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以工农业总产值或社会总产值来划分经济周期,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文对此给予了论证,本文提出的核心论点是“二元周期论”我国经济理论界多侧重于基本建设投资来分析经济周期的成因,而本文却从信贷,即流动资金供给角度来研究“短波”问题,这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周期发展与中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国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本文在分析世界经济周期的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探讨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的影响,最后为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兰德尔斯等人的"三元组"检验的方法来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非对称。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中存在一定的非对称,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水平变化造成的。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工具来实现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4.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经济的周期性的持续性的变化,是由金融体系的传导作用形成的.从微观上来看,基础是金融加速器,信用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经济基础的重要关注点.金融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发生频率低但时间长.不同国家的金融经济周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国家的货币政策和经济体系是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了金融经济周期的生成原理、表现特征,概括了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从波动性质上看,我国经济周期开始向“增长型”转变;从周期长度看,我国经济周期有向尤格拉中周期演变的趋势;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断加深,二者具有同步变化的趋势。当前,必须针对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增强“反周期”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以减少经济周期波动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李永升  刘浩 《当代经济》2009,(13):142-145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创立了关于经济周期分析的系统性理论.本文以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把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轨迹按时间区域分为了三个基本阶段,努力实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为应对本轮经济周期性波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从2001年3月份开始的经济衰退结束了美国长达十年的经济繁荣期。经济形势的变化扭转了一部分人关于美国新经济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周期支配的乐观看法。现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所谓新经济条件下也未能摆脱经济周期。如何看待美国经济在新世纪中的周期现象,以谢尔曼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存在周期性的特点,同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非对称性与持续性,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展开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微观层面,体制转轨主要表现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活动波动程度的变化;在宏观层面,体制转轨主要表现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数理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体制转轨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冲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体制转轨均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冲击;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活动波动程度的变化中,若国有企业投资冲动越小,其经济活动的波动程度就越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也就越小;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中,若国有制经济成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就越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谷―谷"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并计算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指数。其结果显示:(1)从整体趋势上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有所提高,但其幅度不大。(2)当整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指数要高于当整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的同步性指数。(3)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呈现出"俱乐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技术增长率的部门差异和经济增长率的“驼峰形”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迄今的长期经济增长历史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驼峰形"特征,即中等收入时增长速度快,人均收入水平高时次之,收入水平低时最慢。经济增长的历史同时表明,增长速度快的时期几乎都伴随着经济结构剧烈变化。本文试图在新古典理论框架内,构建经济增长模型来解释驼峰形特征以及促成它的经济结构变化。数值实验表明,模型结果合理地解释"驼峰形"的经济事实,而且与Kaldor事实和Kuznetz事实同时相容。  相似文献   

12.
Does economic freedom cause economic growth or does causality run in the reverse direction? And do all the constituent parts of economic freedom exert a causal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or do some freedoms matter more than others? In order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is paper conducts a series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using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1970–1999. In addi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a number of model specification issues, e.g. lag-length sele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vening variabl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ome (but not all) aspects economic freedom affect economic growth and invest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only weak evidence that growth affects economic freedom.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学的方法提出一个长期电力需求模型以分析影响中国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如预期的一样 ,当各种因素受市场力量的进一步约束时 ,影响需求的各项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经济改革以后更加稳定也更为显著。一个误差修正模型为预测中国电力总需求的短期波动提供了适合的框架。 1 978年经济改革以后 ,需求的GDP弹性估计为 0 .8左右 ,低于改革前 (1 978年以前 )。结果表明 ,虽然GDP仍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但电力需求与中国的结构变化及效率改进是负相关的。这意味着对于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来说 ,GDP的高速增长并不总是伴随着高的电力需求 ,并解释了为什么 1 998年经济增长率为 7 8% ,但电力消费却只增长了 2 8%。  相似文献   

14.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ffect economic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What is its association with changes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se issues within a cross section of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between 1970 and 1989. FDI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within this sample of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is no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FDI and changes in income inequality within these same countries and over this same time period. Hence,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FDI is increasing income inequality within this group of LDCs.  相似文献   

15.
出口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验实证(1978-2008)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和时外贸易成就斐然.那么,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中国奇迹般的经济增长何以能够实现,出口对于增长贡献了什么,我们从出口和增长的关联中能够得到哪些经验.本文在全面解析三十年经济成就以及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和得到了相关的经验扣结论.  相似文献   

16.
大量研究发现保险业活动可以影响经济增长,但对于保险业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作用却鲜有涉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在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我们发现保险业活动、结构以及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小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时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抑制经济增长。本文还构建了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发现不同区域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e basic theme underlying this paper is qualitative change taking place du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sh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ur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qualitative change, however, is still very limi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som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role played by qualitative chang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laying the foundations of a model in which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re endogenously generat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itself and, in turn, affec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model has a strong Schumpeterian flavour in that the first entrepreneur entering a market enjoys a temporary monopoly. This temporary monopoly is eroded by the entry of imitators, that gradually increases 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The saturation is reinforced as the demand for what was a new product comes to be satisfied. In this way the adjustment gap initially created by the innovation is eliminated transforming a niche into a mature market,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routine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s soon as a sector becomes saturated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ducement for incumbent firms to exit and to create a new niche, where once more they will have a temporary monopoly. To put it in another, slightly different, form, we can say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in which new activities emerge, old ones disappear, the weight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ir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change.JEL Classification: O0, O12; O30Correspondence to: Pier Paolo Saviotti  相似文献   

18.
泛珠三角是横跨东中西部,包含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区。探析泛珠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影响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以沿海城市群和内陆各省会城市为中心的中心-边缘结构分布显著;区域内空间自相关趋势在加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表明内部经济差异在缩小,区域合作取得一定效果;人均GDP总体空间格局稳定,局域内发生演变,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冷热点区域变化较为明显。空间计量表明,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城镇劳动人口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表现出城镇就业人口的规模不经济。  相似文献   

19.
沈妍 《财经科学》2011,(3):67-75
本文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我国省际间的离散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消费变动、开放程度、收入变化、人力资本变动、通胀因素等协同作用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度与方向。研究发现,短期经济的频繁波动并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消费的稳定增加对经济长期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人均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因素、适度的通货膨胀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人口因素则会给长期增长带来减损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弱势群体居民收入、加大教育投入、使用差异化的财政政策以保障经济长期增长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金融结构、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著作颇丰,但金融结构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的,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还表明,在金融体系的内部,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明显强于市场渠道,其基本的实现机制是:银行的发展增强了私人部门信贷的可获得性,同时银行具有事实上比股市更为重要的融资地位,从而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