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危机管理—我国企业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四龙  周祖城 《技术经济》2001,20(12):38-40
在我国,近几年出现的知名的企业危机除“三株风波”之外,还有万家乐的“中原事件”、“巨人危机”、“济南七商场罢售长虹”事件、“伟哥风波”、“爱多危机”等等。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无时不在凯觎着中国企业,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照目前趋势看,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我国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遭遇危机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于是,以防范和化解危机为主要内容的危机管理这样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便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中国企业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处于一个多变的市场环境之中,企业经营随时可能受到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而引发财务危机。如何认识、防范及应采取什么措施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和补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有克服了坠入多元化的陷阱,盲目资本扩张,耗费巨资搞虚假广告宣传,信誉危机,不自量力地跨国远征,不切实际地高樊世界500强,只重视“策略谋划”而不重视“战略谋划”,忽视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重用,放松对“枪打出头鸟”和“造神运动”等不良社会环境的防范,家族或家族式的企业管理等“十大忌”的困扰,中国民企才能有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论新形势下的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祎品 《经济师》2005,(9):154-154,156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世界,危机可能随时发生,并对一个企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文章从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危机的特点为出发点,提出了一套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完整体系。企业有危机并不可怕,在危机管理中除了要做好危机前的预测防范工作外,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在危机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将危机变为转机。  相似文献   

5.
李嵱 《经济改革》2010,(4):23-26
“每个人都是教授,每个人都是一个学院,我们向自然学习,向大地学习,把学院放在山上,让大家上山来学习。”在《鲁豫有约》节目的最后,“退学网”的创始人洪峰谈起诗人苏非舒在山上办的物学院。鲁豫颇有兴味昧地问:山在哪儿?洪峰回答:在西安南40公里的终南山,所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南山。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1,(16):90-93
嫁给默多克的邓文迪,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富有女人,拥有“一个传奇的中国女人”之誉。但是,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她只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掘金娘子,不知用什么妖术驯服了老眼昏花的默多克;在自己同胞眼里,她也绝不是什么为国争光的英雄。她太不符合东方女性的价值观。 尽管邓文迪的自我评价是,“在家人和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总是随时伸出援助的双手”,但大多数人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她在关键时刻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然而,在7月19日英国议会针对《世界新闻报》“窃听门”召开的听证会上,邓文迪却实打实地展示了一回她那“援助的双手”。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很多企业出现了品牌危机,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防范品牌危机的发生、并通过有效手段处理已发生的品牌危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品牌危机的防范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旗”系列合同训练演习是美空军众多演习中的“明珠”,其基本目的是通过酷似实战条件下的训练,提高美空军的作战能力。按演习的规模和内容,“旗”系列演习主要分为“红旗”、“蓝旗”、“绿旗”、“黑旗”、“枫树旗”、“铜旗”、“方格旗”等。同时,美空军还经常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旗”演习.如为提高海湾危机中的处置能力组织的“沙漠旗”;为提高夜战能力组织的“夜旗”等。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无信、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因此,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也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用,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我会站在上述这两种之间无所适从。因为关于中国人的信用问题,无论从正反两方面都可以举出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疑云重重的中国人中国,自古就有“信义之邦”之美誉,中国视信义为面子,为命根子。…  相似文献   

10.
张清 《新经济》2005,(4):84-87
竞争时代危机四伏 一个企业的生命就象人的生命一样,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显得越来越脆弱,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死亡的威胁。目前,许多曾红极一时的企业相继出现危机,由于各种原因在商战中纷纷落马,曾有人用“危机猛如虎”来形容危机对企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的安全、高效结算是现代金融市场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目前全球证券市场正经历着快速增长、深刻的技术和结构性变化,但与此同时,全球证券市场也在经受着各种因素的冲击,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变化或冲击都将构成对市场功能进行彻底的重新检验的基础。对我国而言,伴随着2006年前证券市场指数的不断下跌,作为证券市场流动资金的”心脏”,我国证券登记结算体系所潜藏的风险正在不断积聚与恶化,巨大的风险将使我国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结算风险随时可能爆发。虽然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基本结束了漫漫熊市,中国证券结算危机有所化解,但作为典型的单边证券市场,研究中国证券结算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现有的结算模式显得刻不容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虹 《经济问题》2002,(10):21-22
失业是市场经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和大生产化的必然产物,就业率和发达程度不是正相关,消灭失业不一定是我们追求的社会目标。中国第五次就业压力来自多个方面,犹如“组合式洪峰”一样。现有的就业措施不能治本。放低创业门槛,可以实现就业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非典”危机中启动“官员问责”开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问责制度建设,各地相继出台了问责办法,涉及行政首长问责、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和机关人员问责等,有效推进了问责制度建设。笔者收集、研究了各地的问责制度,发现这些制度层次不一、差异较大,存在着一些不足:有的制度定位不够准确;有的问责范围或太过宽泛或太过狭窄;有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有的程序设计不够科学,实践中难以操作等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华尔街有句名言:“如果要增加未来的现金流,就把它做成证券;如果想经营风险,就把它也做成证券”。正是由于华尔街创造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才导致了全球性的灾难。本为从根源上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传导过程,对我国防范类似风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兰建军 《经济论坛》2002,(15):71-71
时下,许多企业界的同仁,都把中国加入WTO视为“狼来了”,房地产行业更有一种“兵临城下”的危机感。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重性,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只要因势利导,就可以化弊为利。我们不能只看到“狼来了”的危机,还要看到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动力和希望。中国入世后,随着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房地产将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支柱产业。国外优质廉价的建材、电梯、空调等设备,好的规划设计理念,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经营管理手段进入中国,将会有效地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提高房地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从“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企业人才鉴别”这三个层面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证券市场是解决自“拨改贷”以来形成的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通过证券市场的“资产重组与优化”、“引导资本流动”、“疏通投资渠道”和“宏观调控”等功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建伟 《经济》2006,(4):80-80
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先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素质的提升,推动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市场关系正在建立,“总部基地”就是这样一个“总部聚集市场”;因此,为总部服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围绕“总部群”,将会逐渐产生新型产业,我们可以称之为“总部产业”。  相似文献   

18.
《经济咨询》2008,(1):41-42
2007年,全球经济金融虽然仍处于增长周期之中,但出现了高油价、高粮价、全球通胀风险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笔者提出,2008年我国经济金融宜采取以下一些对策:防范美国经济下滑对我国经济发展冲击的同时,是对美欧银行进行战略性投资参股的好时机;实施重在节流的新能源政策,城市应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严控私家车发展;财政、审计部门应采取严格的增收节支措施,压缩公务费用开支400亿-500亿元用于扶持“三农”。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商业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单位出现挤兑、流动性障碍、倒闭等问题的一种状况。行业性危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制度性安排上,从行业的高度将防范和化解危机的制度、流程、组织和资源列入商业银行行业管理的体系当中,通过构建直面危机状态的严密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李欣  茅培华 《经济师》2003,(2):138-139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平时顺顺利利甚至红红火火 ,但不知什么时候 ,企业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产生危机 ,由于缺少办法和措施 ,导致破产。因此如何加强危机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杭州“双峰”、“美丽健”应对牛奶风波而采取的危机管理 ,从中找出中国中小企业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 ,分析并强调如何采用正确的危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