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玉  程霖 《财经研究》2022,(2):4-17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2)
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滞胀"问题,供给经济学派兴起。供给学派复活了古代的萨伊定律。整个供给学派按观点又可分为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孟德尔、阿瑟·拉弗、万尼斯基、诺尔曼·图尔和保罗·罗伯茨为代表的激进派供给经济学,和以M·费尔德斯坦(M.Feldstein)为代表的温和派供给经济学。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为里根所采纳,较为有效地解决了美国的滞胀问题,但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财政赤字增加等负面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出现的"四降一升"的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不能与西方的供给经济学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一般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自亚当·斯密始,中间经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边际学派、凯恩斯到萨谬尔逊,形成了以逻辑化、数学化为特征的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确立和发展的主要依据,而以历史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为首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则企图反对或修正这种倾向,因而引发了多次理论上的论争,每次论争又总要涉及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由于"经济人"范畴自身的灵活性,几乎每次讨论都动摇着整个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本文依据对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两大学派对立思维的反思,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的特点,辩析它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4.
一、生态经济学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图式的批判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反思,生态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主流经济学从主观的交换价值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生态经济学则从人类生存发展和经济活动的生物物理基础出发,从人类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换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经济对环境的客观依存关系,把经济系统视为受到物质平衡、熵和生态承载力等生物物理因素限制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崭新经济视野和独特研究方法的经济研究范式。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生态经济学创立之初,它所进行的经济学革命之一,就是对至今还在多数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出现的经济循环图式进行激烈批判。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包含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从制度批判和社会变革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态危机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才能解决;西方经济学从生产和消费角度,主张通过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修正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研究背景、方法、结论等方面梳理并分析二者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透彻地认识和理解这两种生态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6.
〔山西〕解   《经济师》2014,(4):248-249
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19世纪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思想流派,他们在19世纪中后期展开的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大论战名留青史。文章先对此次的论战经过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该论战是一场关于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的争论:历史学派主张运用历史归纳法分析经济现象,角度系统化;奥地利学派则强调运用抽象演绎法研究经济问题,从个体效用视角出发。然后分析了这场论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方法论的演进特征。最后探究了这两大经济思想的碰撞与演进对现代经济学持续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育彪 《广东经济》2002,(10):33-3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凯恩斯主义陷入了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学派(Public Choice)(公共选择学派与公共选择理论在概念上是同称,也可称为公共选择)便是这股思潮中别具一格的一派。此学派是西方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个重要流派,早期在美国流行广泛。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周彦 《经济师》2006,(3):26-27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信誉问题作过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信誉问题进行研究也不乏其人。文章对西方经济学在信誉问题方面的研究作了分析、介绍,特别是对标准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在这一问题的分析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60年代以来,“政策无效”命题在西方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西方经济学流派都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命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证。“政策无效”命题显然是不能完全成立的,但其中亦不乏合理成分。这些合理成分对于深入认识的功能和政策限度,合理界定政府干预范围等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傅殷才具有系统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学术背景和学术素养,他坚持用马克思的立场、理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将制度经济学派置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研究,科学地评价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他揭露了制度经济学派理论思想的阶级性,并对“工艺决定论”、社会乌托邦构想等进行批判.他研究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理论的目的是践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智慧,推进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规则与制度.傅殷才对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即只有符合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政策制度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西方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康芒斯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批评传统经济学把法律制度排除在研究之外的做法。在其著作中,康芒斯通过“交易”这一基本单位把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联结在一起。康芒斯的法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集体行动理论、利益和谐理论和“法制决定论”之中。他对“财产”与“财产权利”的区分及对“交易”概念的一般化都深深影响到法经济学的奠基者——罗纳德·哈里·科斯。而康芒斯将法律制度看成是协调冲突的规则体系的观点,也对现代法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就业保障是各国政府采用经济和政策手段促进社会成员就业的制度体系。本文梳理了西方早期经济学思想、古典经济学及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西方重要经济学家和学派针对治理失业问题、保障就业的思想渊源与相关理论,分析这些经济理论对各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今在主流经济学指导下,人类盲目地发展经济,不顾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学派提出了经济发展的生态观,主要有生态经济学和佛教经济学。生态经济是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形式,首要目标是持续性。佛教经济学把道德引入经济领域,为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生态问题也为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开辟了崭新的通道。佛教经济中的生态观是以佛教的缘起论为哲学基础的,整体论和无我论是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地缘经济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美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三个主要学派.其中美国学派侧重于将传统地缘政治学的冲突逻辑转向新的经济逻辑;意大利学派认为地缘经济学就是研究国际竞争问题的经济地缘政治学;而俄罗斯学派则将地缘经济学与国家战略相结合,认为地缘经济因素是确定国家战略的基础.地缘经济学还包括地缘经济政策的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演变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体现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哲学与经济学、自然科学与经济学、假设前提的逐步放宽、国家与市场等方面。了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伍装 《经济经纬》2005,(1):18-20
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可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已形成的经济学派主要分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秉承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并在这种经济学价值判断指导下来思考、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从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而中国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综合创新和发展。它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认为经济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从而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美国学派:经济思想史所遗忘的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崛起过程中,美国学派经济学家对美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成功赶超英法等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该学派的核心思想表现为:制造业立国;贸易保护主义;政府的重要作用;高工资战略;教育、智力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时,美国学派不仅作为技术创新经济学、李斯特经济学说和庞巴维克-费雪资本利息理论的先驱等在经济思想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且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特别是高工资战略对当代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劳动经济学,审视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理论的兴起,同时,关注尽管相对衰落但仍继续发生影响的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作者描述了制度学派和新古典派从 19 世纪晚期到 20 世纪中叶的演变,回顾了早期发生在两派之间的思想分歧,扼要地介绍了新古典劳动经济学先驱的著作,突出过去 30 年取得的重要进展。作者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拓展了理论深度,影响了公共政策,这导致它更加密切地关注那些曾经长期受制度学家或"新制度学家"重视的问题。在而二战后的岁月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二战结束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都是不同的。发展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从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视角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依据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当同时借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想,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分裂综合再分裂再综合几个阶段。1936年《通论》的出版,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经济思想分裂成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对立。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出版,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大综合,在汉森、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下,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这个学派曾经在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了似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