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1999年后的研究文献中。研究成果体现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排序等17个方面。我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虽然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规范性和描述性研究成果居多,实证和运用研究成果少,运用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今后我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应加强实证和运用成果的研究,增强运用成果的可操作性,同时提高研究的质量,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经营和我国的企业改革活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绩效评价越来越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了综合反应企业的“社会人”以及“现实企业”的责任,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身的不断发展,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也必将深入。其中,在科学界定和分类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进而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剖析企业绩效的各个层面的方法尤其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清晰地识别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是制定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首先根据文献和预调研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设计了利益相关者识别问卷,对4家林业案例企业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1份。同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座谈,获取了案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访谈资料和二手数据。论文将定量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和比较。得出结论如下:(1)林业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有企业员工、股东、消费者/客户、承包商、供应商、当地社区、县、乡级政府、林地所有者、非政府组织和林业管理部门。关键利益相关者与林业企业的核心业务关系密切;(2)不同企业在利益相关者识别中存在明显差异,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有更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3)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经济条件和技术都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相似文献   

4.
一、集群制造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在弗里曼(Freeman,1984)的《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却很少透析其确切的含义。普瑞斯顿(Preston,1995)通过对传统投入产出模式(图1)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图2)的比较研究澄清了利益相关者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凌云  张龙 《经济管理》2003,(14):33-37
本文提出了决定企业战略成功的三个核心要素及其与利益相关者产生利害关系的基本原理:借用米切尔分类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分析了他们如何对企业战略成功的三个要素产生影响。最后得到结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对竞争环境和竞争优势影响程度大;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对竞争环境影响程度大;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对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洋  王辉 《现代财经》2004,24(7):32-35
本文试图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历史演进,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勾勒出一条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影响企业生存”到“参与所有权分配”的动态发展脉络,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管理学正向临知识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利益相关者产权经济学等新理论的挑战,反观传统的管理学,不难发现其中的三大缺陷;侧重研究“硬资源”,单纯服务“股东利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和运用“经济规则,以新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重构管理学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利益相关者管理学”,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在管理上是影响互动的关系,企业的管理不能不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权利,关于利益相关者管理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本文从泛资源培育与配置,利益相关者协调配置和泛资源配置规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专用性投入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因素,指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满足是实现企业财务绩效最优化的关键所在;选取代表各利益相关者满足程度和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家电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满足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王辉 《经济管理》2003,(2):29-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兼并接管浪潮和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引发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问题空前关注,传统股东至上主义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试图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历史演讲,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勾勒出一条利益相关者研究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的历史文献脉络,为利益相关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向志平  王婧 《时代经贸》2012,(20):193-193
企业中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者、政府、债权人、企业员工,还有供应商、消费者以及其他社团体。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信用可以信号、抵押、担保的方式,部分消除内生性交易费用所抵消的交易创造。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与其治理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从406家调查样本中选取了24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信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要对股东负责外,还要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型经济环境下,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自身的竞争力,以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SPS案例研究法,结合传统制造企业有关特征,探讨微创新内涵及其演化过程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索大数据时代企业微创新演化过程。研究发现:①企业微创新过程是动态演化的,行业后发企业和先发企业都遵循初始、提升和稳定3个基本阶段。在不同演化阶段,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在不同企业类型之间的跨越,行业后发企业微创新演化路径通常呈现外驱式特征,而行业先发企业微创新演化路径通常呈现出内推式特征;②在微创新过程中,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强度是决定企业微创新演化的关键要素,并且,后发企业和先发企业在演化各阶段的关键影响要素变化方向不一。同时,后发企业、先发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强度均与创新组合是否形成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From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o privatization, Chinese style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In 1995, China began a profound reform of it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 first describe and characterize this progress in two areas: privatization of smal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t the county level and mass lay-offs of excess state workers at the city level.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itiated these reforms, which are proceeding in economically and politically sensible ways. We then argue that privatization, Chinese style, rests on an adequat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undation -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We suggest a range of incentives that propel local governments toward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cluding their harder budget constraints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from the non-state sector. In this sense,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has induced privatization, Chinese style.
JEL classification: H7, L30, P3.  相似文献   

15.
盛亚  孙津 《技术经济》2013,(10):27-31,41
通过收集中美两国关于专利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专利制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中美专利制度保护内容和力度的差异体现为专利制度中利益相关者权力和利益的不对称;美国专利制度中较宽的审查条件有利于企业权利的获得;美国专利制度在侵权方面的规定更为严格,较高的维权成本不利于中国企业维权。据此提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实施权利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洁生产的微观动力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云  尚英姿 《经济管理》2006,(12):45-49
首先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了命令一控制型规制、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以及企业自我规制三种力量在推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机理。接着放宽模型的假设,从同业竞争者、利益相关者,市场不完全等方面对清洁生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贴近现实的思考。最后指出,解决我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动力不足问题,应从以上方面入手,以市场为平台,以企业自我规制为长期目标来构建清洁生产的微观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创新的关键环节转变为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实现与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并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视角研究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省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二,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利用不同地理范围内的知识溢出和资源禀赋的优势,增进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三,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但过高的产品关联密度也可能对企业创新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王翌秋  谷智超 《技术经济》2024,43(2):129-145
企业践行ESG是否会因占用资源加剧破产风险,造成与ESG原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直接相悖的事实结果?对此,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开展实证检验,在当前广泛研究的ESG与企业收益的关系基础上,从破产风险视角进一步权衡改善ESG带给企业的风险和收益。研究发现:企业改善ESG表现可以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有效缓解破产风险;且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管持股比例高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较高的ESG评级波动会削减ESG表现原有的破产风险降低效果,反映出明显的ESG评级不稳定将弱化改善ESG表现向市场释放正面信息和赢得利益相关者支持的效果。本文建议企业积极主动贯彻ESG理念,政府加快健全企业ESG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工作进度,社会公众给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多支持与关注,旨在助力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主体间冲突以及多主体协调机制成为制约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结合Y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构建协调机制,剖析主体之间冲突的根源。研究发现,冲突源包括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歧和权力配置不合理,以及某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不对称;协调机制包括通过文化协同协调由利益分歧引发的利益相关者间目标不一致,通过分散控制协调由权力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争夺,通过动态管理和孵化服务整合协调由“利益—权力”不对称引发的利益相关者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权力”分散对称配置、彼此间关系有序。  相似文献   

20.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price competitiveness and non-price competitiveness make up the undivided vital part of product's competitivenes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can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key competitiveness directly, but also strengthen it indirectly by improving the products' price competitiveness and non-price competitiveness effectively. Instead of being confined to the product itself, there are several element's that can determine and influence the product'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includ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the life circle of the products, etc. Measuring these elements by setting “environmental suitable degree ”, and building up the echel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can help us see about the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Though many of the national enterprises have price competitiveness to some extend, restricted by all kinds of elements like systems, techniques, policy, the enterprises are weak in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Beginning with systems redesign, carrying 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inner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aking more efforts on technique innovation, and widely publicizing and teaching the ecological concept, Chinese national enterprises can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their key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