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陈裕 《当代经济》2016,(29):131-133
随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P2P运营平台的风险也日益显现.国内学者大多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定量分析也主要从从借款方的信用风险入手,定量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整体风险评级的较少.因此,通过选取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9个评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平台综合打分及风险评级,从而对平台风险防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且成交金额也在逐年增长.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融资门槛低、金额小、贷款期限较短等特点,因此在这种网络借贷模式的运行下具有监管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及操作风险等,为了防范P2P网络借贷模式的风险问题,就应该加强对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本文就对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进行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借贷平台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而来的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日益增长的高违约率.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平台注册资本、平台存续时间、平均年化收益率、资金保障措施、平均借款期限等因素对北京市P2P网络借贷平台违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了增进北京市P2P网络借贷平台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时代,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其平台数量呈井喷式增长.P2P网络借贷的出现无疑方便了人们对资金的需求,提高了个人资金的利用率,但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面临着滥用与泄露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及借贷流程,从投资人和借款人的安全意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控与系统、黑客攻击、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促进P2P网络借贷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投资回报高、借贷便捷等诸多优势,在国内得以迅速发展,但因内部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自律能力,外部缺乏监督、规制,面临诸多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与机遇并存,相关主体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为生活、学习、创业、经营拓展等借取资金,为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平台机构风险、融资者风险、投资人风险和监管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前,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理念,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尽快引入资金第三方存管和平台"去担保"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信息和数据.利用计量分析法探究影响出借意愿的个体特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网购经历、第三方支付等都对出借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对政府、P2P网络借贷平台等相关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保障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相关法规条例.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体系,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有了基本的框架,对网贷平台性质、业务规则,监管主体等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1]然而从《指导意见》到《暂行办法》,相关法律法规仍是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细化的实施标准.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P2P网贷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仍有必要对P2P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相似文献   

10.
P2P互联网金融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给金融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了不小的波动.自2015年,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经历了多家死亡的重创,也有相当比例的借贷平台涉及非法集资,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并就非法集资问题的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飞速发展,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P2P平台诈骗、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频频出现,日渐成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新常态”.投资者不仅承担着来自直接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同时还承担着来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各种风险.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来自P2P平台的风险,平台的特征会影响投资者对于该平台的风险的判断,从而影响投资者对投放在该平台上的借款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特定的平台特征对借款人的借款利率(也可称为投资人收益率)的影响,为借款人和投资人选择平台提供建议,同时为平台监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施维 《当代经济》2018,(8):46-47
小额贷款公司与P2P网络借贷平台两者在发展都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经营模式和融资方式等.由此本文对传统小额贷款公司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把握当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更好地结合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融资方面的优势,希望能够对小额信贷的发展促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一种主要经营面向大众的小额借贷新模式,即通常所说的P2P网络借贷,进入人们的眼帘.过去几年,可谓是P2P网贷行业爆发式增长,网贷平台数量持续上升,从而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希望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常态及趋势的研究,妥善了解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借此促进这种新型金融模式健康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借贷也迅速兴起.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在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有着巨大的帮助.通过分析P2P借贷工具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特点,来进一步探究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亚 《经贸实践》2016,(1):123-124
P2P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应用代表,其发展至今,已经渐渐由最初的混杂状态慢慢变得规范起来,2015年P2P网络借贷行业仍然处于成长期.本文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为基础,简要分析其经营的特征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和成交金额出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受到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文章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现状和特点,并分析了P2P行业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以P2P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新形态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互联网金融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面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频频发生的跑路诈骗等事件,在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违法活动的同时,也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体系,发挥其积极作用,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P2P网络借贷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模式,其以互联网为媒介,在融资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方式,采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脱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手段将资金贷给需求的主体.这种直接、快捷的网贷模式受到了大众的青睐,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也给网络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P2P借贷是一种创新的金融组织形式,对实现普惠金融以及促进金融民主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P2P借贷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对其运营模式、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研究,与美国Lending Club对比分析国内P2P平台发展前景,进而提出规范P2P借贷平台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毛新丰 《经贸实践》2016,(8):142-14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的各行各业,而P2P网络借贷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模式,分别为纯中介线上电商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模式以及债权转让交易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其对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分别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借贷方式应运而生——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ading),它在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借贷,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它有别于传统的银行借贷方式,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现有的网络借贷市场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概括出中国P2P网络借贷的六种运营模式,并据此做出对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