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R&D国际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因素.在R&D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给我国医药产业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R&D国际化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己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2009—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开展R&D国际化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高管正向外部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R&D国际化覆盖国家的差别化问题,同时还检验了高管海外经历以及政府补助这两个内外部的影响因素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外部薪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时,该薪酬差距越大,企业更偏向于在科技发达国家进行R&D国际化;高管海外经历和剔除与科技创新无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均对上述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国外学者R&D国际化模式的划分 R&D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20世纪80年代,关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研究文的文献也屈指可数.从1990年开始,关于跨国公司R&D的研究日渐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R&D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Niosi,1999).在所有研究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对R&D国际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R&D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R&D资金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4个方面来构建的。在此基础上,首先根据4个方面的概念定义建立候选指标集,然后再分别利用R聚类方法、非参数检验、秩相关系数的方法,对候选指标集进行定量筛选和约简,最后对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判定,完成R&D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5.
我国R&D投入模式转换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投入模式伴随工业化进程逐步转换。随着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R&D投入模式已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换。在R&D投入模式转换过程中,存在R&D投入强度偏低、转换速度快、基础研究投入偏低等问题。为了优化我国R&D投入,提出了激发企业对R&D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政府对R&D投入的力度、提高R&D投入的效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R&D产业成长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1991—2005年我国R&D活动的发展情况,从R&D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关联度分析两方面,对15年间我国R&D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虽然1991—2005年我国R&D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与R&D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建设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等。今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多渠道地增加R&D投入,逐渐加强我国R&D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从而实现我国R&D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1991~2006年间数据,运用边限检验理论对我国R&D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从短期来看,上期GDP增量和本期企业R&D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从长期关系看,企业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正,而政府R&D投入、金融机构的R&D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负。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R&D资金管理现状,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R&D资金管理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企业R&D资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子,进而对我国1991-2007年大中型企业R&D资金管理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企业增强R&D资金管理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知识生产和创新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R&D投入可以生产出新知识,知识积累形成知识存量,知识存量又推动了技术进步,并进一步引致经济增长。基于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基本设定,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个扩张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而后根据我国现实经济数据,在向量自回归的框架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了各类因素对我国知识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对我国知识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对我国知识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本文认为,应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同时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中R&D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以7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公司规模与R&D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费用强度和R&D人员强度与企业规模都显著负相关,而R&D投入绝对额与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费用强度平均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维持生存的水平(2%),但分布不均,低投入状况与高投入状况并存;但从R&D人员投入来看比较理想,大多数公司的R&D人员强度达到了发达国家10%的水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