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村落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历史沉淀,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句法和认知意象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资料,解读了芹川村空间形态特征与空间认知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芹川村空间整合度与空间认知意象呈正相关;(2)芹川村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很难快速通过局部空间形态理解整体空间布局;(3)村落公共空间认知程度较高,且均布局在芹川溪两侧整合度值偏高的轴线上。针对芹川村空间形态问题和空间认知偏差,从优化村落空间肌理、保持公共空间活性、提取文化景观基因以及完善对外交通网络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和扩展空间句法(s DNA)对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改进,进而提出基于路网的局部特征价格模型(NLHM),并对2014—2015年广州市路网形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路网变量影响时,地铁、物业管理费、是否精装修等变量对住宅价格的正向作用显著。(2)广州市中心城区主要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的前景网络核心,城市郊区主要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背景网络。(3)接近度与住宅价格呈正相关关系,穿行度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关系,接近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大于穿行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二者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都随着计算半径的增加而减弱。(4)接近度系数空间格局具有跨尺度相似的特征,呈现出"郊区高,中心区低"的空间格局。穿行度系数空间格局具有出跨尺度变异的特征,中心城区在局部尺度上体现为穿行度系数绝对值的高值区,而在混合尺度和全局尺度上体现为低值区。(5)地铁变量系数随路网形态变量计算尺度的增加而减小,物业管理费、车位配比、是否精装修等变量系数变异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百度迁徙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从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仅为0.4315,城市间联系度不高;(2)长沙、武汉、南昌三个城市中心性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3)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较明显的核心—边缘趋势,呈现"金字塔"结构。长沙、南昌对周边城市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武汉强"核心"城市的阴影效应明显;(4)城市核心度与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居民点的空间重构优化助益于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有机更新,是推进传统村落活化传承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旅游型传统村落崇木凼村为案例,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景观基因分析、遥感解译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精准识别居民点内外系统空间重构演变特征,深刻探讨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景观基因与民居建筑组成崇木凼居民点空间重构的主要内容,景观基因表现为轻微变化但相融于本土的协调特征,新旧景观和谐共生、传统风貌动态延续;民居建筑表现为整体层面上聚居形态特征明显、建筑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演变,局部层面上空间有序拓展。(2)崇木凼村外部系统对居民点起引导和约束作用,呈现出近路性、中心性和亲水性特征,即距离道路、基础设施和水域越近居民点越密集。(3)在外部环境驱动和内部要素响应下,崇木凼村以“文化延续—空间有序—物质更新”三维重构路径,推动村落居民点空间要素重塑、空间格局优化和空间组织营建,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空间、物质基础,进而赋能乡村振兴实践。  相似文献   

5.
基于铁路网的中国主要城市中心性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化和网络化发展阶段,从铁路网络视角透视中国城市体系的枢纽—网络结构研究成为热点和前沿。基于此,文章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多中心性模型,刻画了中国地级及以上铁路枢纽城市的中心性空间格局:①多中心性指标的宏观空间分布同构,均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东南—西北分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空间共轭。强度中心性与度中心性空间格局相似,紧密度和介数中心性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扩展态势。②综合中心性指标也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分异格局,中心向外围衰减的圈层结构难以打破,且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呈现同配和异配共存。③各中心性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从全局看紧密度中心性空间集聚最强,而度中心性最小;从局部来看,中心性以高高低低空间关联类型居多,空间集聚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边境地区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标准差、变异系数、主成分、空间自相关和趋势面等研究方法及综合性指标,对2000—2015年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经济和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逐年减小。(2)全局自相关显示:云南边境地区各州市旅游强度尚未表现出地理上的空间依赖性,形成了孤立发展的"诸侯旅游经济"格局;局部空间自相关表明:旅游强度局部空间关联性以"H-L"型和"L-L"型为主,随着时间演化,旅游强度总体空间异质性有所缩小。(3)云南边境地区业已形成以红河、西双版纳、德宏为旅游极核中心的"三足鼎立"旅游空间格局,这与当前云南省"多中心辐射式网络格局"的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大致契合。(4)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强度呈现明显的空间指向性特征,旅游区南部和东部为旅游强度发展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7.
