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全球热门话题。迥然不同的经济全球化岐见有些出自单纯的认识角度差异,有些则完全出自利益背景的对抗。本文将重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同时,还就经济全球化的演化态势和发展趋势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深化服务业开放对我国发展壮大服务业、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服务贸易、服务业吸引外资、服务业对外投资等方面分析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总体特征及存在问题,借鉴美国和印度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做法,提出新形势下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需要探索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放宽准入与完善监管相结合的政府协同监管机制,加快实施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全球化已经历两个高潮。19世纪后半期至1914年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期。产业革命尤其是蒸汽机和电力带动的运输革命和经济自由主义是其产生的物质根源和思想根源。英国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始于90年代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益者。始于90年代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则得益于知识经济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带来的通讯革命以及新自由主义(或新保守主义)。美国是这一次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贡献最大的服务行业。然而,尽管服务业对一国的产出非常重要,但是全球化对服务行业的影响在最近才受到研究人员和决策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周瑞芬 《经济论坛》2002,(14):12-12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面对这一汹涌奔来的世界潮流,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怎样审时度势、从容应对,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时代课题。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深刻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  相似文献   

7.
8.
财务管理学在经历了从独立到不断完善的20世纪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浪潮,必须进行全面创新。本文从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等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探讨了他那个时代以商品输出和殖民化为特征的近代经济全球化,并吸收了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中的有用成分,创立了世界历史观-全球化唯物史观-世界市场联系论-落后国家特殊过渡论。历史的发展促成了世界市场总体和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但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竖立的理论红石和思想渊源,为我们处理一系列问题(如入世、走出去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平台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信业经济安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娟 《经济师》2006,(2):29-30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电信全球竞争,影响了中国电信业的固有改革进程。由于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关键地位,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国家根本利益。文章通过总结中国电信业经济安全战略的执行现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是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实现途径,同时又塑造着现代性。离开了现代性无法理解全球化,反之亦然。二者之间相互形塑的关系告诉我们:中国应重塑自已的现代性,要准备好走输出型或辐射型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已纳入中国高层决策的视野。中国西部迎来了世纪大开发,但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本文对西部实施市场开发大战略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moral values that globalization should serve. These are widespread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Proponents believe that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will achieve these goals, while the critics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undermines them. An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that recognizes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power and choice posits that globalization enhances the power of the business sector at the expense of the government and moral–cultural sectors. Policies for redressing this imbalance are discussed.
John P. TiemstraEmail: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moral values that globalization should serve. These are widespread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Proponents believe that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will achieve these goals, while the critics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undermines them. An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that recognizes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power and choice posits that globalization enhances the power of the business sector at the expense of the government and moral–cultural sectors. Policies for redressing this imbalan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以各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球性发展,它既是当前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综合体现,又是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既能促进世界经济的更大发展,又能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参入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我国的目的,而是实现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手段。我国只有实现了经济全球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超越国界、扩大联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趋势。全球化加速了强势文化的扩张和弱势文化的萎缩,各种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趋同,全球化不断吞噬文化多元性。因此从对全球化、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及民族文化的概念界定,探析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冲击。  相似文献   

17.
浅论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外交--以《京都议定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环境问题国际化,环境外交便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外交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样式.因为环境外交产生的多种效应,使得国际社会各国及其他新兴主体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也给我国的环境外交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国间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发展。韩国对华投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而中国对韩国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看,两国直接投资面临着结构升级、转型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两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促进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mally, national so vereign ty can be ideotified as hard and soft; social-structurally, it consists of politicat sovereign ty, economic sovereignty and cultural sovereignt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national sovereignty is changing. Our country is now confronted by three major challenges: the independence of economic sovereignty, the integrity of politicat sovereignty and the equality of cultural sovereignty. This research probes how to maximize national benefits under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能容纳主要事实和重要因素的分析框架,预测我国若干重要商品的出口增长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首先识别出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八项关键因素,以及相应的可计量指标,建立起分析模型,并用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然后筛选出若干技术和附加值含量相对较高、可能有较大出口增长潜力的商品,用上述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增长趋势。主要结论是: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参与全球分工程度是决定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三类主要因素。我们兼得这些有利因素,在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同时,一些相对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将较快增长,推动出口商品结构持续升级。研究表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有规律可循,出口促进政策在充分理解市场力量导向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能够提高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