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公众法制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作为世界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的主要潮流,其合理化和有序化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污染型邻避设施具有较高的环境负外部性和成本效益不对称性,其公众参与问题和公众参与制度设计成为了当下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进行污染型邻避设施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初步识别和进一步筛选的前提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深入探究,揭示了关于外部环境、社会主体、项目决策、参与过程四个维度的25个关键因素,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公众参与的有关建议,以期为污染型邻避设施领域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筛选及公众参与的决策建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邻避设施,由于其会给所在区域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生命健康、 心理宁适以及经济收益带来负面影响,常常遭到当地公众的嫌恶甚至反对.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推进时期,邻避设施因其公共属性不可避免地被大量布设,由此而爆发的邻避冲突事件呈猛增态势.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建设日益加快的发展背景下,如何降低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邻避设施带来的邻避冲突,寻找邻避问题的化解之道,成为政府、企业、公众普遍关心的重要议题。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水处理设施是以生态补偿和改造的途径来化解邻避冲突的典型案例,文章通过对项目的前期协商、设计理念和改造方法的研究,总结了邻避设施改造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我国同类项目的建设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引发的"邻避"效应日渐凸显,环境利益补偿成为周边公众最重要的诉求之一。文章从探讨生态补偿内涵着手,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环境利益补偿现状和问题,建议拓展生态补偿内涵,将具有明显负外部环境效应的生活基础设施环境利益补偿纳入生态补偿范畴,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推动涉环保项目"邻避"风险防范与化解。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表达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维护公众利益、优化土地规划方案的手段,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越来越深受关注和重视。鉴于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不平衡、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的现状,文章从公众利益表达的培训机制和实现机制两方面架构了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利益表达机制,最后指出要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机制还需要规划的回应机制及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同步配套。  相似文献   

6.
一、创建有助于公众参与的社会、文化环境 公众的规划参与权归根结蒂就是一种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行使公民权的问题。所以要使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得到有效展开,首先要培养公民懂得去行使公民权和怎样有效行使公民权。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很多情形下的公众参与都是在政府推动和倡导下进行的,而不是有关组织和公民的自觉行动,因此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是我国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但是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这种形式使政府和公众身处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对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抉择的困境;二是公众实质参与权缺失的困境.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法律根源,当然也有解决此困境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可以反映公众的意愿,帮助决策者科学决策,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完善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信息公开、咨询专家意见、合理选择公众参与的时间、主体、方式等方面分析提高公众参与的途径,提出煤炭矿区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立、客观等传统形象的解构和社会建构性的确立瓦解了传统的专家话语独断模式。作为外行的公众被认为拥有经验等其他替代性知识,有能力参与决策,无差别的民主却伴随着邻避主义等问题,掩盖了深层缺失模型。在这种矛盾下,专家话语和公众话语需要沟通和共建。但这一方面需要正视知识传递中的默会知识等带来的隐形困难,另一方面需要重新审视公众的实质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谭笑 《开放时代》2014,(6):214-221
科学中立、客观等传统形象的解构和社会建构性的确立瓦解了传统的专家话语独断模式。作为外行的公众被认为拥有经验等其他替代性知识,有能力参与决策,无差别的民主却伴随着邻避主义等问题,掩盖了深层缺失模型。在这种矛盾下,专家话语和公众话语需要沟通和共建。但这一方面需要正视知识传递中的默会知识等带来的隐形困难,男一方面需要重新审视公众的实质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公平性、经济性等原则,应该从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完善法律、建立参与组织、理顺程序、监督落实等方面着手,建立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框架。同时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5G基站部署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可能面临较高的社会成本.公众对5G等新兴技术的态度呈现出除了积极和消极之外的复杂维度,公众的态度也影响着他们对5G基站部署的邻避倾向.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对987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1)公众对5G基站部署持有三类态度:积极(31.81%)、消极(26.24%)和矛盾(41.95%).(2)相比于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和矛盾态度受到了公众对5G基站风险的关注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影响.此外,公众前瞻倾向越强,越可能产生矛盾态度,反之则越可能产生消极态度.(3)相比于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和矛盾态度更可能产生邻避倾向,公众对邻避的空间感知高于时间感知.文章研究在理论上检验了我国公众对新兴技术的态度类型,为将来5G基站部署工作的风险沟通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借鉴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必要性,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在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初步成果.最后得出公众参与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初步探索--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哲远  沈晓春 《经济地理》2005,25(4):551-556
公众参与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环节,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中加合作试点单位浙江省嘉善县为例,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作为规划的切入点,采用“头脑风暴法”,分七个步骤讨论了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公众采用“100美元”意向投资的方法,确定嘉善县的五项规划主题: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水和空气受污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农地保护政策缺乏弹性,并有针对地提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的不确定性来源、特点及其对决策的影响基础上,提出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的不确定主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要素的不确定和社会经济环境信息的不确定引起的,这些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传递性、累积性,对决策会产生较大的干扰,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多方协作的方式以及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等方法来降低不碇定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公众参与对于涉核建设项目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涉核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的三个维度:知识和专业、开放和诚实、关注和关心,梳理了我国涉核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缺失的典型案例,剖析了涉核建设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与障碍,最后针对公众参与的三个维度提出破解涉核建设项目公众参与困境的对策:构建信息传递体系、信任互惠体系和情绪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规划实践中,我们通过创新思考,制定了各种规划方案,还提出公众参与规划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在文章中均有论述,最后希望能为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准确、理性地认识工业化、城市化时期出现的邻避现象是政府正确应对复杂局面,协调不同利益关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前提。国外对邻避现象的研究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则刚刚兴起。在参阅国内外邻避现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邻避现象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并对国内研究中尚不完善方面进行反思,以期进一步加深对邻避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艳玲 《开放时代》2009,(12):102-114
中国城市社会正面临着两大制度变迁挑战,其一是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弱化,其二是伴随着单位制式微而掀起的社区运动,在这两个向度的影响下,城市公共问题及其引发的冲突也越来越多,比如邻避)中突。论文以美景花园反变电站事件为例,运用“动员能力与反动员能力共时态生产”框架,分析并解释了中国式邻避冲突相区别于其他国家(地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邻避抗议层级螺旋式提升;邻避行动议题难以拓展;邻避冲突双方无法达成妥协。涉及具体利益诉求的邻避冲突的存在是当代中国城市中的常态,因此重要的问题不是有无冲突,而是能否把这些冲突纳入制度化途径,即建构一种基于“制度缓解”的、恰当的邻避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化解环境社会风险已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以成功复建的杭州九峰、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通过动力学视角对其进行剖析,以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静态与线性等弊端,寻求"邻避"困境的根治之道。研究发现,改变系统的动力学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到文中案例,以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打破系统的封闭性,以贴心宣教与诚恳承诺改变系统的反馈环路,以分离问题与极化思想、树立正面典型、增强思想和情感共识、强化外部干预等恢复系统的多维性,以合理补偿、选择优质企业创造或激活潜在的正性吸引子等皆是促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破"到"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