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2000—2010年沪深两市因违规受到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处罚公告前监管部门的查处及时性、处罚公告前后高管被迫离职、处罚公告时的市场反应三个维度,深入考察政治关联是否影响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有效性。研究发现:(1)监管部门对政治关联公司的违规查处存在时滞效应,其惩处周期显著长于无政治关联公司;(2)在处罚公告前一年和后一年,政治关联公司高管的被迫离职率均显著低于无政治关联公司;(3)违规处罚公告时,政治关联公司的负向市场反应大于非政治关联公司,且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样本里。这说明,政治关联会削弱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且"违规查处及时性"和"高管变更"是两种重要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讨论了证券执法对外部投资者保护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加大处罚力度可以对上市公司内部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但是,我们对2001~2003年间受到处罚公司A股收益率的事件分析表明,在处罚公告日前后投资者遭受了非正常损失.对这一结果的可能解释,一是证券执法尚未对潜在违法违规者起到真正的威慑作用;二是我国现行证券法规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受害的投资者得不到充分补偿.因此,加大证券违法处罚力度、明确证券违法的民事责任应该成为证券法修改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影响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收集了1992年5月以来国家颁布的关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以1990—2003年深沪两市的A股股票为样本,分别检验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上市时(IPO时)股权集中度和上市后股权集中度与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股权集中度的下降不完全是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结果,IPO发行制度的演变、与股权集中度相关的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立法相对较少、政府对国有股权转让的严格管理、非国有控股公司在保持实际控制权的条件下减少控股比例以获取自身利益,也可能导致股权集中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巴曙松 《经济月刊》2013,(12):13-13
当前中国中小投资者保护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民事救济保护不畅,刑事执法保护面临挑战,而行政监管保护存在不少扭曲而急需矫正的问题,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中国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当前市场结构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当前需要从突出矛盾入手,通过疏通民事救济渠道,加强刑事执法保护,厘清行政监管保护方式、分清监管者与市场的权利界限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共同构建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法规体系与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历史实践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77,自引:5,他引:77  
本文实证检验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问题。检验结果发现 ,在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不同阶段 ,首次公开发行 (IPOs)的初始收益率存在显著的差别 ,说明在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不同阶段里 ,中小投资者的市场保护意识不同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小投资者得到法律保护较好的阶段 ,其对市场保护的依赖性较低 ,即所要求的IPOs的初始收益率较高。反之 ,在法律保护不健全的情况下 ,中小投资者往往首先寻求市场保护。随着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逐步完善 ,中小投资者对市场保护的依赖性会逐步减少。随着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从初始阶段进入发展与完善阶段之后 ,IPOs的初始收益率会有所降低。本文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支持了LaPorta等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的有效保护对证券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离不开法律的基础保障作用,同时从国际经验上看,市场主导型的判例法系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更高.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法律保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保护框架.但是由于行政司法错位、司法价值取向背离、执法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目前投资者保护法律机制中的民事诉讼赔偿机制无法发挥更好的作用.只有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诉讼机制,才能为投资者保护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笔者借鉴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政府干预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有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但政府干预会弱化这种改善的效果。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进一步完善投资者法律保护体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通过改善外部制度环境来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影响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年行  吴世农 《经济学》2006,5(3):893-922
本文收集了1992年5月以来国家颁布的关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以1990--2003年深沪两市的A股股票为样本,分别检验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上市时(IPO时)股权集中度和上市后股权集中度与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股权集中度的下降不完全是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结果,IPO发行制度的演变、与股权集中度相关的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立法相对较少、政府对国有股权转让的严格管理、非国有控股公司在保持实际控制权的条件下减少控股比例以获取自身利益,也可能导致股权集中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非常重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为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目标,把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作为制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并具体落实在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中。从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得不到有效保护,个人投资者权益受到各方面的侵犯,其中来自上市公司中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的侵犯现象尤其普通。由于现行相关法规存在漏洞,很多来自大股东的侵权行为在程序上并没有违法违规,也就难以避免。因此,为了杜绝或减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个人投资者的侵权现象,除了要依赖现有制度体系严格执法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以下的制度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2004-2014年受到证监会信用监管的保荐人为研究样本,从"信用监管"角度研究监管机构对保荐人违规惩罚力度的选择性执行行为。研究发现:(1)在证券市场低迷时,证监会唯恐打击市场信心而较少地重罚违规保荐人,但在证券市场比较活跃时为了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证监会会选择加大惩戒力度;(2)有政治关系的保荐人相比没有政治关系的保荐人受到的处罚更轻且逃避处罚的时间更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违规保荐人所在的保荐机构的未来市场份额与其处罚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所受处罚越重,其未来市场份额越小。