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衣凌教授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主要开创者,杰出的明清史学家.傅先生毕生的学术贡献,主要就在于他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工作,力图通过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2.
序 傅衣凌教授是我国当代知名的老一辈历史学家之一,他在史坛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论著宏富、影响深远。他的著作,如《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1944)、《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1956)、《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1957)、《明清农村社会经济》(1961)、《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982)等,启发和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和日本、美国许多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的学者。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发凡起例,反响不绝,由附庸而成大国,形成一个流派,对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年是傅衣凌教授治史五十周年,为了表示后学对他的衷心祝贺和崇高敬意,同时向海内外学术界全面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我从他已经出版的著作和尚待定稿问世的专著《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论明清时代的土地关系》之外的大量文稿中,选编了这部集子。所收文章共三十篇,起于一九三四年,止于一九八四年,定名为《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 傅衣凌教授对历史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开创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这个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以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为特征,从考察社会结构的总前提出发,探求经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本刊创始人傅衣凌教授诞辰 90周年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中国明史学会联合举办“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 ,以纪念这位为明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前辈学人。本刊自今年第 4期开始 ,将陆续刊登在这次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的论文。我们愿以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献祭给傅衣凌教授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4.
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傅衣凌先生是我国江南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他脍炙人口的名作《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人资本》以及一系列专题论文,为我国的江南经济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下,经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史研究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显学”。作为傅先生的弟子,我有幸亲承教泽,蒙他老人家耳提面命,专攻明清江南经济史。今值傅先生八秩诞辰将届之际,谨藉此文表达对先师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本刊创始人傅衣凌教授诞辰八十周年和逝世三周年,为纪念傅衣凌教授对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特辟本期为傅衣凌学术纪念专号,邀请傅衣凌教授生前的部分友好和学生撰写论文,以表达我们对傅衣凌教授的崇敬和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重要奠基人傅衣凌教授诞辰100周年,学生们为了纪念傅衣凌教授的学术贡献,以及感戴他老人家的培育之恩,组织编辑了《相聚休休亭——傅衣凌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一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元月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从创刊至今,出版了一百期。作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兴办的学术期刊,迎来了二十五岁生日。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壮大发展的二十五年,前辈学者在本刊留下了鸿篇巨制,现今驰骋史坛的少壮名家在本刊留下了成长的印痕。这一百期,承载了一段学术史,留下了可贵的群体记忆。1980年,在厦门大学举办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研讨会前后,傅衣凌教授就酝酿筹办一份中国社会经济史期刊。当时对创办这份杂志是存在争议的。经过一年的沟通,才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曾鸣同志的大力协调下,顺利达成共识,并获得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省…  相似文献   

8.
本刊创办人、名誉主编傅衣凌教授,在与病魔搏斗了四年之后,于1988年5月14日18时15分与世长辞,享年78岁。 傅衣凌教授,原名家麟,191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小康之家。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35年东渡日本,进法政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1937年回国后,从事农村经济史的研究。1941年起,历任协和大学、福建学院、省立师专等校副教授、教授,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文史组组长,在各高等院校讲授中国经济史、中国政治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近代史、日本史。五十年代后,回母校厦门大学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他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刊登了日本学者滨岛敦俊先生的《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一文(以下简称滨文)。滨文对清代市镇城隍庙的发展详加考察,以揭示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兴起与农民信仰变迁间的关系。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笔者阅读了滨文后得益甚多,然尚有一些疑问,特撰此文,以作补证。一、关于镇城隍庙产生的根源滨文认为“本来只有县级以上才有的城隍庙,发展到下层的聚落,其根源是这一地区的商业化和在这基础上的市镇——小城市的发展。”“城隍庙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江南农村在宗教上对这…  相似文献   

10.
《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是傅衣凌先生继《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之后的又一个论文集。这本文集辑入作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近年来所写的有关明清农村问题的论文六篇。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次编印出版时,对于抗日战争期间所写各篇的某些错误提法,已“作了自我批判”。傅衣凌先生在这本集子中,对明清农村经济史上的不少问题提出了很值得参考的意见。《明清之际的“奴变”和佃农解放运动》及《明清时代福建佃农风潮考证》两篇文章,把明末清初的“奴变”和佃农斗争分作江南、湖广和闽赣粤浙等三个地区,指出江南地区“主要以奴仆为主,并有佃户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参加”;湖广地区“以奴仆起义作为运动的中坚”;而闽赣粤浙各省,则“以佃农为主,而有奴仆的参加”  相似文献   

