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口形势决定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决策。中国因执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30年间少生了4亿人口,不仅有效扼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且为后来经济发展奇迹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该政策也累积了严重的负效应,给人口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如果继续推行该政策,生育率会持续下降,且再难以逆转,负效应会更加凸显。面对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趋势,中国当前应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同时,尽早把握时机,调整生育政策,在未来30年间,从允许生育二胎向鼓励生育二胎转变,从控制人口数量向提升人口质量转变,以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追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史,着重分析由极端"一胎化"转向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生育政策"的艰难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计划生育由原来政府向群众宣传、号召和提倡,快速转向了家庭按照政府指标来生育的强制生育制度,在此过程中,"一胎化"政策的产生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80年代初,中央提出了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生育政策以替代极端"一胎化"政策,但该政策直到90年代初期才在全国大多数省份推行。一项由党中央明确提出的重大政策,需要耗时十年才得到基本贯彻,这在新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无论是极端"一胎化"的快速产生,还是"女儿户"政策的缓慢推进,要理解生育政策史上这些重大问题,关键还在于理解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的特殊政治结构与变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学界和公众关于调整"一胎"生育管制政策的呼声日高。那么不同的人口政策到底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大小对家庭类型细分为12组,并引入动态CGE模型中,定量分析了不同人口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的影响。完善单独、推行二孩晚育政策下的基准情景的人均GDP水平最高;执行严厉计划生育政策的LOW情景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水平最低;完全放宽人口政策的HIGH情景,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承受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人均GDP水平不如基准情景。从人均GDP和环境压力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完善"单独"政策,适当推行"二孩晚育"的人口政策,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能适当减轻社会环境的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口普查和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支柱产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必须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分阶段放开一胎化生育政策,循序提高退休和领取养老保险年龄,同时制定与实施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产业规划,发展老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现行生育政策最初是在1982年中央11号文件中提出来的。它对于纠正从1978年开始提出并逐渐形成的“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偏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控制人口效果方面,现行生育政策对于抑制农村妇女的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调节和疏导我国第三次生育高峰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相反,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同广大农民的生育意愿之间的差距过大,在长期执行过程中一直在给农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迅速改变现行生育政策,彻底纠正“一胎化”生育政策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数次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用工荒"、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不断凸显,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今推行的"全面二孩"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形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人口调整政策,这固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然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力,才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化解养老危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一些国家在经历过强劲的经济增长后却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换言之,为什么曾经增长强劲的国家最后却停滞在一定的发展水平而无法继续增长?为什么成功赶超的经济体仅是有数的几个?本书开创性地使用专利数据分析研究了这些问题,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奥妙在于建立一个"短周期技术"的创新系统,并从公司、产业和国家等层面,证明了这些实现赶超的国家实际上选择了与领先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爱苗 《经济》2012,(9):64
德国"五贤人"(联邦政府经济顾问)之一的彼得.博芬格(Peter Bofinger)7月20日撰文称,"欧元区的新借债务总体上仍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其实欧元区不仅仅是新借债务远低于上述国家,就是债务余额也比上述国家低得多。这就由此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债务更多的美国和日本没有发生债务危机,而偏偏是新借债务和债务余额都较少的欧盟爆发了危机呢?危机爆发并持续发酵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并应对这场危机呢?  相似文献   

9.
2013年3季度以来,欧洲经济显示出企稳复苏迹象,这是否意味欧洲已摆脱债务危机的泥潭?困扰欧洲的深层次问题是否破解?欧债危机未来演变趋势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将产生何种影响?这些均是当下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欧洲"去工业化"下的资源错配、不彻底的"一体化"及人口老龄化三个层面分析困扰欧洲深层次问题的根源、逻辑及其未来演变的可能路径。进一步地,从欧洲与发展中国家联系、实体经济、国际资本流动及宏观调控政策四个维度,探讨了欧债危机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欧债危机治理、发展中国家舒缓冲击和防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凝霜 《财经研究》2021,47(12):4-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已建立了延迟退休制度,以对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支付危机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分别从人口、养老金收付、就业三个角度,对中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做了必要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重新提高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推行再工业化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再工业化政策?该文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和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情况,研究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些都启示中国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产业空心化和盲目的服务业化。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时代,呼唤"中国法律理想图景"问题乃是一个"问题束",它所隐含的至少有这样三个在逻辑上紧密相关的问题:第一,既作为观察者又作为参与者的中国社会科学或中国法学论者,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面对中国置身于其间的"全球化"?第二,为什么说建构当下中国法学或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性条件是我们对中国现实以及中国置身于其间的世界结构的"问题化"理论处理?第三,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为什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始终缺失对中国的实质性关注以及对中国"理想图景"的根本关注?在基本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后,作者强调:第一,以"世界结构"为观照,包括法律秩序在内的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必须服务于中国的文化身份和政治认同;第二,我们不仅不能将当下西方化的世界秩序模式作为"历史的终结",更应当利用中西文化资源,其是中国优秀的哲学文化传统为世界秩序的重构做出我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林栋 《发展研究》2013,(10):106-109
在市场经济驱动、制度政策改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为社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危机、传统伦理秩序的消解、社会风险因素增加、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城市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经济民主模式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社会管理创新应注意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统一,促进户籍制度的根本变革.要通过建构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对流动个体的“再嵌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长春市的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人口计生委的有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导向和发展方向,2004年顺利通过国家综合改革中期评估,初步形成了新机制的框架;2006年经省人口计生委验收,基本实现了人口管理法制化、村(居)民自治制度化、优质服务规范化、政策推动多元化、综合治理社会化;2008年,经市政府综合考核和群众评估,实现了人口计生基本国策意识普及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局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特色化、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性化和计划生育普惠政策公平化的新"五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海霞 《时代经贸》2013,(20):141-142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已建立了延迟退休制度,以对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支付危机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起'稞与发展,然后分别从人口、养老金收付、就业三个角度,对中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做了必要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美国发生的"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游行,还是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就业问题,无论是欧洲的罢工浪潮,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愈演愈烈的劳资矛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组织和很多国家采取的货币金融政策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积极效果,反而增加了失业率,加大了贫富差距,激化了很多社会矛盾。这引发我们的思考:国际货币金融政策对我国的劳工利益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货币金融政策的目标仅集中在刺激经济增长上是否有局限性呢?是否在货币金融政策制定时应该考虑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和谐呢?文章通过对次贷危机以后,国家货币金融政策与劳工利益的关系分析,提出货币金融政策制定时应该考虑劳工的利益的观点,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全世界是怎么样一个形象呢?全世界的媒体、政治家、老百姓,大家感觉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时期.有一个说法,世界上有三个金牌国家,大家可能知道就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为什么说他们是"金牌"呢?因为这是三个人口大国,经济起飞之后,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口红利"的最初含义入手,厘清了学术界对"人口红利"内涵的误读,对"第二人口红利"概念提出了质疑;从"人口红利"理论预期出发,分析了兑现"人口红利"成果的现实困境,区分了"抚养比"和"抚养负担","家庭抚养负担"和"国家抚养负担"等概念,提出了"谁的人口红利"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人口红利"的理性选择,指出在解决"三不占优势群体"就业方面国家的责任,否定了单纯为应对老龄化而调整人口政策的观点,给出了调整人口政策的5个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我们国家的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的发展、军事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方针框架,全社会非常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国家也正在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现在主要由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三个部门共同在制定方案。"一带一路"自古以来是中国与欧洲之间以及沿途陆地和海上的物质流动和贸易流通的路径。首先,"一带一路"的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本身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