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鹏  夏坤 《当代经济》2016,(2):39-41
随着滨海旅游的兴起,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呈现体验旅游的特征.广东作为滨海旅游资源大省,发展体验旅游优势明显.为此,需要统筹滨海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体验旅游项目;加强体验旅游营销,打造体验旅游服务,推动滨海旅游的体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
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陈烈  丁焕峰  孙海燕 《经济地理》2003,23(6):835-839
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是海洋开发的龙头和支柱。在分析新时期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对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结构、开发方向与模式、开发战略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慧霞 《经济地理》2003,23(6):849-853
山西旅游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品位高。要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关键是如何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文章在分析山西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重点提出了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五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阳江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当地滨海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但同样面临挑战。本文分析了阳江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对阳江滨海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永建 《当代经济》2008,(8):108-109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常德市旅游业已开始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常德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常德市旅游开发的发展构想.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服务,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促进常德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滨海湿地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复杂、景观多样且可视性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限于湿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开发条件、项目建设,旅游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机理和人类对湿地作用过程与调控对策,而从当地居民对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感知的研究在国内仍较少见。本文以泉州湾为例,根据对滨海居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其对泉州湾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感知状况,得出一些共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陆良彩色沙林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些误区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旅游市场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精品路线的选择和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陆良彩色沙林旅游资源开发和陆良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漳州火山地质公园是全国11个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公园之一,是漳州市不可多得的滨海旅游资源。文章主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漳州火山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有助于促进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但机会与挑战、优势与威胁并存。提出漳州火山地质公园的开发策略,为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洞庭湖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总体吸引力较强,客源市场有一定优势,且有着良好的开发基础,但也存在资源同质、规模小而分散、资源环境人为破坏严重等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注意优先发展湿地休闲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和科学考察游等具有本区特色的专类旅游,注重优化旅游环境,加强区域协作,着力塑造大型旅游事件,并以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干预旅游开发行为,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惠州市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也具备开发的潜能,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滨海旅游特色产品。针对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扩大投资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31,自引:8,他引:223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交叉性产业,也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观光农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而发展的,它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健身、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趣等提供了新的空间场所.目前观光农业按其功能可分为观光、品尝、购物、务农、娱乐、休闲、疗养、度假等多种类型.观光农业多集中在大城市郊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区.北京市是特大城市,观光农业发展条件好,类型多,效益高,是全国观光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强调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考虑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尽量与旅游业相结合、与农村建设相结合.农业景观学是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创建、改善和塑造具有吸引力的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人文景观,是发展观光农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黄静波 《经济地理》2005,25(5):745-748
郴州市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大市,其水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且特色鲜明。在对水体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规划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加强保护、打造水景旅游精品景区、开辟水景旅游专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台胞来闽旅游持续发展的精品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书琪 《经济地理》2002,22(5):633-637
吸引台胞来闽旅游持续发展,扩大台胞来闽旅游消费数额,是福建省维持入境游名列全国前茅地位的战略问题。福建省必须消除目前吸引台胞旅游产品策划上的误区,以标志性景观树立旅游形象,以垄断性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以典型性福地激发旅游情感,确立对台旅游精品的战略,注意对台旅游精品的空间布局和规划。注意政府客观指导,两岸合作开发,招商引资,面向市场引导消费,加强宣传促销、人才培养、资源保护等问题并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分别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6年,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虽然新疆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但旅游资源禀赋已不再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天津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丽 《经济地理》2005,25(5):736-739
运用现代旅游资源新概念分析了天津旅游资源特点,根据旅游形象市场感应的问卷调查结果,着重探讨了旅游发展的问题,指出城市旅游形象不鲜明、尤其是作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城市环境较差是制约天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丁健  彭华 《经济地理》2002,22(1):101-10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少数民族55个,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是关系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旅游业有地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影响民族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因素是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地民族感知形象、有无著名风景点或风景区、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中部六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空间结构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嫡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