11.
“最低生存水准”与“人口压力”质疑──对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两个基本概念的再思考李伯重“最低生存水准”和“人口压力”,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两个基本概念。之所以称它们为一基本概念”,乃是因为我们对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的许多重要见解,实际上都是...  相似文献   

12.
<正>在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传统中,厦门大学是极具特色的一方重镇,与中山大学的社会经济史传统并称双姝,但又各有特点,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共识。厦大的这个传统是傅衣凌先生开启的,而杨国桢先生则是其身后重要的承上启下者。关于东南数省的地理特征,民间有个说法,浙江和广东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而福建更甚,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因此,研究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史,离不开对山区、沿海,甚至海洋的重视。傅衣凌先生特别重视山区的研究,他曾认为中国农业中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奢侈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现象。现代经济中,奢侈这一概念有着明确的内涵,但这很少反映在中国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之中。学者们对于奢侈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深刻影响,也就很难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奢侈现象的实质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做出科学分析。现代经济学奢侈概念的形成以及对奢侈的社会经济影响的认识,也有一个去道德化的过程,而在中国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界,这一过程仍未实现。  相似文献   

14.
1998年4月30日北京商学院科研处和厦门大学历史系在首都联合举行纪念傅衣凌教授逝世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商学院的部分学者和国家文物局、国家教育部、光明日报的有关专家出席了座谈会.九十高龄的著名学者李文治教授给会议寄来了怀念傅衣凌教授的诗:学海文山万里程,盘涉艰苦勤奋争。学风严谨多创见,一代宗师永留名。他表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这次座谈会而遗憾.北京商学院院长王根铁教授首先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傅衣凌教…  相似文献   

15.
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读《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王日根明清社会经济史在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堪称热门,过去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都是围绕明清社会经济史展开的。而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又以江南区域的社会经济史为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于1982年5月创刊,当年出版3期,刊物创办者为我国著名的社会经济史学家傅衣凌先生,他也是首任的刊物主编。自1985年起,杨国桢教授担任主编,一直至今。①刊物现已走过了30个春秋,为我国历史学重要领域之一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今天我们重读《发刊词》,颇能领略到30年前傅衣凌先生、杨国桢教授创办这份刊物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江南经济史的研究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史学家们的研究并非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事实中把握各种关系和结构 ,抽绎出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 ,而是为了使自己的研究符合某重意识形态或理论 ,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历史现象进行削足适履式的解释。在经济史领域无论是别有用心的“西方中心论”、“冲击———反应”说 ,还是在中国经济史坛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 ,其最终结果仍然是西方经验的大杂烩。近年来 ,学界已注意反思并纠正这个问题。史学家们开始有意识的回避对经济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抽象 ,而是更倾向于实证。但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一、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科际整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同分类科学间方法、资料上的相互借鉴、学习,乃至相邻学科间的相互整合,仍是当今人文社会各学科挖掘学术潜力、开创新风气的主要途径。傅衣凌先生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超乎传统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将社会史作为考察经济史问题的重要机制,将社会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比较研究方法引入历史学,将契约文书等传统史学所不致意的材料运用于学术研究。独辟蹊径,给传统学术吹送了一阵可蔚的新风,“发凡起例,反响不绝,由附庸变大国,形成一个流派,对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傅衣凌先生的新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已于一九八二年六月由人民出版社刊行面世.这本三十三万四千字的著作,选辑了作者四十年来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的论文共二十九篇,按专题性质和时代前后并参照写作年代排列,分为五卷:卷一,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卷二,农业、手工业;卷三,商业、贸易与市镇;卷四,财政、金融;卷五,阶级、阶级斗争.这本新书,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对明清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在四十年间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学术研究演变过程.初读之后,受益匪浅,这儿试略谈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明清史研究上出现政治史和经济史有机结合、互动互补的新尝试.韦庆远教授的《明清史辨析》和郑克晟教授的《明代战争探原》,都是通过这两门专门史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从而对明清社会经济史的某些重变课题提出新的解释,作出富有启迪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