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峰 《时代经贸》2006,4(Z1):83-84
刑罚人道主义与罪犯人权保障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这一论题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质内涵,进而从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出发,论述了刑罚人道主义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最后,本文从健全监狱法律体系、监狱罪犯权利各项制度的落实、成立我国国际人权公约与刑罚执行委员会等方面对监狱人权保障问题提出了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点击     
《经济改革》2014,(12):6-7
内蒙古高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一、撤销本院(1996)内刑终字第199号刑事裁定和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1996)呼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二、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1996年6月,正是呼和浩特春暖花开的季节,呼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在"严打"期间,仅用了60天就"从重从快"侦破了"4·9女尸案",呼和浩特18岁青年呼格吉勒图被作为此案凶犯执行枪决。  相似文献   

3.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计划生育领域的人权保护问题一直表示关注。分析了宪法中计划生育条款的含义,勾勒了我国计划生育法制体系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进行人权保障工作已经达到的水平,并且有着进一步加强保障的良好趋势,但也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对比人口领域国际人权标准,我国法制体系存在着一定差别,这种差别是基于不同的权利哲学造成的,对此我们既要加强对话,也要深入反思和改进我们的人权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4.
“保障条款”实际上是一种例外条款,大多数载有自由贸易内容的国际协定一般都含有这一种条款,以便使缔约国在特殊情况下免除承诺的义务或违反条约规定的行为规则,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为“免责条款”。从立法的结构上看,这样的条款是必要的,因为它对于严格刻板的条约体现了灵活性态度,可以增加国际协定的长期稳定性。最早的免责条款出现在1943年美国与墨西哥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中。后来在起草关贸总协定时,美国便把美墨贸易协定中的保障条款模式移植到关贸总协定中,并在1948年初的哈瓦那会议上,正式将保障条款列入GATT第十九条中。  相似文献   

5.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功能。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具备民主法治的环境,而民主法治必须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在刑事法律中人权保障是最易被忽视并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除对当前人权保障的成绩肯定之外,提出了刑事法律中阻碍保障人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障碍:刑讯逼供和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7.
董士忠 《经济论坛》2005,(22):129-130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在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合意,订立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保险合同的众多条款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条款是划分投保人和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关键依据,在合同中居于重要地位。从法律角度解析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条款对保险责任认定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保护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人权入宪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和社会建设理念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欠缺以及由此加剧的城乡差异与人权保障和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文章首先从人权和农民工相关概念谈起,进一步重申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并对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WTO与纺织品“保障措施”密切相关的协议或条款,包括《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9条,《保障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下的过渡期保障机制,《中国加入WTO议定书》所承诺的过渡期保障条款等。文章正是期望通过解读保障措施的相关法律条款,深入分析对我国实施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的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入宪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和社会建设理念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欠缺以及由此加剧的城乡差异与人权保障和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文章首先从人权和农民工相关概念谈起,进一步重申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并对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能够对东道国的人权产生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跨国公司从损害东道国人权慢慢转变为协助东道国政府提供人权保障。从国际政治的视角,集中论述了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人权责任相关的基本问题。由于国际人权的范围广,主要关注的是与跨国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人的各项权利。同时,讨论了中国"走出去"企业如何应对在东道国的人权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人权体系建立的主要是国家对自然人的权利义务体系,在不断发生企业大规模损害人权事件的背景下,人们又开始关注社会组织特别是盈利性法人——企业的人权义务,尤其是现代大公司、跨国公司的人权义务。如何建构企业的人权义务责任体系从而促进人权的保障与实现?企业在享有法人权利、实际社会财富创造功能的同时,如何承担人权义务与责任?这已成为一个继国家人权义务体系之后重大而现实的社会问题和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死缓制度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是依附于死刑的一种变通执行方法,包括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免除死刑的执行和附条件的执行死刑。死缓制度作为我国一项特有的刑罚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凸现。文章试就死缓制度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梦的人权价值引领,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着力强调公正司法,使我国的人权司法保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如果说十八大强调“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方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建设规范了中国人权司法保障的制度设置,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总方略则是为我国的人权司法保障建设指明了根本性的司法理论依据和司法实践指导,从而使我国的人权司法保障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未决羁押制度是各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剥夺刑事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其具体是指有关刑事追诉机关在法院终局判决之前对被追诉人按照刑事诉讼法律相关规定予以羁押的刑事诉讼活动。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均从保障被追诉人人权角度出发广泛建立了未决羁押制度,以期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防止羁押权滥用与保障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没有较完整意又上的未决羁押制度,而且出现了羁押权行使没有独立的司法审查机制介入等问题。因此确有必要对中国的未决羁押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6.
公诉活动中的人权保障,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外,还要重视对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是21世纪初域外刑事诉讼立法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害人保护存在一些缺陷,如,在侦查阶段,被害人的控告权得不到保障;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对免予起诉和不起诉的申诉权,因其不享有当事人地位,而使该申诉权得不到保障等。因而需要强化保障被害人权益的意识,保障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7.
扶贫与人权问题,颇受世人关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各自理解不同,理论和认识也有差异。我们认为所谓“人权”不仅仅为西方国家所宣扬的纯粹是人的自由与民主人权,最大的人权应是人的生存权利。可以设想,连维持正常的生命延续的权利条件都没有保障.还能空谈什么民主与自由。西方工业国家把自己看成为全球人权的维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在许多有关人权、公民权等问题上都有重大突破,将亲属拒证权写进刑事诉讼法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强制出庭制度条款将不再适用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相兼顾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刑事司法制度的民主化;是对中国证据制度的完善,是以法律的形式对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落实;平衡了法律与人伦道德的矛盾,契合了世界主流意识价值观;更加有利于实现司法审判的价值目标,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新福 《经济师》2002,(4):51-51
文章认为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趋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 ,我国经贸、法律人士有必要加强研究和认识有关国际贸易反倾销与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知识。文章着重就国际贸易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未来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充分发展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发展则离不开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广泛参与。妇女人权的实现必须保证妇女获得自立、自强与自主的能力,以及赋予她们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国际人权公约中的人权应当基于国际人权公约国际法的特性受到国内宪法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内公法,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高法律效力。将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进行比较,既可以对中国保障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权从立法上和实践上不断予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