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我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思考
|
|
|
|
|
王环《交通财会》,2002年第10期
|
|
经理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被西方人喻为“金手铐”。本文分析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特点和性质,认为该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难题,同时分析了在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时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
2.
|
关于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考 被引次数:2
|
|
|
|
|
王萍 郭玉坤《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
|
股票期权制度激励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但这种制度本身也存在着缺陷,如股票价格与公司好坏不一定成正比;股票期权的泛滥实施使其负效应加大等。同时,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法律制度、经理人才选择机制、股票市场、公司内部环境和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目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股票期权制度暂不宜广泛实行。
|
3.
|
经理人股票期权探析
|
|
|
|
|
吕文珍《山东经济》,2004年第20卷第5期
|
|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及收入分配理念的转变,股票期权逐步引入我国,本文分析了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认为股票期权的实施有利也有弊,进而提出我国在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中应注意的问题。
|
4.
|
经营者激励机制与股票期权制度研究
|
|
|
|
|
王欢 王琳 肖峰《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2期
|
|
本文通过分析实施股票期权的必要性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提出了相关建议。
|
5.
|
经理股票期权制的实现条件分析
|
|
|
|
|
侯义《商业时代》,2007年第14期
|
|
目前股票期权制带来的收益在西方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薪酬结构已经取代了传统薪酬结构。在我国,股权激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都实施了经理股票期权计划。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的条件,指出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条件。
|
6.
|
对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探讨
|
|
|
|
|
王琳 肖峰 陈玉清《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5期
|
|
股票期权源于美国,是一种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文章试图对在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股票期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7.
|
对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市场环境的思考 被引次数:1
|
|
|
|
|
何嗣江《商业研究》,2001年第8期
|
|
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经理股票期权制确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其实施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针对我国目前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现状,在推行这一有效的管理经验时,工作重点首先应放在市场环境建设上,同时在具体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时要有一些新的思路.
|
8.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
|
|
|
|
|
姚君皎《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19期
|
|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经理股票期权的实施效果,同时阻碍了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解决这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经理人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推广。
|
9.
|
经理股票期权与我国现代企业的治理
|
|
|
|
|
马连杰 张子刚 王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18卷第8期
|
|
分析了发达国家经理股票期权的做法和经验,论述了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对改善我国现代企业治理的作用,提出了分析阶段实施经理股票期权的对策。
|
10.
|
激励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
|
|
|
|
查会琼 洪功翔《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2卷第2期
|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既要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建立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管理层收购等激励制度已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试行与实践,还应实施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股票期权计划和货币期权计划。
|
11.
|
经理股票期权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
|
|
|
|
|
易艳春《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
|
|
经理股票期权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运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经理股票期权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地使经理人的长期报酬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与道德风险。目前我国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了经理股票期权。经理股票期权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实践效果如何,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绩效?本文运用33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经理股票期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明显。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股权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
12.
|
新形式下我国企业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博弈分析
|
|
|
|
|
潘艳坤 樊昌富《北方经济》,2007年第1期
|
|
近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我国企业对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票期权激励顺利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一项激励经理人勇于承担企业风险的长期激励计划。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并分析了业绩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不适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
13.
|
新形式下我国企业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博弈分析
|
|
|
|
|
潘艳坤 樊昌富《北方经济》,2007年第2期
|
|
近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我国企业对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票期权激励顺利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一项激励经理人勇于承担企业风险的长期激励计划.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并分析了业绩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不适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
14.
|
民营企业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
|
|
|
|
|
赵红梅 苗慧《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12期
|
|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企业在对经理层激励中引进了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对企业业绩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在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以便股票期权激励在民营企业经理层激励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
15.
|
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 被引次数:3
|
|
|
|
|
白华英 白伟华《生产力研究》,2001年第5期
|
|
委托代理关系下 ,经理股票期权与职工持股是股权激励的两种主要方式 ,本文从探讨二者的本质出发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论证了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较职工持股激励机制更为有效的一种制度安排。最后分析了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并进一步指出目前实施这种制度的制约条件。
|
16.
|
股票期权制度的失灵及经理人激励机制的改进 被引次数:4
|
|
|
|
|
王冰洁 李传昭 弓宪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4卷第6期
|
|
虽然在理论上股票期权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是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结果说明股票期权制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相反,很多企业对股票期权的热衷度在逐渐下降。事实证明了股票期权制度的失灵。本文在对股票期权制度失灵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经理人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并对我国经理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
17.
|
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思考 被引次数:2
|
|
|
|
|
杨少彬《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第4期
|
|
经理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它具有激励的长期性、有效性和激励对象的有限性、操作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国有企业对经理人员采取的年薪制和在职消费的激励方式存在明显缺陷,“武汉式股票期权”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激励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它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当前在我国实行“股票期权”还存在诸多障碍。
|
18.
|
经理股票权计划实施的利弊分析 被引次数:1
|
|
|
|
|
晚春东 岳璞《经济师》,2002年第9期
|
|
文章在分析股票期权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深入研究了股票期权实施存在的正负效就,旨在使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实践中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
19.
|
经理股票期权:“人体管理”的崭新诠释
|
|
|
|
|
黄彦 洪涛武 等《江苏商论》,2003年第1期
|
|
本文分析了经理股票期权的含义,总结西方国家实践中采用的几种模式,提出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建议。
|
20.
|
国有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次数:1
|
|
|
|
|
王茶《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8卷第1期
|
|
股票期权激励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近年来我国有一些企业引进了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对企业业绩提高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在股票期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 策,以期股票期权激励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