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因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引进技术的后发优势,而技术设备的引进表现在资本存量的增加上,而不是表现在研发的增加上,所以当发展中国家采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核算公式时会低估发展中国家的TFP增长率,这就是经济发展中的TFP悖论。本文发展了一个正式模型来调和这一悖论,模型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的低估会随着发展中国家用于引进技术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重新估算1978~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市资本、劳动与实际产出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各省区市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各年度资本与劳动要素份额等变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各阶段TFP增长及其子项目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TF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及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979~2011年期间,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着抑制作用,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中、西部相对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相对东部地区的持续恶化,是导致中、西部与东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增大,许多地区的TFP增长率甚至绝对水平下降,特别是纯技术效率恶化,经济增长日益依靠不断扩大的资本投入。TFP增长的波动与GDP的波动高度相关。而TFP增长的长期趋势与资本增长率的长期趋互补,分别与GDP的长期趋势即潜在增长率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由于2008年以来,许多省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只有不断通过制度改革、技术研发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TFP增长水平,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李展 《当代财经》2021,(6):3-13
基于涵括全部行业的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被运用于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的重新配置效应被纳入核算框架以考察其对TFP的影响.随后,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被分解为要素投入增长率与服务价格两项以探索其行业来源及其成因.测度结果显示,1978-2018年,中国TFP年均增长率为0.90%,其中0.32%来自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的净效应,后者贡献了 36%的中国TFP增长率.将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分解至行业层面,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错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量资本流入回报率较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配置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劳动从回报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入回报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相似文献   

4.
为了证实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文章以内生增长理论中生产性产品多样性模型为基础进行经济核算,提出了衡量TFP增长率变动趋势的三个命题。结合这三个命题,文章分别用技术吸收能力、研发支出/人均产出、研发支出/人均资本、投入到研发部门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劳动力份额作为TFP增长率的衡量指标,对近年来我国的TFP增长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的TFP增长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势头。这表明我国经济具有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任若恩  孙琳琳 《经济学》2009,(2):925-950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人们普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本文介绍了TFP测量理论发展的历程,并使用KLEMS框架测算我国行业层次的TFP增长率以及Domar加权的TFP增长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间投入是我国行业层次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资本投入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低的边际劳动效率劳动投入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业层次的TFP估计:1981-2000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人们普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本文介绍了TFP测量理论发展的历程,并使用KLEMS框架测算我国行业层次的TFP增长率以及Domar加权的TFP增长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间投入是我国行业层次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资本投入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低的边际劳动效率劳动投入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估计的文献中,采用对偶法进行测算的还比较少见.从理论上来说,对偶法与索洛残差法得到的结果相等,但对偶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估计资本存量.本文从估算方法、选取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改进,以期能够测算TFP的增长率.然后,本文以相关数据估算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各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C-D生产函数模型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索洛残差法在估算TFP及其增长率时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从模型的设定、数据的获取、参数估计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和修正,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国及31个省1978年~2010年间的TFP及其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的TFP增长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分阶段看,2001年~2010年和1978年~1984年的TFP增长率明显较高。分区域看,东部的TFP及其增长率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省区的TFP与经济发展水平、TFP增长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东北三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地区,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过重要的贡献,可是专门针对东北三省制造业生产率评价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3—2007年东北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制造业TFP增速在20世纪90年代总体处于上升的态势,进入新世纪以后明显下降,2005年以来开始缓慢回升。进一步用Bootstrap方法估计东北三省制造业技术效率(TE)及其置信区间,研究发现TE在95%置信区间内的变动轨迹跟TFP增长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了Malmquist指数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0.
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叶裕民 《经济学家》2002,(3):115-121
本文在对索洛经济增长核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政府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成果,对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动是TFP提高的重要原因;(2)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的;(3)资本深化速度的差异是东中西部TFP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产出的贡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T orngv ist-T he 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10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我们首先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用面板数据的双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对TFP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对TFP增长率产生了正向影响。接下来我们用两种方法对前述结论进行了可信性检验,一种检验方法是仍然用随机前沿方法估计各省份TFP,然后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另一种检验方法是用索罗余值法对各省TFP进行估计后再分别用系统广义矩和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进行参数估计。检验结果再次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对TFP增长率产生了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借鉴Solow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思想,建立起绿色GDP增长率和绿色TFP增长率、综合生产要素增长率之间的联系,并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GDP,中国绿色GDP以更高的速度增长;自"十五"计划以来,中国和各地区绿色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综合生产要素的增长。东中部、东西部传统GDP差距呈缩小变化趋势,但绿色GDP差距呈扩大变化趋势,而绿色TFP差距扩大是主要原因;尽管上海、天津等省市GDP增长率排名靠后,但其绿色GDP增长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算了197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历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对三次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次产业TFP存在差异。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率(TRE)模型测算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率,分析中国产业间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趋势为正,应把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全要素生产率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华 《生产力研究》2007,(15):143-145
经济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理解经济的增长,经济学家已经就经济增长给出了很多模型和理论。其中核算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主要手段。然而今天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起源于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并由此形成了单位投入产出指数形式的计算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处理数据的需要指数法不断地得到完善。而通常用于经济增长核算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模型法,它只能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却不能直接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法作为一种方便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伴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陕西省各地市1990~2007年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事(TFP)及其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陕西省TFP平均增长率为6.7%,技术进步是主要的贡献因子,2001年之后全省TFP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相同.各地市TFP年均增长率差异显著,由高到底依次是铜川、渭南、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安康、延安、榆林、商洛.各个地市纯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变化趋势一致;技术效率没有得到改善的地市,其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贸易开放度测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结果扭曲的问题。本文从依存度和贸易份额两个维度重新构建了新的测算方法,并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开放度重新进行了测算。我们发现,入世后两种贸易开放度的测算结果呈现较大不同。传统农产品贸易开放度的测算结果被严重低估。新方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对外开放的真实程度,同时更能体现出我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面板数据、LA/AIDS模型和自价格弹性分析了由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度变化引起的农村食品价格变化以及农村食品消费支出和消费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HP滤波法及其在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蓓 《经济师》2009,(1):28-29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方法,指出生产函数法与多变量结构化分解法不适用于测算地区潜在产出;然后,使用HP滤波方法对1982年-2007年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及适度增长区间做了初步预测。分析表明,在分析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应参考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运行状况,不同参数的HP滤波器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新讨论了有关投资份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本文的方法论是建立在:阿列拉诺和邦德(Arellano and Bond,1991),赫尔兹-艾金(Holtz—Eakin),以及奈威和罗森(Newev and Rosen,1988)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对战后经济增长与投资份额五年期固定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与传统文献中的观点大相径庭:固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双向变动。投资份额能格兰杰-引起增长率,同时增长率也能格兰杰-引起投资份额,并且投资份额与增长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为负。这一结论与资本基要主义者将固定投资视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测算了1997—2009年省际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水平,并进行了区域差异化比较;然后借鉴物理学的耦合度理论,构建建筑业TFP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遴选出二者耦合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和阶段进行了研判。研究表明:区域建筑业TFP增长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其增长率大小将31个地区划分为负增长、低增长、中增长和高增长四种类型;二者的耦合程度较高而耦合协调度较低;约束建筑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的GDP水平,判断中国区域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和资本经济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