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冯增强 《经济师》2001,(8):154-154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不含股权,主要指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取得股权投资时,以其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的投资成本,超过其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分两个部分处理:按规定计算的未来应交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剩余部分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贷方。然而,处置该项投资时,因处置该项投资时收价款可能有如下例中的三种情况:⑴大于或等于投资成本;⑵小于投资成本但大于原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⑶小于原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帐面价值,对原已记入上述丙科目贷方的金额,笔者认为,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舍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的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本文论述了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处理上应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汉峰 《经济师》2002,(10):56-57
对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提出了接受捐赠现金资产的四点思考和接受损赠非现金资产会计主体多元化,会计科目对应两大列式和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谜团重重的思考,提出了取消或明确“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主体,改“递延税款”为“应交税金”,规范接受捐赠现金资产的账务处理和重新设计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的账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通常债权人放弃部分权利,必然会使自己遭受利益损失,同时债务人被免去部分义务则会获得收益,这自然涉及税收问题:债权人的损失能否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债务人获得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这部分非现金资产是否应作为资产转让处理,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是否应该确认并计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债权人取得债务人用来偿还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计税成本如何确定等。  相似文献   

5.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通常债权人放弃部分权利,必然会使自己遭受利益损失,同时债务人被免去部分义务则会获得收益,这自然涉及税收问题:债权人的损失能否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债务人获得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这部分非现金资产是否应作为资产转让处理,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是否应该确认并计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债权人取得债务人用来偿还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计税成本如何确定等。  相似文献   

6.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进行清偿债务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这里仅对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方式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进行探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转让其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而大多数会计人员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即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债权人与债务人在账务处理过程中皆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债权人在会计处理过程中,所确认的营业外支出一债务重组损失也不是根据税法规定所确定的损失,税法上所指的损失是指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后的损失,这两种损失从核算上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由于内部管理原因或受外部种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资金周转缓慢,债务人以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短期投资等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进行清偿债务越来越普遍,这样债权人既能尽快、有效的收回债权,同时也给债务人减少一些负担。但是这种偿还方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税法规定的会计处理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已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是要进行纳税调整。本文论述了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调整。  相似文献   

8.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进行抵债,债权人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该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资产有关的税费)确定计税成本;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计税成本与收到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应纳税所得税。该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对债权人的会计处理比较,存在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和损益确认的差异,最终产生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该差异的性质为时间性差异。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该差异时,应区别重组债权是否已计提坏账准备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由于内部管理原因或受外部种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资金周转缓慢,债务人以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短期投资等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进行清偿债务越来越普遍,这样债权人既能尽快、有效的收回债权,同时也给债务人减少一些负担。但是这种偿还方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税法规定的会计处理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是要进行纳税调整的。  相似文献   

10.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转让其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而大多数会计人员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即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债权人与债务人在账务处理过程中皆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债权人在会计处理过程中,所确认的营业外支出一债务重组损失也不是根据税法规定所确定的损失,税法上所指的损失是指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后的损失,这两种损失从核算上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1.
一、新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动因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中。当时准则规定,当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时,该非现金资产和转为的股权都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的。其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里。当时我国也比较积极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2.
陈廷国 《经济师》2006,(7):130-130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会计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加强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事业单位创收比例逐步扩大,对外投资业务迅速增加,现行会计制度对外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已不能满足科学事业单位日益发展的对外投资业务的需要,亟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企业以其货币资产或非货币资产向被投资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以资产的价值取得股权,参与被投资方企业权益分配的一种经营活动。本文主要研究了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在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纳税、会计核算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债务重组准则”第8条规定;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本准则第7条的规定处理。第7条规定;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资产以外汇储备资产为主,对外负债以股权型负债为主,这种资产结构的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并没有使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状态有所缓解,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净流入不降反升。总体看,并没有起到改善对外资产结构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对外投资的目的和内在约束出现偏差。我国应将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优先置于扩大其投资规模之上,在国家层面建立内部约束协调机制,提高其收益率,更重要的是阻止FDI在华投资收益的膨胀。  相似文献   

16.
齐青桦 《经济师》2002,(3):188-189
从总体上来说 ,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比修订前的准则更为科学。但文章认为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账面价值的概念使用、债权人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 ,以及在将来应付金额大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情况下 ,债务人的账务处理规定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文章对新准则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应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初始计量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18.
吴银英 《经济师》1999,(8):45-46
投资,是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企业对外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的对外投资能与市场有机结合,就能使投资取得最佳的收益。为此,企业就需正确处理好对外投资与市...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行为,提高对外投资收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主要包括规范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和加强投资后续管理两方面内容。其中,对外投资决策程序是对外投资管理的首要环节,关系对外投资的成败,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规范;对被投资单位的后续管理则是事业单位履行股东权益,保证投出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对外投资收益,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旭 《生产力研究》2006,(3):218-219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跨国经营活动寻求资产,已成为跨国公司获取、增强所有权优势的重要渠道。文章主要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两分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资产寻求动机的意义,研究了三种主要的跨国资产寻求方式,并对我国跨国公司从事资产寻求活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