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由场内和场外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当前我国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一市场区别于证券交易所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场外交易市场是形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必须在市场化框架下,充分解决制度设计、市场监管与中介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研究》2012,(7):86-88
现阶段迫切需要发展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本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问题及障碍在于场外交易市场没有整体设计;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市场探索无所适从;政府放大了场外市场的风险判断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全面比较了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两条发展路径的典型代表中关村代办系统和天交所的特点,并提出规范和发展市场的相关原则和政策建议在于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归属;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有层次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刚 《当代经济》2010,(10):62-63
由矿业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组成的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场外交易市场架构特征,矿业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差异性进行详尽分析,深入剖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发展我国矿业场外交易市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小微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VAR模型,通过Granger非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经验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小微企业的互动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限,主要制约因素是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法律地位不明确,市场流动性差,市场结构不合理,缺乏转板机制.本文提出了明确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市场定位,通过制度创新提升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增强小微企业的自生能力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小微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定价存在的价格非市场化、存货成本高、市场规模与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不匹配等问题。在借鉴发达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存货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价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配套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韩娜 《经济论坛》2001,(23):7-9
场外交易市场一词来源于美国早期的股票和债券交易,因其主要在银行柜台交易而得名,又名店头市场。具体而言,场所交易市场是指不在规范的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半组织化或未经组织的交易场所,也是场内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因为大部分在一级市场发行的证券事实上并不能在审查严格的二级市场上上市,所以尽管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时间,但却有着众多的交易对象。非上市证券,还有一些上市证券,包括政府公债等都可以在这里交易。  相似文献   

7.
我国OTC场外交易市场的亮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服务于广大注册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民营中小企业.本文在对台湾场外交易市场近年来年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发展经验,探索其不足,对我过大陆建设以“新三板”为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寻找参考对象,希望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将从中受益,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将因此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OTC场外交易市场的亮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服务于广大注册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民营中小企业。本文在对台湾场外交易市场近年来年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发展经验,探索其不足,对我过大陆建设以“新三板”为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寻找参考对象,希望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将从中受益,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将因此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多层次证券市场将与“转方式、调结构”有机结合,尤其是场外交易市场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齐国宝 《经济师》2008,(5):62-63
场外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向低端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建立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是至关重要的。文章认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总体思路就是建立统一互联、分散做市,建立集中的电子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1.
马达 《经济师》2008,(1):59-60
我国资本市场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至关重要,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是以深圳、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构成的单一的场内交易市场。这种单一层次的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展和提升资本市场的功能及作用,是我国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政策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交易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监管风险等。中国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应在上柜制度、交易制度、转板制度、退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多层次市场体系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强  李靖 《资本市场》2010,(1):70-71
<正>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方面,应在不断发展场内交易市场的同时,把推动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提上议事日程,建立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初步形成各个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能够使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也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企业的质量是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日本JASDAQ市场在对挂牌企业质量控制方面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介绍和总结日本JASDAQ市场在大阪证券交易所管理期间对挂牌企业质量控制方面的措施,旨在为我国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私募/风险资本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一些通过IPO实现了成功退出,然而另外一些在其退出渠道上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私募/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介绍了当前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设计思路,包括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细化准入门槛、创新监管体制等,最终建设成一个结构合理、发展顺畅、运作灵活、交易高效、监管到位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应运而生,柜台市场会计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三大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各自的市场功能定位不清晰;交易制度定位不合理;监管部门不统一,监管规则不健全;做市商队伍不发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提出了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初步构想及促使其功能完善的制度设计.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定位为中小企业、创业企业股份的流通场所,准确来说是为公开发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提供服务;作为资本市场的塔基,场外交易市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统一的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以目前的代办转让系统为依托进行改造,二是大区域的产权交易中心和各级地方产权交易中心.目前,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功能受限,规模萎缩,流动性差,要完善其功能我们需要对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制度设计,包括交易制度、转板制度、监管制度等.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要解决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流通与交易问题,而其核心却是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场外交易场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场外交易场所或完成与交易所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水平高的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做市商制度已经出现了大概五十年的时间,此种制度的应用,让场外交易市场提升了流动性,在增快市场流通、繁荣市场、保证场外交易市场的稳定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两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探索创立统一监督管理下的整个国家范围的场外交易市场.当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这样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第二个是代办股份转让体系,第三个是股权交易市场,大多具有交易数量低、类型小、流动性弱、信息公开性强等不足.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场外交易市场(Over the counter markets,OTC),又称柜台市场、店头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由证券买卖双方协商议价成交的证券交易市场的总称,其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证券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