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阐述投资者法律保护对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的影响,搭建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比较了大陆、香港、美国三个不同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即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有利于形成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关联交易行为;投资者法律保护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强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累计超常收益法,利用1997年~2003年间的样本,实证研究了国内流通股市场对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反应。结果表明:从上市公司发布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前2~3个月开始,目标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累计平均超常收益就显著上升;而国有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大于民营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通过相关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目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规模、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变量对累计超常收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引发了不小的市场反应,也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来检验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行为所引发的市场反应。研究证明,云南省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公告都给市场带来了整体上的负面效应,且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增发再融资。该研究力图能为公司管理层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合理预测公告后公司股价的变动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再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斐 《时代经贸》2011,(2):169-170
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水平对一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中小投资者法律权益主要包括:股东知情权、股东对公司事务监督权、股东分红权以及股东诉权。应当注重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独立高效的证券司法体系,建立专门的中小投资者保护组织,提高政府监管效率,以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社会信任对中国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所导致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社会信任度高的地区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违规的比率;在控制公司内部治理和法律执行效率因素后,社会信任与企业违规比率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并没有改变。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企业失信行为,投资者的预先期望会出现断崖式垮塌,使得社会信任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丧失,即当企业宣告违规时,在社会信任度高的地区其股票会出现更大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而推动中小股东司法救济实践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答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中小股东司法救济实践这一重要问题,文章考察了中小股东发起股东诉讼是否以及如何引起投资者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中小股东诉讼的反应显著为负。区分案件类型显示,市场对证券虚假陈述和共同诉讼案件的反应为负。对于案件特征,当涉案金额和人数较多以及获得投服中心诉讼支持时,市场反应更加负面。对于公司特征,市场反应在违法违规风险较高、投资者保护意识较差、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较好的公司中更加负面。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证券法》审议通过后,中小股东诉讼各项特征的市场反应更加敏感,说明加强资本市场法律基础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小股东诉讼的震慑效应。此外,市场反应越负面预示中小股东获得胜诉裁决的可能性越大。文章研究表明,中小股东诉讼具有事后司法追责的震慑效应,但其信息含量依赖于法律基础的夯实,这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金融监管和规范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笔者基于法与经济学的视角.构建模型研究了中国转轨期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法律制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在法制不完善时.政治关联可保护民营企业产权,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法律保护水平与民企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提高法律保护水平会带来民企和投资者双赢局面;而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是譬代关系,法制的完善会降低政治关联的作用.研究结果为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本文以1993年至2001年之间我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深入考察我国证券市场不同历史阶段里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实践中,随着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措施的加强,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出现一个逐步递减的过程现象;在控制公司特征和宏观经济变量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纯  吴明明 《财经研究》2015,(12):72-83
文章检验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媒体跟踪报道的信息解释和信息挖掘作用.文章首先运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度量了中国财经媒体对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跟踪报道的信息挖掘和信息解释程度,并检验了两者的市场反应.结果显示,媒体跟踪报道的信息解释比信息挖掘更广泛地影响了A股市场投资者,从而导致了更加明显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跟踪报道的及时性整体较高,并且市场对媒体负面报道内容(而不是正面报道内容)的及时性存在增量反应.这表明媒体普遍会选择主要体现其信息解释角色的快速报道方式,并且投资者认同媒体负面报道内容的及时性追求.上述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媒体主要通过信息解释角色而不是信息挖掘角色来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即媒体通过及时、较容易理解的信息报道来广泛影响A股市场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分析,本文构建监管模型提出一个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分析框架。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约束都是维护证券市场健康运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方式,而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制度安排应该依据制度环境在信息披露成本和流动性约束成本之间权衡。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的差异,信息披露成本和流动性约束成本之间的替代成本并不一样,导致制度安排的可能性边界存在差异。同时,制度可能性边界的位置还受到该国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