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资源存量和劳动力结构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探索劳动力结构是否是引起“资源诅咒”或“资源福音”的一个原因。理论研究发现,在不同限制条件下,自然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缓解“资源诅咒”效应而言始终是一个有利因素。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从总体上讲,我国省域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并非没有逆转的可能,避免“资源诅咒”问题的发生,使丰裕的自然资源成为地区发展的“福音”,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为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有限;分地区讲,“资源诅咒”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而劳动力结构的异质性主导着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科院院士石玉林先生关于““开展资源工程学的研究”回的建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于问97年11月16日至21日在长沙联合召开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资源工程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湖南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陶敏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长石玉林教授、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孙九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秘书长学会办公室主任陈传友等代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参加大会。湖南省科委副主任胡先银、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丹华、省林学会顾问王永安到会并致贺…  相似文献   

3.
西部自然资源开发存在开损率高、利用率低的特点,造成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未来的西部大开过程中,应走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之路,使每种定量资源对经济的贡献达到最大化,避免把西部大开发变成西部大“开挖”。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应坚持开采的速度小于再生的速度的原则;不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措施有资源替代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的充分利用应加强制度方面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湖南是农业大省、资源大省,俗有“三乡一地”之美称,即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和旅游胜地。丰裕的自然资源为湖南发展经济提供了优势,并由此形成了以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短缺经济”时代,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经济背景的变迁,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的缺陷明显凸现,低层次、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湖南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地区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表明:湖南经济竞争力从1980年的14位下降到1995年的第17位,总得分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在新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湖南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动态面板数据检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存在“资源祝福”而非“资源诅咒”,且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降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了进一步研究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建立包括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和资源相关产业的DSGE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源祝福”部分来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且自然资源存在产业结构红利,但仅有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6.
余世仁 《经济论坛》2000,(16):13-13
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成功,涉及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多种重要因素,其中人才是关键因素。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实质上是人才的差距。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就必须深刻认识人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资源 人们一提到西部的资源,首先考虑到的是自然资源,认为它是是重要的资源。这与我国“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对西部实行物质资源导向型大开发的影响有关。当时认为资源就是自然资源,西部大开发就是开发自然资源。这种传统的资源观念见物不见人.把人当作开发自然资…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已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现正进入由小康向宽裕小康、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省“十五”计划纲要和九次党代会报告均提出,新阶段广东的经济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创产业等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难点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本文以江西农村为例,就农业大省的农村小康建设现实基础、问题根源、对策措施进行研究。一、江西农村小康建设现状分析江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但大而不强,尤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急剧下滑,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难度加大。按照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16项指标综合评价,到2000年底,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90.1%,综合评价分值为90.01分。“九五”期间江西农村小康进程的特点是:(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小康进程不平衡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由1995年…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朱翔  彭鹏 《经济地理》1998,18(4):62-66
1自然资源和发展现状评价1.1自然资源评价湖南是我国南方中部的一个大省,国土面积2118万kmZ,1996年末总人口6428.0万。湖南省的自然资源相当于富,素称“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湖南是国内重要的农业大省,每年外调的稻米、生猪、芒麻、芦苇等农产品名列全国前茅。洞庭湖区现为我国举足轻重的特大型商品农业基地。湖南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8月,光热水土配合较为理想,具备发展高效丰产农业的基本条件。湖南的土地利用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耕地尚不足0.6ha,保护现有…  相似文献   

10.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经济层面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全社会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六省逐渐拉开了差距。江西对外贸易在中部六省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我们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推动江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入轨”之年,为确保成功“入轨”,全省上下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计委提出了“311”规划,省经贸委在去年实施“361”工业调产计划的基础上,今年又提出并积极实施了推进工业调产“332”计划,加强了调产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省财政厅、省煤炭局等部门和各市地县也做了很大的努力。这几天看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可以说,这些项目是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情况,总的来说,今年我省工业调产在各级党委领导下,起点高、速度快、成效大,影响深。“入轨”顺利,标志明显,初步建立了“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动力、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扶持助持”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价值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再生产资源要素问题,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的价值决定问题。自然价值论、稀缺性价值论、供求结合价值论等都不能说明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作为生产关系的价值并不是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而是人和人的关系。学术界认为“否定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依据是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理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07,(8):23-26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都说“虽是海洋大省,却是资源小省”,其实是“人在海边不识宝”,然而,当我们饱受瓶颈制约之时,方才幡然悟醒;海洋的文章不是大有可为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浙江真是资源大省!回顾以往,我们真有点煞视无睹的可惜,虽然我们也喊过建设“海洋大省”的口号,但是比起急功近利的其他产业,不得不承认要“尚努力”由鉴于此,我们今天聚焦海洋,不仅是抒发海之韵,体验海之味,更是要探索海之宝,从而吁请全省上下将目光转向海洋,重新审视我们的“海洋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速崛起,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一个“资源小省”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并且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省份。“经济大省”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个“市场大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仅是浙江目前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其成交额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2001年成交额达212亿元。因此,研究浙江的市场,不能不研究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一、开放性是义乌“拨浪鼓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开放性特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走出去”。随着“…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地处华夏腹地,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交通运输枢纽,具有较强的资源支撑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近年来,河南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朝着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王鹏 《时代经贸》2010,(20):26-27
传统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而“资源诅咒。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本文对“资源诅咒”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江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人文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江西重视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将其列入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发挥财政调控职能,激活文化创意产业活力,以实现江西经济结构的优化,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相似文献   

19.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制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使用控制制度。随着贵州、内蒙古等生态文化先行示范区名单的确定,每个省份都在积极落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工作。云南省作为自然资源蕴藏量丰富的大省,也在积极探索试编工作,努力发展绿色经济。遵从"先实物后价值、先存量后流量、先分类后综合"的编制路径,提出由资源过耗、环境损害、生态破坏等构成的负债指标,建立由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林木资源等几类主要资产核算指标,采用SPSS软件分析自然资源总量和云南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做好云南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做好环保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在全国掀起“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的热潮”是当前环保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深入了解各地推进环保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按照部领导指示,3月底4月初,人事司、宣教中心、环境监测总站组成调研组,赴江西、湖南、陕西3省进行了环保干部培训工作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