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对技术进步和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在分析中,本文剔除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考察了技术进步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最后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保证河南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拉动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对技术进步和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在分析中,本文剔除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考察了技术进步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最后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保证河南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红  徐建军 《经济地理》2011,31(4):555-560
利用非参数Ma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8%,并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区差异特征。从时间上来看,除了整顿提高阶段和调整创新阶段TFP的增长率为负以外,其他阶段TFP均实现了增长,并且表现为要素投入驱动和生产率提升双重驱动的特点,其中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占主体;从三大地带来看,乡镇企业TFP从东向西渐次降低;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来看,北部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乡镇企业TFP增长率最高,东北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其他四个综合经济地区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经济与管理》2009,23(9):20-2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波动增长期,90年代的稳定发展期和2000年以后的下降恢复期.就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说,资本投入的贡献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平均占到46.90%;劳动投入的贡献较为稳定,但水平相对较低,只有17.36%;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平均维持在35.75%的水平.因此,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效率较低的粗放型增长,但其趋势是向着集约型增长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35个主要工业行业为对象,实证分析了1991—2014年中国工业增长的动力演变过程。研究表明,规模和结构是中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规模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始终较大,并且资本要素的规模变动效应明显超过劳动要素,而结构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较低。工业内部的集中度在逐渐提高,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行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反映了中国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以湖北、湖南、山西三省为例,分析了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对中部三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依然是中部三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是劳动投入,而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最低。在中部三省中,湖北因其科教资源的优势,技术进步的贡献大于其他两省。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是加快中部三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叶樊妮 《经济与管理》2010,24(7):10-12,42
要素投入、技术进步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依靠要素投入规模增加推动的经济增长难以保持持续性。运用OECD推介的增长核算方法,对我国1995-2007年的经济增长要素贡献进行估算,指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投入要素的增加,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厘清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行业视角的增长核算框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99%,三次产业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4.63%、46.32%和49.05%,其中又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从要素贡献视角看,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60.52%、15.17%和24.31%,资本(尤其是传统资本)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资本投入和资本贡献双重下降的挑战,劳动投入质量提升有望提高劳动要素的增长贡献。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资本要素中新型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与新经济相关行业产出快速增长但TFP增长相对有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应进一步挖掘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增长潜力,大力提升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巩固深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新经济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的效用结果和完整体现。本文引入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概念,以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指数来体现总体技术进步水平,构建经济增长中资本规模、劳动力规模和总体技术进步三因素贡献的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资本规模增长,劳动力投入规模贡献不大,技术进步贡献不小。技术进步贡献主要源于生产技术质量和生产技术效率,产业间劳动力构成和其他管理技术进步贡献微小。  相似文献   

10.
陈琳 《经济经纬》2008,(3):24-27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2002年~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区乡镇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乡镇企业TFP平均增长率为-6.6%,东、中、西部乡镇企业TFP增长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目前应注重乡镇企业的规划、管理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潜力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1991~2008年相关因素对样本城市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知,长期以来,该市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要素推动型,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09%;而近年来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表明其经济正逐渐向依靠资本和TFP共同推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由此,逐步加大TFP的贡献率是集约型城市实现经济高位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对资本积累、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去主要依赖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实现我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要摆脱对要素投入的依赖,转而依赖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4.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结论表明,转型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有限。此外,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中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和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估算了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现1992年后,TFP增长超过了要素投入增长,但是TFP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在2001年后出现了下降。进一步对TFP增长分解后发现,由工业结构改革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显然对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乃至工业增长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即结构红利是显著存在的,而2001年后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也成为同期TFP增长贡献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国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工业行业的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的总体走势,并造成了不同行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中要素作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这一方面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 ,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东中西部各地区 1 978— 2 0 0 2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 ,分析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分类要素贡献和中国经济增长根源的对比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和1978-2005年两个样本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并评价不同样本区间内要素贡献以及要素贡献是否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广义矩估计检验和对比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贡献的稳健性和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要素,其中我国约70%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对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表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度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贸易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影响。即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进程中乡镇企业发展的资源消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着日益凸显的资源约束问题,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大的贡献份额和较高的资源消耗水平。技术进步是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的主要因素 结构调整在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中的作用很小,但是结构调整有利于乡镇企业资源消耗下降 偏向资本深化型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导致了乡镇企业资源消耗的上升 技术效率的提高是节能降耗的关键,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书敬 《财经科学》2008,(3):108-116
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的基础上,将中固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分别考察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使用绝对收敛方程分析了它们的收敛效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为0.8;经济增长的77%是由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3%左右;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地区问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仅需要要素积累,还需要增强落后区域的技术进步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着日益凸现的资源约束问题。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大的贡献份额和较高的资源消耗水平。本文采集1978-2004年乡镇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因素分解方法对资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是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构调整在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中的作用很小,但是结构调整有利于乡镇企业资源消耗下降;偏向资本深化型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导致了乡镇企业资源消耗的上升;技术效率的提高是节能降耗的关键,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