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壬飞  吴方卫 《财经研究》2004,30(9):135-144
文章通过对个案的实地调查,分析了20年来沿海农村公共福利的变迁与建设,农村公共福利包括农村居民物质福利的改善、生活环境的改良、精神福利建设等方面.文章用详实的个案数据论证了沿海农村的公共福利建设成果,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公共福利进行了量化测算.个案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农村公共福利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即使公共福利概念在农村和农民心中并不清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投入比重较低,消费结构单一,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农民文化消费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生活进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孙伟儿 《江南论坛》2008,(11):29-31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丰富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农村更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也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沧州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沧州市农村地区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而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难点在农村。农村是我国未来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要着重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用钻石理论模型,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思维架构,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提出新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架构建设——基于发展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的梳理与分析,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提出从短期完善修正现有支农政策、中期理顺与开拓支农途径,长期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财政支农体系趋于完善等方法入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需求大于供给、财政支农体系混乱与财政支农形式单调等问题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加强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全部文化事业的基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要在理顺、健全发展农村文化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投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比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2009年全国29个省市的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进行了比较,在全面分析各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差异性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收入、文化水平、就业结构、老年人口抚养比四个角度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差异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文化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都对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对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要加大公共财政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引导多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产品供给是支撑农村居民共同理想信念的重点之一.一种产品或服务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属于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提供,形成正外部效应内在化,市场机制在这个领域失灵.在当前,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支撑,建立起有效运转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福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能力都在稳步上升,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且效率较低的制约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充分肯定协调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关系的重大意义,同时根据对福建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情况深入调查,分析当前福建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其中存在的供需问题矛盾及原因,并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视角,尝试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我国人口政策调整与农村地区文化消费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选择1997-2015年文化消费的相关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宗教热”的盛行,学者们纷纷重视起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公共文化供给分为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和公共文化活动供给两个方面,根据对温州实地调研的问卷数据建立模型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文化的影响度,与宗教信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见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不足是农村宗教热的重要原因,因此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慧卿 《经济师》2008,(1):234-235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客观要求;是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措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要按照科学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针对农村居民点、农村工矿废弃地等不同情况,依据不同的整理形式,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做到土地整理与文化建设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刘媛 《经济师》2014,(2):151-153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探索边疆地区小城镇发展,有利于云南边疆地区集中发展小城镇经济,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小城镇自身经济、社会的繁荣,增加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12)
"非全家式"的人口流动,会给务工人员以及留守家庭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做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管理服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生活,完善留守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留守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第三,推行村居网格化管理,加强安全保障控制力度;第四,建立"三社联动"服务管理模式,搭建互助平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的十八大这一要求给我们基层文化馆站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政策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20.
西部农村大多数分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的地方。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方面,一是由于地广人稀在建设供给中存在投资成本高,社会效益差的问题;二是投资中存在各级政府按各自行政管辖区的财政投资分割的行政壁垒。如何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达到最大化,减少政府在建设中的投资,这就要采用产业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原理,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中扩大消费享用的规模,使人口相对的集中,可有效地降低提供公共产品投资建设的成本,打破行政管辖,构建区域统一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可有效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