达到最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资源有限和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近年来,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不断涌现,但是鲜有研究考虑到技术效率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基于2010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四阶段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利用Bootstrapped DEA方法对技术效率值纠偏并计算其置信区间。实证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产生了明显影响,经典DEA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高估,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且存在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91;在保持农业产出水平不变时,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平均可以减少10.9%的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8.
都市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而效率的提高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要求。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太原市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十年间,太原市大多数年份农业经济功能效率均为DEA有效,其总体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较高;相比之下,生态功能效率较低。虽然规模效率不变和规模效率递增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但是绝大部分年份依然存在投入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资源有限和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近年来,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不断涌现,但是鲜有研究考虑到技术效率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基于2010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四阶段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利用Bootstrapped DEA方法对技术效率值纠偏并计算其置信区间。实证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产生了明显影响,经典DEA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高估,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且存在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91;在保持农业产出水平不变时,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平均可以减少10.9%的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越对数型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我国东部11个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东部各省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及农村金融支持对其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增长主要靠资本以及劳动力拉动,但是劳动力的增加其对农业技术增长的边际影响逐步减少。农村合作机构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政策性金融支持以及农业银行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宁攸凉  乔娟  王征兵 《技术经济》2010,29(2):81-84,97
本文利用2002—2008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有关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了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包括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得到如下结论: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的改进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实现;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都较高,且有不断提高的趋势;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配置效率总体上低于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河南省鹤壁、许昌、驻马店三市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这三个市的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最高,许昌次之,驻马店最低,而且三个市的大部分农户都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并在此基础生提出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大,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技术效率的省际差异:1995~201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参数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结合我国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作为代理变量,分析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对于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财政支农投入差异是我国各省市农业技术效率差异的重要根源之一。但鉴于目前我国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上严重倾向于中央财政,不少省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很有限,财政支农投入的数量、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都亟待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浦艳  王贺峰 《技术经济》2013,(3):24-28,85
以我国28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技术效率,选取Tobit模型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其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0年期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年均值为0.83,仅14%的样本达到技术有效;国有股比例对公司的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法人股比例与技术效率存在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技术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管理层持股对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用车辆数和从业人员数作为投入变量,道路清扫面积.生活垃圾清运量、粪便清运量作为产出变量,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城市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低.总体技术效率不高,绝大多数城市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城市环境卫生效率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不大.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城市化高速进程.因此,应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领域的技术进步,改进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行业的投入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化解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较低的农业效率,一方面内生于农业特性所决定的可分工程度小,从而就业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外生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约束。因此,“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与滞留。通过中心城镇的建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通过分工深化来改善农业效率,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三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认为劳动力迁移有利于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在短期内受到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强性约束。长期来看,约束因子会不断放松;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的农业技术进步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8.
王海飞 《经济地理》2020,40(4):175-183,222
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选择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的S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单元为尺度对2000-2017年安徽省农业效率水平、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传统DEA模型忽视了农业碳排放等非期望产出的负面效应,从而高估农业资源利用的实际状态,基于超效率的SSBM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较好地识别各评价单元之间的优劣关系。②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值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处于效率中等水平,农业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皖南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趋势呈现自西向东递增、自北向南U型增长的变化态势,南北差异的增大是安徽省县(市、区)农业效率差异增大的主导因素。③除2010年外,安徽省农业效率呈正相关,空间差异有所缩小,但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安徽农业效率HH集聚县区集中分布于皖南地区,且呈现出向周边县区扩散的态势,LL型县(市、区)则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且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④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正相关的县(区)数量有所增加,表明该时间段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上进一步集聚,LL型集聚的皖北地区应当是安徽省农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行业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选取5个投入指标和4个产出指标对1995—2008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4个细分行业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的动态效率测度。结果表明:1995—2008年期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2.3%,这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推动的结果,其贡献率分别为11.1%和1.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最高,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其次是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共同推动;然后依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技术进步是两者的主要推动力量。最后,提出促进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生产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lleviation of poverty is a central issue in Nepal. Given the limited stock of land and the infant/unorganized manufacturing sector, increased demand for food has to be satisfied b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is could be achieved. Stochastic distance function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s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a high degree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Nepalese agriculture,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prospect of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using the existing level of inputs and resources more efficiently. Among the three farm sizes in the data set, medium size farmers achieve a higher technical efficiency than large and small farm sizes, suggesting that productive efficiency can be increased 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creating medium size holdings. The observed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lso implies that productivity gains could be achieved by breaking up of large farms into small family farms. The technical inefficiency model suggests the potential for shifting the production frontier upwards by providing ownership of land, increasing farmers’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and increasing land quality, including irrigation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