基于铁路客运流的环渤海城市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航空客运流的中国城市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180个地级市的航空客运数据,运用大数据方法、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全国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看,全国城市网络基本形成以"菱形结构"为核心的全国城市网络结构和以"倒三角结构"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城市网络结构,并呈现出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轴辐式网络结构;(2)从整体联系看,全国航空客运联系按距离远近呈右偏态分布,但总体符合距离衰减特征,并呈现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分布结构,"一带一路"城市网络航空联系则主要集中在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区域;(3)从局部联系看,我国城市群呈现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核心的"一超多强"的结构,城市群尺度航空节点城市呈"扇形"核心—边缘结构,且城市群航空网络结构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全国尺度航空节点城市则呈"20∶34∶46"的核心—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9.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耦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创意氛围刻画与营造研究成为城市经济地理与宜居城市规划契合难点。采用基于文化创意企业大数据的核密度法和构建城市建成环境场模型,分别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及集聚度、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的空间特征,继而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法甄别与诠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建成环境场的耦合性及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呈现以文三路和学院路区块为核心向外围逐渐扩散的圈层结构,内核包含浙江省政府、武林广场、浙大西溪校区围合区域,沿着天目山、体育场、莫干山等路向周边扩展。(2)杭州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呈现浙江省政府所在区域为核心高值区,向外距离增加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呈现"高—低—次高—低"的卧"S"型曲线。(3)杭州市核心八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之间存在较高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关联存在地域与行业差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具有空间不平稳性和空间异质性,高集聚度—高场势能位于城市建成环境场的高值核心圈层,低集聚度—低场势能位于文化创意企业分布的外围圈层,如杭州市八区的西北、正东和正南三翼边缘地带;高集聚度—低场势能和低集聚度—高场势能分布于核心圈与外围圈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民居从原始社会的穴居、巢居发展至今,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一直的延续了下来.通过分析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态观念,目的是希望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运用到现代居住建筑中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发展我国现代居住建筑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ESDA的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永久  朱喜钢  储金龙 《经济地理》2011,(9):1427-1431,1438
采用2003—2008年安徽省61个县(县级市)的综合竞争力评价数据,运用ESDA方法,揭示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全局和局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综合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类似的县域在空间上趋于集中,整体呈现非均衡发展特征,并具有进一步加剧态势;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局部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变,发达县域由原先集中式分布于皖江以南逐步转向皖北、皖中和皖南,空间形态趋于分散,欠发达县域则由分散转向集中,在皖南山区形成大面积"块状"格局;县域综合竞争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受到经济因素和行政因素的较大影响,边缘化特征以及"俱乐部趋同"现象在县域综合竞争力空间格局演变中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2.
傣族村寨空间的多元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4):183-191,200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剧烈的转型,乡村空间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重构。傣族村寨是兼具文化性、社会性与地方性的有机空间系统,在现代性的影响下逐渐从封闭、稳定和同质走向了开放、动态和多元。文章尝试从不同维度来解析傣族村寨的物质、社会、文化空间的形成机理以及其在现代性的综合作用下的互动与变化机理,研究发现:(1)原始宗教和佛教双重信仰体系下形成的傣族文化观、空间观组成了严密的社会文化逻辑,界定了傣族村寨的整体空间形态与边界范围,并形塑了傣族村寨的街巷、院落空间与民居形态。(2)宗教组织、家族亲缘、家庭血缘与非正式组织是维系傣族村寨社会空间形态的四个层次,而现代性加速了社会空间中各层次之间要素的置换与流动,导致傣族村寨的乡土社会与空间呈现出原子化、碎片化的状态。