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然而,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产权不清、不良资产负担过重、资金大量流失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其正常发展与生存。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起源于农村,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改革的方向是让信用社成为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但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是,随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原先农村、城郊已经成为城市,农民已经变为市民,传统的种养殖业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正在逐渐淡化,出现了"有农村无农业,有农业无农民,有农民无农活"的现象。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步入了在城市发展的时代,农村信用社在城市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辉南县委、县政府正带领全县36万人民大步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迈进。其主要举措是,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6.9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达到9.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0元。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情况辉南县的农业产业化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大地解放了农衬生产力,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加快,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竞争能力弱化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在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信用社都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逐年增强。2008年,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3%;农户贷款余额1115万亿元,农户贷款户数超过70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数的1/3。这都表明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生力军。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农村信用社还背负着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偏低等内控问题,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已成为关系到三农前景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温岭市地处浙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素有农业大市之称。温岭农村信用联社辖有 31个信用社 ,1个营业部、5 5 0多名员工。近年来 ,他们针对温岭地方经济特色 ,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 ,找准市场定位 ,调整信贷结构 ,力闯支农新路 ,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村经济中唱“大戏”、演“主角” ,走上了一条“双赢”之路。至 6月底 ,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 2 4.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达 15 .8亿元 ,分别较行社“脱钩”时的 1996年底增加了 16 .32亿元和 10 .45亿元 ,农业贷款余额达 11.5亿元 ,占全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方城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16个乡镇,人口90万,土地面积193万亩,该县被列入国家级的农业项目有:商品粮基地县、秸杆养牛示范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优质烟调控基地县等。近年来,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己任的方城县农村信用联社,立足农村前沿阵地,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经营宗旨,大力支持该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农民自己的银行。截止目前,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达8.1亿元,各项贷款达6.3亿元,其中投放支农贷款5.1亿元,占贷款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农村信用联社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支柱产业发展为重点,实施了“富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社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建设十佳单位”、“服务棉花生产先进单位”、“服务蔬菜生产先进单位”、“服务畜牧业发展先进单位”、“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新野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农村发展快,农村信用社也就会有较快的发展,就会有较高的效益。离开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来,江阴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翻番。1997年全市农业产值达25.8亿元,比1978年增长9.3倍;粮食产量虽因粮田面积减少,但总产仍达到4.55亿公斤,与可比的1985年对比(因1978年种植双季稻不可比),增20%;林牧副渔长足发展;农民人均年收入5135元,比1978年增长41.5倍。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农产品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靠的是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唯一一个直接服务于"三农"的正规金融机构,它对我国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但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本文欲通过产权视角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林国妙 《经济师》2000,(4):49-50
行社“脱钩”及合作制规范改革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信用社重陷困境 ,经营步履艰难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对温岭市农村信用社 1 999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找出问题症结 ,分析产生原因 ,并就此提出摆脱困境的出路。一、当前农信社面临的经营困境1、各项存款下降 ,经营成本提高。止 1 999年 6月末 ,温岭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 1 5 .0 8亿元 ,较年初增 2 .4 9亿元 ,可到 9月末各项存款降至 1 4 …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信贷支农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在我国是以财政拨款、税负减免、金融保险为工具,通过财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税全面减免、农业保险机制的运行来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在金融服务领域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金融支农格局。但是,随着农业银行近年来的逐步淡出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角色的限制,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承担着农村、农户和农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力量,逐步成为支农主力军,其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地位的重要性逐步显现。以2005年上半年为例,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4176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028亿元,增幅为32.7%;小额信用贷款695亿元,比年初增加368亿元,增幅112.5%,联保贷款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亿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60多年的艰辛发展,农村信用社现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全面的正规金融组织,不过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在经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研究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是改革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有效途径.日本便是在亚洲农村合作金融成功的案例.结合日本经济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农业协会的组织机构,金融事业的组织层次、金融业务内容、风险防范制度体系方面.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信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崇礼县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县农民的金融组织,在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01年,经过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亿元,跃居辖区金融机构之首,各项贷款余额1.7亿元,较年初纯增2848万元,占辖区金融机构当年纯投放总额的460%,成为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中心力量。他们的做法如下。一是积极支持发展特色高效主导农业。坚持以农为主,重点倾斜科技农业,实行信贷与科技联姻,提高项目区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与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2001年为农业生产备足资金3000万元,各社累…  相似文献   

14.
金子荣  王文飞 《经济师》2001,(4):195-195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自愿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在改革、整顿、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在改整规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整顿、规范,这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在今后的改革、整顿、规范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出。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和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测算出1978~2001年农村资金净流出规模为7196.3亿元。其中,通过农村信用社净流出额为5171.4亿元。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仅有42.5%通过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留在了农村,其余57.5%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村。而邮政储蓄机构则以只存不贷的形式直接造成2024.9亿元的农村资金净流出。1994~1997年,农村资金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净流出2646亿元,其中,1994年为543亿元,1995年为701亿元,1996年为705亿元,1997年为687亿元。由于资料不全,工商银行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宗旨,端正经营思想,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积极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特别要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落实风险责任,使之既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贷款呆账、呆滞十分严重,影响信贷资金的周转,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农村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不良债权、债务、优化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压缩逾期贷款,要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区别对待,分层次、分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清收逾期贷款。要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深圳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为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到1998年底,深圳市乡镇企业己发展到12154家;职工人数109.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1亿元;年上交税金6.9亿元,税后利润净额27.2亿元.深圳市农村经济收入80%来自乡镇企业,农民收入也是来自乡镇企业.1998年深圳市农民人均分配收入6967元.比1979年创办特区前增41倍,年平均递增22.9%;收入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和平县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山区县,加快类似该县山区经济的发展步伐,对广东从整体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为此,和平县委、县政府在新世纪里已把发展本县山区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笔者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县山区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7.4:28.5:34.00.但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对比,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率还相差很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外向性调整,因而减缓了全县山区经济发展.本文就关于该县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与方向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建儒  李新月 《经济师》2004,(5):288-288
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广大农民群众自愿人股组成的金融组织.根在农村.在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党和国家赋予农村信用社的重要社会职责。5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村信  相似文献   

20.
刘义球 《经济师》2001,(4):139-139
根据某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48133家,拥有信合职工65万多人,截止1999年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总资产额15500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691亿元和8293亿元,分别占金融系统的12.7%和10%,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0145亿元,占金融系统储蓄存款余额的20%,居全国金融机构第二位;农业贷款余额2695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63%,某县1999年末农村信用社机构41家(包括分社、储蓄所10家),占辖内机机构总数的43%,各项存款余额达46640万元,占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120808万元的38.6%;各项贷款余额37394万元,占金融各项贷款余额114667万元的32.6%。99%以上的农户贷款和57%以上的乡镇企业款都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服务。以上统计数据充分说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金融力量和主力军,对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