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华清 《经济论坛》2003,(23):14-1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2001年末,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城镇人口为48064万人,城市化水平(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7.65%,比2000年年末提高1.56个百分点,基本上达到了1998年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8%)。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制定了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而城市的国际化将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发生转变,即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变成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的经济将迅速增长,从而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发展看,城市化水平高于40%的地…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现代产业向城市聚集的一个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地区转移、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的一个过程.它以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为典型表现,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加快云南城市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云南目前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由于社会文化和工业化发展滞后这两大原因的长期制约和影响,云南的城市化仍然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市化水平往往用城镇驻地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总人口(含辖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较少,因此,云南目前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据统计,1998年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为20.6%,低于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31.79%、新疆的30.89%、宁夏的26.83%、青海的24.44%,也低于1997年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的23.9%.与世界城市化水平50%相差甚远.可见,云南城市化在全国各省市区中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城市化步伐是皖东南区域经济再发展的迫切要来目前,宣城地区国民经济产值构成中,工农业之比达5:1左右,而城乡人口比率却长期凝固在1:6以下。这种格局证明了我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进程。表述农村城市化水平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个相对指标;二是城市人口总量,即城市规模,是个绝对指标。从相对指标看,行署所在地——地辖宣州市总人口8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市区具非农业户人口12.5万;在全市50万劳力资源中,在城镇工作的约8万,按第二口径计算的城镇化水平约15—16%。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世纪以来,城市化是世界性潮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更为迅猛。目前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平均超过70%,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人口比重不过30%左右,但从950~1980的三十年中,每十年城市人口的递增率都比发达国家高,显示了方兴未艾的势头。全世界实现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还低,尽管有2.1亿市镇人口(1982年),论绝对数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市镇人口只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尺度,而一个国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又是衡量该国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必然相应要求发展城市化。目前,我国应当大力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这是因为:①加快农村城市化是适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城市化已成为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而出现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强有力的发展趋势。19世纪初,全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3%左右,到80年代已达到42%。据联合国预测,本世纪末世界50%的人口将生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1985年的36.6%。与此同时,市镇人口的增长来源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本文试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人口自然增长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陈光普 《经济师》2013,(3):36-38
文章运用动态计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经济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长期中,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且为正向影响;在短期内,人均GDP和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比率的影响为反向的,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会越来越趋近于零;在城乡收入差距的未来预期波动中,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其次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且其影响越来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的影响最小。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GDP、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包括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多方面的内容,仅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单一指标难以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部内涵。文章从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角度出发,测度我国地级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发现,我国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距显著,城市在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其在综合得分和各分项指标上的得分都高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城市化质量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应废除"以大管小"的城市财政管理层级,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及其综合效益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综合体现。文章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人口城市化的指标,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经济城市化的指标,建成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空间城市化的指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社会城市化的指标,构建简捷而清晰的综合城市化指数的测算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新世纪以来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各省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索了亚洲“四小龙”和世界上其他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广州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尤其是就业比重。其重要因素是:在多国模型中,城市化水平高要求第三产业的高比重,而广州城市人口比重较大(非农人口占60.2%),以广州数据拟合的标准模式的第三产业比重就较高。因此,以国际平均水平为标准衡量,广州第三产业发展还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子龙 《时代经贸》2008,6(5):116-118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影响江西省城市化空间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它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源性.本研究从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非农业人口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人均GDP、非农产值比重、每万人在学校大学生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建成区面积、人均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城镇个数这9个指标来衡量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本文试图综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江西省城市化的地区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等行政因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高估的现象,表现在城镇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过高和城镇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较高。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城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改善城镇人口的就业结构,同时制定客观、合理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真正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实际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加速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生活的奇迹之一。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仅为总人口的13.6%,据有关专家推断,2000年这一比重已超过了55%。 1950年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1.2%,1960年达到19.6%,平均每年以接近1个百分点的增速提升。而此后20年不仅没有进展,甚至还略有倒退,到1980年这一指标仅为19.4%。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城市化进程稍有加快,但每年也只提升0.5%个百分点,按户籍统计,1999年城市人口比重仅为30.9%。目前我国城市化比率比工业化比率低50个百分点,比同等经济水平的国家低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国际通用的提法,最初于由西班牙人于1867年提出。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般衡量城市化水平通常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主要指标,但并不全面。因此,我国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城市化水平的测量标准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中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城市人口规模会增长1.15%;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则城市人口规模增长0.17%。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由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家庭及城市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而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度的人口压力下,中国农业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经济学家开出了“城市化”这一“良方”,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 1.“城市化”即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因而只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就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种观点的  相似文献   

18.
避免土地利用失控应纠正城市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农地被征为国家建设用地。社会上普遍认为,城市化必然要减少耕地。是否真的是这样呢?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如下: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是指,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务农的人不断转移到城市去从事非农产业,导致社会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人口增加要占用农地;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减少,又可以腾退出农村建设用地(见下图)。由于城市土地利用率高于农村,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大大低于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所以农村腾退出的土地要…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非农人口城市化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0—2008年江苏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逐次下降的空间格局;城市化速度总体上苏中快于苏南,苏南快于苏北;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朝均衡方向发展,处于中等城市化水平的区域逐渐增多;根据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江苏省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三国城市化与小城镇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欧洲三国城市化和小城镇管理的概况 英国、法国、德国三国同属欧洲经济发达国家。得益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天时地利,三国的城市化不仅起步较早,水平也较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英国早在1921年就已经达到77.2%,1998年则达到89%(1998年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法国和德国分别达到75%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