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和世界的经贸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依然在提高.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不仅仅是参与了国际分工,而且中国的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贸易自由化对国内劳动力在诸如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是对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需求弹性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概况做出了综述,揭示了贸易自由化从三个方面影响着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一是劳动力需求弹性,二是雇佣关系的改变,三是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对非熟练和熟练劳动力影响的差异,关系的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智慧 《经济师》2008,(3):162-164
国际贸易可以使劳动力需求弹性发生改变。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大,就业和收入受到的冲击就大;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小,就业和收入就不容易受到冲击。文章利府中国工业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各行业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函数模型,考察在加入贸易自由化变量后。模型中反映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变量值发生变化,从而在数据上说明贸易自由化时中国工业行业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了统一结论: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加深,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于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较大显著的正作用。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承接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生产环节所带来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升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扩大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将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外包出去,会对相对工资产生静态负向影响,并且这一效应在技术密集度越高的行业越明显;但随着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相关的生产技术提升,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分工缩小工资差距的效应会逐渐减弱。本文利用19952009年中国工业细分行业的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但分工缩小工资差距效应的减弱趋势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5.
利用垄断竞争模型可以发现 ,通过鼓励出口部门的技术创新行为 ,提高技术创新行为的报酬 ,从而提高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贸易可以影响劳动就业格局和相对工资。因此 ,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 ,应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并对劳动者收入进行再分配 ,以缓解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于非熟练劳动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贸易自由化、有偏的学习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从而解释发展中国家工资差异之谜。在贸易自由化之后,发展中国家接触和学习到相对多的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因此,和生产与非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相比,生产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力水平上升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学习效应是有偏的。因为技术知识的生产是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学习效应会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同时,有偏的学习效应会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技能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7.
全球生产分割这种新的国际分工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之一,与这种新型生产分工相对应的是中间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这种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方式也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对全球生产分割以及中间产品贸易的大量研究,同时劳动经济家也对这种分工和贸易所引起的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8.
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一般均衡的框架之下,运用1997-2014年中美两国的投入产出、贸易和工资数据,本文定量考察了中美制造业产品的双边贸易同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美国从中国的净进口对美国制造业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差距扩大存在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贸易并不是引起相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唯一原因。但随着中美双边制造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美中贸易对美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大,以保护非熟练劳动力为名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限制的呼声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9.
"过渡期"后,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显著增强的新形势下,由于我国外贸发展现存的缺陷等原因,我们需要创新外贸战略,建立出口促进和产业保护的新型长效机制,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优势基础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到科技、品牌、企业素质和国际规则构建等综合经济优势上来,提高我国国际分工的位次,向贸易强国跨越。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流向的因素中,需求因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贸易流向变化受其影响明显.另外,一国的国际分工也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主要利益的获得者,国际分工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流向主要是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
冯晶晶 《经济师》2014,(7):34-3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垂直分工。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工资水平上涨,削弱了传统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此,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路径成为必要。文章在阐述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变动及其对传统国际分工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转型"和"突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三地区、两部门和两要素的空间均衡模型以及使用2002-2008年期间中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FD I流入与进口贸易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或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在区域间贸易自由度水平较低时,贸易自由化强化了FD I流入对进口贸易的互补作用;只有在区域间贸易自由化水平突破某个门槛值时,FD I流入与进口贸易才是替代关系。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劳动力禀赋能够促进进口贸易,本地资本禀赋对进口贸易影响并不显著,而在贸易自由化水平比较低时人力资本禀赋对进口贸易没有影响,但在贸易自由化水平比较高时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大幅升值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从国际分工格局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利用1997年~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检验了贸易在不同工业行业中对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提高了熟练劳动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工资收入,降低非熟练劳动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工资;同时贸易也扩大了产业内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贸易对工资的影响不仅依赖于劳动力熟练程度也依赖于行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视角研究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利用1997—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和美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美国向中国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美国从中国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净进口最终将带来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提升。区分技能工人和非技能工人之后,净进口不论从替代效应角度还是从规模效应角度均将导致美国工业行业工人劳动力需求弹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究竟会带来“人机共存”还是“机器换人”?已有学者围绕这一话题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就业的关系展开了讨论。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和各国竞相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背景下,参与全球化生产分工使得国外机器人应用也会对中国就业产生影响。文章先构建了多国多部门的李嘉图贸易模型,通过对劳动力就业变化进行结构分解,分析国内外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产生的就业效应。然后利用人口普查微观数据、IFR机器人数据和WIOD投入产出数据,基于Shift-Share思想检验了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我国地级市制造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的估计结果表明,国内机器人产生的补偿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因而会促进地区制造业劳动力就业,而国外机器人经中间品贸易渠道会对制造业就业产生补偿效应,经最终品贸易渠道会对制造业就业产生替代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个体异质性、行业异质性以及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得出,国外机器人应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区的出口贸易结构而影响劳动力就业。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客观评估机器人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和提高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具有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立密切贸易关系的同时存在被“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BACI数据库与全球价值链指标数据,探讨了目的地收入与中国出口企业国际分工地位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随着目的地收入提高,出口企业国际分工地位先升后降,呈倒U形关系,存在“低端锁定”效应。影响渠道分析显示“低端锁定”效应与贸易模式选择、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以及出口结构变动有关。异质性分析显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与高研发密集企业的倒U形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农业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并且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是近几年来,主要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部分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了占我国总人口数70%的农村人口收入下降。农民收入的降低,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必须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一、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贸易诱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枫 《生产力研究》2008,(17):11-13
文章主要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剖析了影响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具体贸易因素。在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验证了贸易自由化水平与收入不平等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后,运用强制进入和逐步剔除相结合的回归方法,筛选出显著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基尼系数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有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和技能劳动的需求量。最后,文章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从贸易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缓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收入水平、住房价格、人口因素、金融和税收政策等等。其中,收入和价格因素是构成影响居民住房需求诸多因素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应分析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从提高居民收入和稳定住房价格两个方面鼓励城镇居民进行住房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