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传统生态观念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主要是在从对自然的敬畏到崇拜,再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态保护的意识;其次,人们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认识人类自身,用自然的和谐秩序来界定、比对和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保护观念。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传统和建构新型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2.
应对20世纪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们从不同角度不断探求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本然状态。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借助马克思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潮,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寻找根本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类真正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生态意义上的自然观,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分析了人和自然的本真关系及实现形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而深远的意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军 《环境经济》2014,(1):105-109
丰富多彩的环境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环境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重塑着人们的环境理念和价值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催生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站在时代发展高度,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引领下,汲取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智慧,提出了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高速膨胀的消费需求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生态消费具有缓解生态危机的功能,必须积极提倡和大力开展生态消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香港名诗人孙重贵的生态诗,给人们提出带有终极意义的命题,通过对人类生存环境深长的诘问与深究,表达了知性与强烈的生态意识;以自然与人生的箴言与警示录式的诗句,发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宇宙精神的热切呼唤。  相似文献   

8.
张蕾 《时代经贸》2009,(3):15-16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方针,并从多个方面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治理的技术和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建设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走生态与经济相互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在采煤塌陷地进行生态恢复的基础上,打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园会.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综合运用生态与景观规划的策略和方法推进废弃工业用地再生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了煤炭区产业转型与土地再利用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现代土地再利用的转型给当地经济,生态以及自然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844——1846年的著作集中反映了恩格斯深刻而系统的生态思想。在这些著作中,他生态性地批判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以现实性的笔触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提出了发动工人运动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途径的观点;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从而确立起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议题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这一时期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人口发展与自然极限,反思工业发展的环境后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和谐需要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全方位互动,在这方面,古代漓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法律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古代漓江流域形成了由官方司法规制、乡规民约自我约束以及少数民族习惯法自觉保护组成的多层次生态保护法律机制。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所用,共同建构了漓江流域的生态和谐。目前,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关系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二者之间的冲突及如何克服的问题,却忽略了在某些特定领域,二者之间本质的、内在的一致性。古代漓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法律机制使我们认识到,多层次法律规范之间本质的、内在的一致性是保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前提条件。就今天的生态法治建设来说,如果不能从中汲取营养和参照,将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和阐述"生态园林"理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古今这两种园林思想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的不谋而合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探讨了生态园林文化对自然与人类共存的促进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经济理性为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立下过历史性的功劳。当人类的经济规模尚未对生态平衡构成威胁时,经济理性是正确的;当经济规模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范围,破坏生态平衡时,经济理性就得让位于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有更广阔的鸟瞰视野,更高的观控水平,把经济理性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悠久的中华文明充满生态智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全球低碳经济视野下,生态建筑已然成为建筑设计的一种必然趋势。而如何将传统建筑的生态价值合理的发掘、改进并创新,然后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更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通过对滇南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的生态价值分析和评价,总结出了土掌房的生态优势对现代山地建筑的借鉴意义,以此来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是关于新时代我国生态空间治理的根本遵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生态空间根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产品需要,是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的治理理念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中的生态空间治理理念;二是自然生态空间的治理理念,包括: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从源头上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管控;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明,不同的人类文明彰显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奴隶演变到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现如今则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和农村作为人与自然直接发生关系的两大空间载体,各自以自我为中心的二元分治格局,加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应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以转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为落脚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创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融、和谐统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孙大飞 《生产力研究》2012,(7):85-87,261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目前在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如何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方向、指导原则和目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既要体现理论上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和生态关系,也要满足这两种关系在实际发生中展开的现实要求。它是理论规定与现实要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万物皆道与生态旅游平等共生观;天地伦理观与生态旅游的生态道德责任以及节俭朴素与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观等五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