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建设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现存社会建设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社会建设不能等同于整个国家的全部建设事业,不能将社会建设局限于社会学的学术范畴之内,不宜将社会建设分为所谓广义、狭义甚至中义的层次,不应将社会建设表述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西方没有社会建设理论。用具体指称的方法界定社会建设范畴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应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政府社会管理,重在构建民生保障和秩序保障及权力控制制度。社会自我管理,重在型构社会组织自治和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重在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方式、回馈、效力及救济等制度。选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为我国社会管理协调机构为宜。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关键在党,重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的理念,又是一种治国的方略,同时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着的不适应性,要围绕发展抓党建,夯实社会和谐基础;要坚持先进性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民主政权建设,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要挖掘基层组织资源,激发各类组织活力。  相似文献   

4.
张杰 《开放时代》2014,(4):62-80
明清才女群体在江南地域社会兴盛一时。何以地域社会对才女群体的异质性予以容忍与包容?本研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作为新的社会范畴,"才女"呈现出了与"女子"不同的范畴内容,个体性才华成为其重要内容,才女成为在认知上难以确定的陌生人,这给家庭空间和地域社会的秩序生产带来了威胁。围绕着"才女"的范畴定义过程,德、才色都在争夺"才女"范畴的代表项,才女群体与地域社会的权力争夺在微观层面的认知范畴中展开。最终,"才女"成为"才德色兼备"的"女子","才"成为"才女"与"女子"的主要群体边界,而"德"成为"才女"与"青楼"的主要群体边界。在"才女"范畴确定的过程中,才女被要求安于家庭空间秩序,而地域社会对才女的认知和相应的规训也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女子"弹性的一面,"才女"对家庭空间和地域社会的威胁被消解,她们不再是认知意义上难以确定的陌生人,而成为"女子"的亚类型:才女,成为可以被认知、分类和预测其行动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挑战,所以要想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就要合理的控制市场秩序。物价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物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各方主体的利益,物价的不均衡涨幅会造成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社会管理。所以要将物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依据参与的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参与、中期参与、中长期参与和长期参与四个维度,并从不同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及经济增长。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会受到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的特性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此,应重点强化机制创新,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实现市场化管理,构建"过程管理机制+成本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城乡基础设施领域,同时提高其建设和运营效率,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目标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因其功能、融资机制、所有制、支付依据、运营模式不同,不能“混账管理”.“混帐管理”势必导致个人账户“空账”,威胁整个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比之"人民"一词,"公民"的概念似更合乎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及法治中国的要求,但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本文并不针对"人民社会"展开讨论,而只是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阐析笔者对公民社会的理解,包括其语义、由来、理论内涵和实践发展,并尝试辨析若干对公民社会的误读。要而言之,笔者把公民社会理解为包含社会组织、社会价值、社会场域和社会法权四个不同向度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架构之一,其所彰显的在法治基础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公民主体性,乃是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结合对治理现代化及其衡量标准的解读,本文将公民社会与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认为实践中正在推进的社会治理创新,乃是从上下两个方面推进公民社会建设进而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公民社会进步的标志。如何管理社会组织,让其在社会中发挥最大作用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现实问题。在社会管理的范畴中,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是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现实优势,但是由于社会管理理念和相关管理制度等影响,"中国梦"的实现会遇到一系列"中国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具有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为指导,秉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般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增长的环境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是通过社会分配环节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后期利益竞争使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差距扩大。要使经济增长的成果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化解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就必须通过社会分配使经济增长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就需要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建设分析模型,并依此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目前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结果来看。过渡时期总路线显然是中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但若从毛泽东心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本身的内涵来看,两者就不一定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并且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雷金屹  张海伦 《经济师》2012,(4):256-258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却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桎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实现双赢,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生存质量、修正企业发展态势,而且可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和谐社会建设又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社会责任,赋予企业社会责任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中等收入阶段,社会政策不能仅仅满足于维护社会公平,还必须加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要在"保障公平"这一社会政策传统价值基础上,加入"促进发展"这一新的价值追求,使得社会政策既能传承社会福利再分配传统,公平配置资源,保障民生福祉,同时又能适应国际发展新潮流,积极创造财富,提升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地区在推进经济转型的同时,社会管理转型也刻不容缓。山西当前应抓住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机遇,在经济发展中创新社会管理,以社会和谐来促进经济转型。应着重从政府职能转型、民生建设、利益平衡及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探究资源型地区社会管理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F0003-F000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严寒 《时代经贸》2014,(6):193-194
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国,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提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事实上,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绝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情,就公众而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既关系公众,也需要公众参与。唤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下的机制,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下的文化,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客忽视的问题。那么,“公众参与”在二者不同条件下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转化呢?本文对此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康纪田 《经济与管理》2013,(8):93-96,F0003
矿山企业,离不开社区民众的支持、容忍和默契,与所在社区民众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不只是矿业社区建设的消费者,更不是旁观者,而是社区建设的主要责任者。矿山企业不能将市场行为带入社区生活而损害社区民众的既有权益,必须承担维护社区建设的社会责任;社区中的"矿山企业公民"角色,应将经济人自利理性转换为社会人利他理性,成为社区民众的好伙伴、好邻居,承担推进矿业社区建设的社会责任。矿业企业在矿业社区建设中必须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葛滢滢 《新经济》2014,(4):67-6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人民共同的政治期待,民生问题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政治问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不能脱离民生,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务于民生政治.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同时它也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亦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