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既缺乏包容,也难以持续。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突破传统粗放型城镇化模式束缚,处理好"城"与"乡"、"快"与"慢"、"人"与"钱"、"人"与"地"的关系,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镇化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重要标志,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它能够为创造巨大的内需投资提供动力和空间并更好地改善民生。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表现为新核心、新理念、新动力、新方式、新格局、新重点等六个"新"。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多渠道筹措城镇化资金,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机会,"十五"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到"十一五"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是仍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资金短缺问题,商业银行应适应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要求,找准市场定位,加快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为了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城镇化放在了"五化"的中心位置。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如何跟紧形势,抓住机遇,顺应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发展战略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原则。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实践来看,实现这一原则需要从"去农"化的城镇化向"融农"型城镇化成功过渡。从目前城镇化遵从的路径来看,很多地区由于对城镇化理解的偏差将农村与城市对立起来,致使农民被排斥在城镇化之外,城镇化走向了消灭农村、抛弃农民、放弃农业的"去农"化城镇化道路,不但没有实现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反而造成了城镇化质量与功能的式微。该文通过对京津冀区域A镇城镇化建设实践分析,提出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农民、农业与农村融入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来,从而积极探索具有包容性的城镇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视角,构建了包含26个基本指标的"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从人口、消费、教育、就业等八大方面测度了甘肃省"人的"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发现,甘肃省"人的"城镇化发展协调性较低,东南部地市间发展较为相似,城镇化差距较小,但发展质量总体低于西北部地区。产业经济与人文教育是决定当前"人的"城镇化质量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而人口持续、劳动就业以及人居环境的影响效果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特征、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格局与态势,提出了吉林省城镇化的空间策略:强化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载体作用;加快重点城镇的集聚发展;突出交通轴线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保护东西部生态环境,提供城镇化生态保障。在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方面,构建了"四轴、两带"城镇轴带发展体系、"轴带、基地、集中区"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双核、多心、四层次"城镇中心等级体系。根据政策导向和区域背景,提出了借助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政策,促进哈尔滨至大连交通轴线向经济轴线转变,促进长春和吉林一体化发展,延吉、龙井、图们、珲春一体化发展等措施,促进吉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城镇化和"三农"问题,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化的演变机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作为实证地点,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农用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曲周县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曲周县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非农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非农聚集缺乏吸引,经济城镇化水平目前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应积极发展当地的农业绿色产业,就地解决当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提升经济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地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农业产业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办法.  相似文献   

9.
城镇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聚落形态,自古以来即已存在。城市化的概念则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相伴而生;在中国,本土学者似乎更倾向于"城镇化"的内涵表达。在当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认真梳理分析城镇化内涵,找到一条本土化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路径显得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后认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应在机制与体制层面上来理解,无论是"机制"还是"体制"内涵的表达,均是城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形成协同合力,不应分割对立;两种城镇化路径的有机融合、功能互补和资源整合才是当下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选择,这也符合当下中国巨大存量城镇化发展的国情。  相似文献   

10.
"人民主体"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平等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均衡城镇化和协同城镇化的有机统一,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潜力和红利。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和发展要求等方面与分享型经济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分享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澄清两者的内涵、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分享型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障碍。只有把握好中级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关系,处理好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新"四化"中的作用,才会在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升藏区城镇化水平,是缩小藏区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必然道路。但由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中国藏区很难通过发展工业、升级农牧业来推高GDP从而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藏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特色"光照下,势必还有"藏区特色";藏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会有一些异于内地甚或优于内地之处。最起码的,具有藏区特色的藏区城镇化道路,不会重蹈内地"城镇化=房地产"开发的覆辙。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河北省在"十二五"时期,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路径,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十二五"时期正值河北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既要关注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更要加强对城镇化内涵与质量的考察与测度,避免冒进式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013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新型城镇化提高到"河北发展的新引擎"的高度,并从战略上明确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要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充分释放城镇化这一"新引擎"的巨大能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质量。河北省目前的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重心分析模型和地理统计法,在综合分析城镇化空间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将情景分析法运用到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研究了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问题。结果显示:以"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为核心目标,以情景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时空演变特征→存在问题总结→情景优化模拟→发展战略选择"的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逻辑路径,并成功运用到吉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实践中。通过情景构建、分析与评价,最终提出"强化中部、发展组团、构筑支点、区域联动"的吉林省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域城镇化发展导向,构建"一群三团四轴"的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即以中部城市群为核心,以图们江区域城镇组团、通白城镇组团和西部白城城镇组团为支撑的城镇化主体发展形态,以哈大轴、图乌轴、东部沿边轴及南部门户轴为发展主轴的区域联动发展轴带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以宜居理论指导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促进我国的城镇化更加健康发展。该文简要介绍了宜居理论,阐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演变,最后提出了以宜居理论指导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11)
绿色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也是纠正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城市问题的主要路径。文章通过国内有关绿色城镇化的文献查询和分析,梳理国内绿色城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主要研究内容,结果显示:绿色城镇化研究在"十八"以来迅速增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绿色城镇化的内涵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是下一阶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5,(12)
文章通过对"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分析、区别,对"城镇化"的概念作了解释,并提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对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了发展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城镇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意在遵守宪法和法律,遏制地方政府变更行政区划的冲动,变外在的土地拓展为内在的服务提供,使城镇化从"因"变成"果"。市县分置的法律规范,昭示着城乡之间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应澄清市县混合的历史误区,回应法治的诉求。大镇设"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路径探索,既表现了我国城镇发展的自然轨迹,又契合了国际城镇发展的时代趋势,是一种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态势。大镇设"市"需要明确的制度支撑,如准入条件、行政管辖、机构设置以及户籍管理等。当前城镇化试点镇的地方试验,因缺乏顶层设计或政策支持,存在着诸多风险,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