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效用价值论之相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在三个方面是相通的:一是二者都认为使用价值是决定价值的因素;二是马克思对供求规律的阐述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价值变化的阐述具有形式上的共通性;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序数效用论都肯定人们对消费品的判定具有"序数"意识.实际上,效用价值论并不是主观价值论而是客观价值论.至于消费者对商品价值判定上的不统一,乃是由事物评判标准的二重性所使然,体现了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关系,不能认为就是非科学的;其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国家定价",才是商品价值的扭曲表现.应当从"劳动"和"效用"两重角度把握价值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2.
评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体劳动不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不仅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转移价值。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都脱胎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离开物质产品就不存在商品和商品价值。资本家的管理劳动的职能是剥削生产劳动。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因素,在物质产品生产中生产使用价值而不生产价值。有些学者主张的供求决定论和效用决定论是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翻版。否定我国存在资本主义剥削,其实质是否定我国以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把创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民创、民有、民享”的价值论和财富论。“劳动本体论”和“价值创造一源论”① ,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立场 ,也是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理论底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首先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论武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不能把它锁定在 19世纪。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任务是要创造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深入挖掘了马克思为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留下的理论空间 ,提出了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技术路线 ,并提出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及其权重理论 ,以其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价值理论 ,经济学者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和争鸣。虽然不同的经济学者的价值理论不尽相同 ,但从总的方面来看 ,最为持久和最有影响的价值理论 ,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论。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 ,最终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虽然在解释市场经济进行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但是 ,它并不能取代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劳动包括商品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 ,劳务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价值论应包括商品价值论和劳务价值论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 ,将劳动价值论扩展到国际价值论 ,提出了广义国际价值和狭义国际价值的概念 ,并提炼出了以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价值原理” ,重塑了国际贸易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财富和商品价值的度量,劳动价值论成为了分析社会结构的基础,而边际效用价值论不具备这种功能,并走上了100年的弯路;本文证明了:社会总效用量与社会总劳动耗费量的统一,商品的边际效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以及总量与个量计量的统一.对两种价值论统一性的论证,进一步证明劳动价值理论及其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基础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与晏智杰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分析商品价值不存在所谓三个暗含的前提条件。1、商品价值是在交换中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自发地形成的。没有价格波动就没有价值;价值只能形成于价格波动中。所以实际交换的条件不可能分析商品价值,只有发展了商品经济才是马克思分析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创造价值的前提是创造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使用价值是人的劳动创造的。先进的生产设备不过提高人生产使用价值时的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生产资料因此也会创造使用价值。由于生产资料不会创造使用价值,所以它不可能创造价值和利润,从而不存在马克思对生产资料所谓“不必付出代价“的假定;3、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它只是量的差别,不存在质的差别,所以抽象劳动本来就没有科技含量。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与价值论无关,但劳动价值论可以正确说明这个改革。  相似文献   

8.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一元论 ,承认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应该扩大生产劳动的范畴 ,认为凡是有益社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各种非生产劳动要素虽不是创造价值的要素 ,但却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要素分配并不违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狭义劳动价值论与广义劳动价值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价值范畴特指商品价值,只有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抽象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必须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论点。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是在马克思商品价值框架内,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是扩展商品价值范畴,使狭义的商品价值向广义的产品价值或经济价值乃至贡献价值或社会价值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价值是劳动耗费价值对效用价值的关系──对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理论综合向国成自17世纪以来,在经济价值理论上,纷陈杂说,出现了诸如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均衡价格论、“创新”价值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学说,但真正构成经济理...  相似文献   

11.
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即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人类劳动时间决定的,还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值论的根本分歧之所在。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以来,这种分歧与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商品的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不是由物化劳动创造的 ,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也是区别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标志。那种认为“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就不能成立 ;相对剩余价值无从得来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不能成立 ;按资分配失去理论根据”的说法 ,不仅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而是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的继承、求索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有些学者错解、曲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否定和批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造成理论上的混乱。比起生产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但它需要发展和创新。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要继承与坚持,又要发展与创新。当前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问题认识上存在三方面的非科学观点:一是毫无理论与事实根据地任意错解、曲解马克思的有关观点和理论体系,搬用早被马克思批判过的庸俗经济学的观点来否定和批判劳动价值论。二是由于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无理批判。三是本本主义地、句句是真理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赞同离开物质生产劳动领域讨论劳动价值问题,并用大批判的语言反对拓宽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对待这些问题,要认真面对并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要辩证地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即坚持劳动二重性与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的科学判断,同时,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历史环境变化下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问题。在新形势下,对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应当重新确认,即创造价值的劳动应遵循合法性、有用性、整体性三个原则;认清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的本质区别;正确看待以财富论为基础的诸多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以劳动价值论为指导,合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虚拟经济的防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性地研究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马歇尔的边际效用论,并结合对二十世纪四大经济危机的发展史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实质上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本文还分析了虚拟经济膨胀的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最后,本文着重强调:只有遵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顺应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的明晰、引导国民经济进一步开放竞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解决虚拟经济问题的有效的三反利剑。  相似文献   

16.
价值理论如果以价值决定与价值源泉为标准,可分为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价格)论四大类;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价值理论可分供给价值论、需求价值论和供求混合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并非都来源于斯密理论;特别是以效用和稀少性为基础的主观边际效用价值论,虽早于18世纪就形成,但却不是出现在斯密的著作中。斯密是一个客观的供给价值论者;而且斯密的价值理论并不矛盾,他主张由购得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至于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则是分析视角和实质内涵完全迥异的两种价值理论。在供给价值理论方面,需要实现劳动价值论向要素价值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广义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有伦 《当代经济科学》1995,17(2):58-59,57
广义劳动价值论许有伦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来的。经过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发展,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古典劳动价值论者肯定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成 《经济问题》2002,(10):5-6,27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率)”相等,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及其假说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本体论、实体论、价值论的思路梳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及其假说体系,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点:(1)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建了劳动本体论,从而能够实现广义政治经济学视闷对狭义政治经济学视阈的理论转向;(2)在系统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实体论的创立,马克思初步完备了对科学劳动价值论的认识;(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终是随着狭义劳动价值论的奠基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这一工作得以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最后完成。当前,我们应当继续地沿着马克思的思路,总结和探讨狭义政治经济学与广义政治经济学乃至狭义劳动价值论与广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互动和相互放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时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它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针对的反击,虽名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式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