(3)传统傣族以个体"在场"的形式在族内、族间展开精神、记忆的交流,从而建构了传统的村寨文化空间,而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城市文化等引入到傣族传统文化空间,使得傣族村寨的文化空间发生了延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我国省域2005—2015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状态,为拮抗向磨合阶段过渡时期;各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处于逐渐上升趋势,随着时间演化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在全局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且其依赖性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局部集聚模式呈现出向高-高集聚模式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是时代的产物,其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分形理论对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2)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分形结构,且分形结构大致沿着流域内部河流等线状要素展开;(3)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是地形地貌、水系、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地域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亲水性"以及上中下游、干支流的差异性等空间特征,彰显出流域这一特殊地理单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五大港口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4—2014年时间段,运用时空自相关和时空偏自相关函数确定最优时间滞后期数和空间延迟阶数,同时用全局时空自相关STI指数和局部时空自相关PSTI指数,对五大港口群在全局和局部之间的港口业与经济增长的时空关联模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STI值较高,港口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高的集聚状态,发展水平较高,西南沿海港口群STI值较低,集聚状态较弱,环渤海港口群STI指数先减小后增大,时空正相关性有轻微波动,东南沿海港口群STI指数始终为正且缓慢增加。(2)环渤海区域整个H-H型区域朝渤海湾移动,辽东半岛以大连为中心向北向东辐射,形成了港口经济腹地;长三角区域由南京向江苏中东部方向辐射移动,形成了以上海港、苏州港为干线港,南京、南通等长江下游港口为周边港的港口布局;东南沿海区域以宁波、舟山为中心向浙江西部和福建东部呈"V"字型扩散,港口业和经济的中心南移;珠三角区域整体范围内时空集聚性增强,但局部差异进一步扩大;西南沿海区域以南宁为中心向西北延伸,形成了以南宁、百色、河池为中心的辐射经济区。  相似文献   

16.
文章模拟映射"丝路"沿线中外港口关联网络,引介2-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15个主要港口节点外向航运关联结构的同构性;摒弃网络结构分析时的自洽和自证不足,基于航运网络外的社会经济要素,挖掘港口城市网络关联的内在机制,讨论航运关联结构与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关系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空间关联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2)从个体节点中心度、整体网络格局、局部核心网络组织和主导链接群组等不同层面,分别佐证了中国港口外向关联的同构性,极易导致重复、低效、不经济的航运活动频现;(3)经关系—关系层次假设检验得到,15个港口城市外向关联结构与港城职能相似性结构存在耦合关系;(4)木制品、纸制品和运输设备制造相关行业较为发达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能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港口城市,以及劳动力和进出口规模相异的城市,航运关联结构同构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深圳市域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说明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Geoda软件测算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进而分析其集聚度与集聚中心。研究发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并不明显。结合分析结果,针对发展现状,文章结尾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可以更加合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福建省2000—2010年区域经济差异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没有最优的空间关联规则,只有最适合的权重矩阵,因此权重矩阵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特征;(2)阈值的设定是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关键,为避免阈值设定的随机性所造成的分析结果误判,需要进行不同阈值结果的比较论证;(3)由于两种类型完全相反的经济聚集区的存在,导致福建省县域经济的全局关联程度较弱,而局部关联程度却很强。  相似文献   

19.
胡娟  朱琳  唐昭沛  甘依霖 《经济地理》2019,39(7):225-232
从社会记忆的维度,对武汉市283处文物保护单位构建"士农工商兵"的分类体系,并梳理其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特征,发现:①时间上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类型表现出由单一走向丰富的基本特性,可基本分为"远古—六朝"、"隋唐至今"的两大阶段,总体表现为"生存文化—手工文化—学士文化—本土商贸文化—机械文化—军事纪念文化"的过渡特征。②空间上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由外围城区向中心城区聚集的特征;总体形成"两轴—四斑—两圈层"的空间分布体系。这种社会记忆的演化特征体现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说明社会记忆的演化,受到社会群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直接影响,主流生产力决定社会记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南省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纹样的民俗观念探析,从祈福观、教化观、崇拜观、吉祥观四个角度展开叙述,针对民居门窗装饰中常出现的典型纹样的设计缘起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美好的寓意深刻表达出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并阐释了观念表达的主要方式,提出河南省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纹样是一种图形艺术与人文观念链接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