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土地有序利用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县区为基本单元,从土地资源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关联指数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格局分析,采用两者耦合研究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了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值具有较强的集中与分异特征,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互斥性,社会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市辖区和邻近郊县,部分地级市的中心市区也相对较高,资源环境热点区域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的东北和西南,结合两者的空间耦合特征,将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划分为5个类型区,并对每一个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土地利用结构,结合平昌县的区域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平昌县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1.土地供给与人口增长矛盾日益尖锐;2.土地的质量尤其是耕地质量严重下降;3.中低产田未得到充分改造;4.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偏低;5.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平昌县土地利用实际情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优化平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促进其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从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入手,分析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根据其时间与空间动态特征,运用最优线性规划模型预测并优化配置2000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综合效益与可行性双重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宋鸿  龙丹  柯尊礼 《当代经济》2009,(22):102-103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针对城市圈内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现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治华 《经济论坛》2010,(1):102-104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海岛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载体。特别是在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海岛的开发利用被认为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海岛地区普遍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受损、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等目标,是解决此类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舟山为例,系统分析了海岛地区资源环境和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土地规划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由此引导舟山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海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围海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学规划模型在新围海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在模型分析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择浙江沿海新围海涂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当地滩涂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开发需要,应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模型,对规划范围内新围海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论:应用数学模型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可行的。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实现定性、定量和定位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李启  胡炜 《时代经贸》2007,5(12):130-131
中原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矿产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努力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体系,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黄珂  张安录  张雄 《经济地理》2014,(11):74-80
采用三阶段DEA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中国17个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作用,提出优化配置方案。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但城市群间差异较大;环境因素对效率影响显著,拥有高新科技、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对农地城市流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合理;剔除环境和随机影响因素后,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由技术效率变为规模效率,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城市群数量变多。政府应加强城市群间联系与交流,推广和运用节能环保技术,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注重城市用地内涵挖潜,抑制城市土地过度扩张,从而提高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9.
海西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两个重要方面。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评价海西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海西城市群及区内20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晰土地投入产出情况。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和结构调整建议。结果表明:1海西城市群整体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比较均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内城市土地类型分布的均衡度降低,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分布最不均衡,居住用地最均衡。22003—2012年海西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有一半的年份非DEA有效,区域总体上处于城市土地利用报酬递增阶段。3海西城市群中位于南部和北部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中部地区,区内85%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非DEA有效,这些城市存在土地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共存的困境,土地产出不足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李启  胡炜 《时代经贸》2007,5(12X):130-131
中原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矿产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努力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地区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体系,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土地供给与需求,目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供给和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之间寻找平衡,以促进城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Optimized l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is important for economic growth because land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l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has ha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fluence since the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both the seconda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of China's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anel data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invested capital, invested labor jorces and the land market-jeatured management of the above-mentioned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9-2005. and examine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on regional economic output,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urban economic output i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market-featured management, since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of those regions approximates 14. 7%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rban land market run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9-2005.  相似文献   

14.
张静  邓大胜 《技术经济》2021,40(3):108-118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人才政策,政策重点从以往的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转向形成覆盖高层次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甚至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顶天立地"人才政策体系,以形成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规模优势.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规范和制度,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等范围较窄的统计指标进行替代,难以适应国家和地区人才宏观管理需要.因此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科技人力资源内涵界定,探索提出适应我国基础统计资料现状的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测算方法,测算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和结构,认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仍呈现东部高度集聚,中、西部规模较小的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创新活力、文化教育和居住环境是核心层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但范围更广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地区薪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和生活成本不相关;高技术产业规模、文化教育水平是东、中、西部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东部地区受到地区薪酬水平、创新活力和生活成本影响更显著,西部地区则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继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中、西部地区重视打造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平台,逐步减少政策对人才流动的直接干预,通过科技力量布局倾斜间接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1年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而滞后一期的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服务业集聚的“拥塞效应”和“集聚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第二,服务业集聚与人均GDP之间交叉相乘项不利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该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三,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均有利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另外,本文分区域研究了东、中、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环节,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产业优化能够推动两个城市之间资源优化,促进中原城市群向纵深发展。但郑汴一体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产业低级化程度明显和高级化推动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试图从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高级化的角度,通过放开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促进金融深化和自由化来为郑汴一体化的产业优化和聚集提供金融支持,促进郑汴一体化的区域产业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城市集聚力为标准,构建了最优土地财政规模模型,同时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土地财政规模,使得城市集聚力达到最大,这一最优规模与消费者工业品支出份额、住房边际成本增速、贸易成本、土地财政使用效率正相关,与工业品消费替代弹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区耕地预警系统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彭补拙  魏金俤  张燕 《经济地理》2001,21(6):714-718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城市边缘区作为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的过渡地带,耕地与其它建设用地矛盾极为尖锐。本文将有关经济,环境预警的基本方法引入耕地预警研究中,运用统计法与模型法对城市边缘区耕地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将其应用于对温州边缘区耕地数量变化的预警。  相似文献   

19.
钱文荣 《经济地理》2001,21(4):456-460
通过对建国后的历史考察,认为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消长演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而这种演变始终未能有效地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由于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都是不完善的,因此,机制的“选择”应该是“以哪种机制为主”的选择。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应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机制也能发挥特种重要的作用,但必须采取措施来弥补政府缺陷。  相似文献   

20.
要素市场配置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乡要素市场人为分割情况下,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受到限制,要素的这种错误配置导致了较低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得城乡间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无法发挥作用。通过选取一定的统计指标,对1990-2011年我国城乡要素收入进行分解,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要素市场配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应采取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合理配置,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