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汇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谓购买力平价理论1 91 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Gustav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 :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而购买力的大小又是通过价格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卡塞尔的定义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两个国家价格水平之比 ,可表示为 :St=PLt/PLt 式中St代表t期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即直接标价法的汇率 ) ,PLt 是t期本国的价格水平 ,PLt 是t期外国的价格水平 ,因为是代表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率 ,所以PLt、PLt 包含的商品应该是相同的 ,并且同一种商品在国内外价格水平中的权重也应该是相等的。在这里 ,价格水平 ( pricelevel)是不同于价格指数或物价指数的 ( priceindex)的。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如果用i和i 表示本国和外国t期的通货膨胀率 ,则相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St/St-1=( 1 i) /( 1 i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人民币汇率(一 )绝对购买...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一个存在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市场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影响,结论认为,本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外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贬值。对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市场垄断程度关系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的结论。文章建议,可以通过拆分重组、发展民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引入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从而缓解部分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3.
林峰 《经济论坛》2014,(11):164-172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开放宏观经济学(NOEM)的两国模型,其中本国厂商采用LCP(Local Currency Pricing,当地货币定价)方式定价,而外国厂商采用PCP(Producer Currency Pricing,生产者货币定价)方式定价。在模型中,本国采取固定汇率制。文章通过求得模型的解析解,讨论了外国货币扩张、本币升值和主观贴现因子的变化这几种不同情况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汇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体现着货币的对外价值。它的变动除受外国货币变化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由本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决定。一国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顺差,则其货币汇率趋于升值;反之,如果经济停滞,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国际收支逆差,则其货币汇率趋于贬值。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不乏相似之处。两国分别以高科技技术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推动了本国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了国际收支的大额顺差,并与欧美贸易伙伴产生了严重的摩擦。为此,欧美等国强烈要求日元和人民币升值。为了化解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两国都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缓解本币升值压力;然而,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于是,日本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中国则采取容忍外汇储备持续积累态度,扩大货币供应。这两种做法导致了同样的后果:流动性过剩,且过剩的货币并未如愿地注入生产性领域,而是流入了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泡沫由此产生。泡沫经济使日本付出了十多年衰退的惨重代价,近年来再次依靠出口拉动才使得日本显示出复苏迹象;而中国则始终保持出口在GDP中的高比重。然而经验检验证实,出口依赖与流动性过剩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灵。本币的急速大幅度升值极易引起国内投资“空洞化”。而剧烈的汇率波动以及货币错配会使本国的海外资产面临更大风险,两者的共同结果造成本国“财富蒸发”,资产严重缩水,再要恢复国内消费则十分艰难。因此,要摆脱本币升值造成的恶性循环,必须顶住外部压力(欧美要求本币大幅度升值),让本国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要去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就是要避免本币急速升值和汇率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6.
稳定人民币汇率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汇率是货币资产的价格,讨论人民币稳定或升值问题逻辑上应分析决定人民币汇率供求的变化,而不是讨论人民币升值后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一国汇率由实质经济、金融经济和外汇市场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共同决定。在中国现有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决定于实质经济层面且在该层面的“估值”明显偏低,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但是,人民币汇率在金融经济层面的决定却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政策:基于货币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外汇市场压力的货币模型,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指数,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变化、中美相对经济增长率变化、中国利率水平变化与外汇市场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美国基础货币增长、美国利率水平变化等外生变量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发现中国中央银行国内信贷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现负向关系,而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利率水平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正向关系。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时,货币当局的反应是减少其净国内信贷,而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化则并不显著地反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关税、货币政策与中国实际均衡汇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加入WTO后 ,降低进口品关税等措施将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 ,同时开放经济下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也会改变均衡汇率水平。本文运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 ,探讨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关税税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改变、财政政策调整等措施对实际均衡汇率的长期效应。把货币引入生产函数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我们扩展了由Turnovsky提出的两商品资本积累模型 ,利用参数赋值(calibration)的方法进行了均衡状态下的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发现降低进口品关税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而政府增加税收 ,减少对贸易品的消费则有利于人民币的保值和升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国外实际利率水平下降 ,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降低都将引起人民币均衡汇率贬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内外部生产要素的多变量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实际产出的作用效应以及区域间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实际产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为-0.179,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的产出增长;与此同时,东、中、西和东北部四经济区域实际产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80、-0.080、-0.339和-0.115,人民币升值对四经济区域的实际产出均产生不利影响,但存在着显著差异,且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拉大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均出现了一些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而言至关重要。文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给我了目前我们应采取的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