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20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建立气候变化研发跨部门协调机制、部署气候变化跨部门研发计划、实施清洁能源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对外气候合作与援助、加大气候变化研发投入等方式,全面支撑其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具体实践。这些做法在美国颇见成效,可供我国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资金机制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适应行动的关键。由于发达国家缺乏履行公约义务的政治诚意,长期以来在资金问题上同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艰苦的斗争。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气候融资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渠道分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完善与规划气候融资整体框架,充分认识和利用政府作用和市场手段、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并引导资金在减缓和适应两个领域平衡投入,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表现特征,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从明确国家责任、制定应对方案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规划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核查表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的26个典型区域规划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区域规划现状提出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我国区域规划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区域规划对减缓气候变化主题的关注度更高,减缓气候变化主题中交通、能源和建筑成为关注重点,适应气候变化主题中洪水和绿化主题是关注重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应确定一个评估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框架和标准。在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温室气体排放重点领域规划实施减排措施。制定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在洪水、水资源等重点领域规划实施适应气候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生产系统。研究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治理问题,解析农业脆弱性的生成机制、探索降低脆弱性的制度化途径、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是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的系统。对农业气候脆弱性治理的研究经过了从单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直观评价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融合互补研究的过程。农业脆弱性的治理除了政府实施直接激励政策或约束机制外,转变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调动农村微观主体和社区组织资源的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俄罗斯的影响,以及俄罗斯采取的减缓和适应举措,分析研究了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双边合作领域等,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总结国际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城市科学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制度、规划、措施等角度,分析总结了伦敦、鹿特丹、温哥华三个城市的适应气候变化经验。城市适应战略的成功要素主要包括:确立政府在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机构;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本地特征的适应行动和措施;对适应规划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结合我国实际,文章总结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密切相关的全球性热点。澳大利亚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然而,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落后于整体发达国家。自2006年开始,以《地方政府气候变化适应行动》的出台为标志,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文章对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背景和举措以及澳大利亚环境和水资源部出台的《地方政府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报告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结合该报告观点及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作用,即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保障者。根据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共产品属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即财政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和物质保障,应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既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 区,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纵观世界上多个国家气候 变化应对历程发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 先行者与探索者。而面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中国国家公园 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缺乏系统的应对战略。选取国家公园 气候变化应对开展较早、体系完善及具有特色的6个国家和地 区,梳理其战略、政策与实践经验,从科研、减缓、适应和 教育4个方面总结其应对途径,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气候变化 应对的4条路径:充分凝结共识,鼓励多方参与;夯实科研基 础,形成前沿基地;战略规划指导,分级分区落实;适应减缓 并重,提升气候能力。  相似文献   

11.
《巴黎协定》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都将碳汇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草原碳汇开发管理在气候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彰显。鉴于草原碳汇协同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多主体、跨区域性强的特点,论文选取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央、地方两级政府作为博弈主体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跨区域草原碳汇协同管理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参与成本、环境收益以及经济效益情况,中央政府的监管实施成本、罚金额度以及生态补偿力度,都会影响中央、地方两级政府草原碳汇管理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推进跨区域草原碳汇协同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草原碳汇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适应气候变化是更为现实的重要选择,而减少或消除适应气候变化障碍是适应过程的关键。适应气候变化障碍是指在挖掘适应气候变化潜力的过程中,通过政策、计划或措施能够消除或减少的约束。文章在阐述适应气候变化障碍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国内外对适应气候变化障碍及其适应对策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社会生态系统诊断框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强调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发展规划中,兼顾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以减少适应成本和适应障碍。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是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自然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显著改变的周期性现象和长期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认识上的局限性,给制定主动应对措施和政策带来风险。文章在梳理我国西部地区现有气候变化适应性选择,包括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林业发展、水资源紧张、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础上,制定应对措施所需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在技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的现状,引入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技术政策需求分析模型;并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在综述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列表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需求,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顺利实现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规律和体制机制背景等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急需转型。应按照"政策制定依据—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明确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向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政策制定依据由幼稚产业扶持论调整为市场失灵理论,政策作用对象由单一企业转变为产业发展平台,政策实施机制由项目为主的政府—市场线性关系转型为政府、市场和参与各方多元互动的新机制。在具体工作层面,要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和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于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6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推动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成果。11月8日,“研讨会“发表了《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北京宣言(简称〈北京宣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宣言指出,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前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为努力避免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加强国际合作的需求空前紧迫。宣言表示,必须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和消除贫困的努力中,应对气候变化。宣言强调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认为需要加快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宣言同时强调技术转让的重要性,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相关能力建设。北京宣言还强调,应致力于消除政策、知识、体制、资金和法律方面的障碍,创设激励机制,以促进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有效转让与推广。宣言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需要更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曾是最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始终认为气候变化是"中国的骗局",反对气候变化研究,其提交国会的2018财年预算,试图大幅削减13个部门涉及气候变化与环境及其相关领域的预算。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联邦对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的资金支持将导致美国气候与环境研究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对美国气候与环境领域的能力建设、观测与建模、适应与评估、科研队伍建设和国际承诺履行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此,我国可加强相关领域研发投入、扩大对美国合作并积极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7,(8):33-48
本文在理论阐述政府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依赖条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产业政策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及机制。本文创新地利用产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产业政策予以定量识别,结合省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中的驱动作用,并考察产业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协同互补效应以及政府能力在产业政策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作用高度依赖于地方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对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作用还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力。上述发现表明,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的各级政府能够发挥发展型政府角色,在顺应市场深化和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借助政府能力与政策工具,合理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 护地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 感区域,但中国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均还较薄弱,亟须借鉴域外 经验。系统梳理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气候变化对自然、文 化和社区的影响,概述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气候变化应对 行动,指出情景规划是重要的气候变化应对工具。总结了美 国国家公园在气候变化中开展情景规划的流程,提炼其规划特 征,并以魔鬼塔国家纪念区为案例,详析其情景规划实践过 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国家公园及体制试点区可能面临 的气候变化风险,对比了情景规划与传统规划的区别,明确目 前推广条件的欠缺,指出应逐步推广情景规划,并从实现科研 储备、奠定实践基础、建立规划体系三方面提出可能的路径, 对中国开展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具 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和机制创新,初步构建了一套既立足于中国国情、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又与国际接轨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框架。其中,加强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吸引海外资金的投人,积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在这方面,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台和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