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能否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建设成果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前途,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搞清楚它。实行以内含形式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从建新厂,铺新摊子为主,转到对现有企业进行挖、革、改为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又依据其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的形式不同,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的再生产形式,应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改变为以内含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型和内含型两种。从理论上来说,所谓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扩大生产场所即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扩大再生产规模;所谓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则是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在现实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4.
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含义,似乎无可争议。但是,按照一些文章中流行的解释,却难以对技术改造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可能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提法中,至少有两种意见值得商榷。其一,把外延扩大再生产单纯理解为生产场所的扩大,把内含扩大再生产理解为是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由此把新建、改建和  相似文献   

5.
当前,按照赵紫阳同志提出的新的经济建设十条方针的要求来看,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深入,如何切实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现仅就当前挖、革、改资金使用与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挖、革、改资金(项目)与基本建设资金(项目)的划分问题基本建设与挖、革、改在当前来说都是实现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途径,这个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问题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其各自性质的理解上。一种看法认为,基本建设与挖、革、改都包括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虽然在理论上它们之间有所区别,但在实质上很难划分,因而主张将二者合一,称为“基本建设”,以“基本建设”这一概念来表示“固定资产再生产”这一理论概念。另一种看法认为,“基本建设”这一概念指的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挖、革、改”指的是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因而,二者不能合一。因为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 综观《资本论》三卷,马克思从三个层次上分析了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第一,马克思在论述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时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含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第二,在分析企业利用折旧基金进行局部更新时,马克思指出:折旧基金“可以用来扩大企业,或改良机器,以提高机器效率”,这样,企业就会实现“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如果  相似文献   

7.
兰荣杰在1986年第4期《生产力研究》著文说,现有理论一直把扩大再生产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二是内涵扩大再生产。除此以外,还存在第三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可称为“有机扩大再生产”。我们把由企业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的经济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此整体范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型与内含型两个基本类型。对此,人们很少有疑义。然而,在以什么标志来区分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问题上,经济学界却颇多见地,莫衷一是。至于对外延型与内含型扩大再生产内部分别存在的若干类型,至今还没有在理论上进行过系统的划分,因而不能为正确地选择扩大再生产的类型提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扩大再生产有三种形式 ,即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和联合扩大再生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联合扩大再生产成为扩大再生产的一种主要形式 ,企业要走联合扩大再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不仅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还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并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这对于中国的技术政策、投资管理、产业政策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启示,为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指出:“过去,扩大再生产主要靠建设新厂,这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时期是必要的。现在已经有了几十万个工业交通企业,今后扩大再生产必须主要靠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 罗季荣同志在《经济研究》1984年第12期发表的《论技术进步与内涵扩大再生产》一文指出“应该坚持用技术进步作为根本标志来区分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认为“增加投资但采用传统技术,应归入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增加投资又采用先进技术,则应归属内涵扩大再生产,或称之为资金密集型(积累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对此,我有两点质疑。  相似文献   

13.
<正> 建国以来,经过四十余年的基本建设,我国已形成了相对完整,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慢,但经济效益却不高。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极其关心。目前,人们认为应提高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的相对比例,而投资项目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因此,认识投资项目与扩大再生产本身内部关系与相互之间关系,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极有必要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基本建设?目前解释很多,按其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 1、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2、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3、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和在完整物质形态上的简单再生产。以上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致认为基本建设的实质是固定资产的生产,这表明对定义本身内涵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对定义外延所包括的范围认识不一。其争论焦点之一是:除了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外,是否应该包括简单再生产。我们认为,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一般包括全部更新和局部更新两种形式。被称之为完整物质形态的固定资产再生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挖潜、革新、改造工程,不但能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具有现实意义。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各个不同源泉及其相互关系,是促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对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的问题,对于积累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我认为还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认识:一  相似文献   

16.
技术改造资金与基本建设资金,在使用上可不可以区分,关于这个问题,在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有不同的认识。笔者曾于一九八一年在“经济问题”第十期上,以鼎仁之名发表过题为“如何区分挖、革、改资金与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界限”的文章,我认为技术改造与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是应该区分而且可以区分,  相似文献   

17.
<正> 马克思在分析再生产问题时,着重分析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即I(v+m)和IIc的关系,提出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相互关系的著名公式,即I(v+m)>IIc (1)我国经济学界在学习和讨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对上述公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二种看法,认为这还只是扩大再生产具备了可能性,“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8.
<正>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还是主要源泉?争执的焦点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坚持的是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还是另外还有其它源泉(对这两种看法,以下简称唯一源泉论和主要源泉论)。我认为,马克思坚持的是唯一源泉论。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过程的考察中,提出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概念,他的简单定义是:积累就是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标志与具体表现形态社会再生产具有簡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基本形式,这是馬克思再生产学說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整个社会总体的再生产,而且也适用于作为社会生产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工业和农业的再生产。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农业再生产的状况对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进行有着决定的意义,只有在农业生产規模不断扩大,农业中提供的粮食、原料、劳动力、市場、資金积累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工业及整个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才能够順利地进行。因此,揭示社会主义农业再生产的形式,正确划分农业簡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界限,特別是揭示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某些同志怕“压积累,下基建,无法扩大再生产”。这种思想,在我国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是长期以来“重基建,轻生产”,“重新建,轻改造”的“左”的思想的流毒。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但是否唯一的源泉?生产规模的扩大,除了以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积累外,是否还存在可以挖掘的某些因素?弄清这一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