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部欠发达地区企业多数属于产业转移类型,并处于较低分工层次。政府一贯强调改进设施与政策环境促进招商。然而,人力资源不足,现代服务跟不上对资本转移产生了制约。文章认为中部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的适合平台是产业集群;大环境是统筹城乡,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有力保障是充足的人力资源供应;重要"推手"是政府和高校的联合推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产业体系是企业间联系方式的定义出发,以企业竞争行为从数量竞争转向创新竞争作为传统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分水岭,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企业创新行为为生存方式的产业体系,推断出小批量、多品种、快调整是这一阶段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信息、物流、风险投资和科技服务这四个部门服务于企业创新行为,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设施,而企业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来保证自己的创新竞争力。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仅带来了对产品和服务品种的需求扩张,也提升了个人生命价值。政府需要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将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政策工具,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再仅仅针对需求,而是针对抑制新的市场失灵。本文分析了两种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机制一内生性市场推进和外生性政府推进,并认为中国适用于政府推进。  相似文献   

3.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必须深入分析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并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提升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包括优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力和优势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能力,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充分和受政府产业政策的超强影响,致使其结构转换能力不强。经济水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经济政策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因素,其在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有三种基本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理论上讲,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将促使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中并未形成明显的产业转移。影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以及体制转轨时期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保护。目前,有助于这种产业转移的有利环境正在形成,但仍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欠发达地区职业介绍在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是劳动力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切入点和生长点。欠发达地区应该以“选择自主,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为目标。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制度,强化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运行的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过度干预市场和企业决策,造成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吸收外部资源的政策力度不够,县域经济有空心化的危险和发展策略不当,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乏力等问题。必须改变政府角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者、发展环境的营造者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为此,政府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转变作风。  相似文献   

8.
编辑手记     
正地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本期"发展战略"栏目,陆铭、向宽虎从劳动力、土地和金融等方面刻画了过去十余年我国发展政策的实施情况,指出应实行完善要素市场、促进国内市场整合等实现平衡与效率兼顾的发展政策。贵州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以贵州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红利释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劳动力红利的现状,对欠发达地区跨越拐点、打造"双型"劳动力红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龙岩、南平两市有比较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在投资平台建设、要素保障、政策环境和政府服务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应加快推进两市承接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力度。同时本文还从影响两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缩小我省欠发达的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的差距,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联手推进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产业转移等一系重大政策和专项规划,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城镇群和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正  相似文献   

11.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明智选择.湖南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基于SWOT模型,系统研究了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由此提出推进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区域间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了产业转移及承接的必然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以及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传统产业开始加速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是加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对欠发达地区资金注入、技术溢出、产业联动及观念更新等都带来了积极的效应,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破坏、污染转移、土地匮乏等问题使欠发达地区面临巨大的环境恶化风险.因此,正确认识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中的风险并找出相应对策,对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融资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瓶颈之一。引导金融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除了市场供求调节外,地方政府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改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促进金融资源最大化地服务地方发展。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发挥职能,引导金融资源,并完善各方面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了解我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欠发达地区典型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广大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区域性政策提出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与产业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10月8~10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调研。先后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大余县和兴国县政府、基层村镇和农民进行了座谈,并对五个新农村建设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不断推进,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核心城市的兰州产业结构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文章选择西北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兰州为对象,通过对传统三大产业和新兴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的分析,试图探讨西北欠发达地区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这对于同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产业调整的加快,污染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从环境规制视角对区际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分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现"U"形关系,地方政府的末端治理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并增加产出,进而导致污染产业转入;(2)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规制,既能促进产业发展,也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研究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应对企业的治污技术研发等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可以酌情实施累进制环境税率,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根据转移产业的污染程度做出相机选择;各省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适当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目前,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力、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融资渠道少、信贷资金不充分等问题。建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措施,在充分考虑各种必要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基础上,该文从外部市场环境建设,政府相关政策支持,设计合理的金融机构制度,建设合格的农村金融人才等方面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际资本流动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凯 《经济地理》2011,31(1):90-96
基于市场交易中资金与货物流向相反的逻辑,以地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减去其净出口的相反数来测算中国省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并分析其制度成因。结果表明:1980—2008年东部为资本净流入地区,中部为资本净流出地区,而西部则为持续的资本净流出地区;在东部地区内,京津冀为资本净流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为资本净流出地区。资本跨地区流动的制度成因在于地方政府行为生成的内生交易费用差异,因而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于持续降低当地的内生交易费用。在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可置信的保护产权的承诺等良好的公共治理对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吸纳的劳动力也先后经历了以本地农村劳动力为主、以本省农村劳动力为主和以外省农村劳动力为主三个阶段。随着产业和劳动力的持续集聚,珠三角地区产业重型化和高技术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向。产业转移是企业的自发的市场行为,政府主要起引导和服务作用。周边欠发达地区要抓住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契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由大规模异地转移向就地或就近转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产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广东省清远市作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如何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进行定位、规划与管理的理念尤为重要。结合清远产业园区发展实际,对其比较优势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再造园区优势的战略选择,供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