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正确有效地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关键。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站在现代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效率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必将形成新的经济公平观与效率观。要实现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和谐与互促,实现社会的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合理的社会分配。  相似文献   

4.
成伟智 《经济论坛》2006,(6):123-125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要求(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因此,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陆昱 《经济论坛》2009,(24):11-13
科学发展观经济伦理思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的继承与创新。科学发展观经济伦理思想认为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之善的前提,‘好字优先”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伦理属性,公平是经济伦理的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经济伦理思想还包含了诚信守法、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等具体的经济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就是人们对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主要包括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这种关于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应当具有科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国家发展的先进理念,也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企业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会进入误区,甚至会走向"死胡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思路和总方针,解决的是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而经济发展是发展问题的核心和基础,所以科学发展观最具价值的部分应当是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这两方面是不可剥离的。自十六大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观提出的依据、内涵、特征以及如何贯彻落实作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琪 《发展导刊》2005,(1):40-40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是他们为争取自身利益、发展自身利益而不断探索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倡的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绿色经济理论与绿色发展学说,可以概括为胡锦涛绿色经济发展观。它丰富、创新、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内涵和时代价值,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其内容十分丰富,初步梳理有10个方面,即可称之为胡锦涛绿色经济发展观"十论"。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主要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从而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指导原则,是党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兴起和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新世纪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伦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立足理论前沿,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经济伦理思想的一次飞跃。它从经济伦理层面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 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 ,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①。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论断 ,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早在 1980年 3月 ,联合国大会就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0 0 3年 4月 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 ,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7月 2 8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10月中旬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吴仲林 《江南论坛》2004,(10):13-14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实践科学的发展观。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解决好如何科学地评价干部政绩的问题。干部政绩评价犹如一根“指挥棒”,对干部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和督促广大干部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以正确的政绩观践行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伦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立足理论前沿,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经济伦理思想的一次飞跃.它从经济伦理层面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奇 《江南论坛》2008,(11):4-6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改革,应突出“统筹协调”和“以人为本”两个关键 人类社会对发展观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经济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二是综合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观,即发展=今天的发展+明天的发展。四是科学发展观,即发展=今天的发展+明天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对发展观认识的最高境界。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深化农村改革的灵魂。其中,特别要贯彻好统筹兼顾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陈国印 《经济师》2005,2(10):31-32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为实践基础,吸取和总结世界上其它国家及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发展观。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历史进程,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同三代领导人的发展观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是中国和平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发展战略。研究解析其历史进程,对我们全面认识,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财政发展观的理论描述从理论上讲,财政发展观就是关于财政发展的本质、任务、途径、动力、条件、目的及其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财政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就会对财政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影响。既然财政发展观如此重要,那什么是科学的财政发展观?对此总结出以下几条:(1)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必须以落实科学观为主题;(3)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4)必须把发展第一生产力放在首位;(5)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6)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关键;(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