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2008—2017年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盈余公告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Fama MacBeth横截面回归方法考察了公司高管和机构投资者的内幕交易行为。研究发现:(1)我国股票市场的盈余漂移异象在盈余公告前后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股价倾向于在盈余公告前(后)对“好(坏)消息”反应过度、对“坏(好)消息”反应不足;(2)盈余公告前,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净流入(出)与公司的未预期盈余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盈余漂移异象在不同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化效应,在盈余公告前,主板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而在盈余公告后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95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历年4月30日(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公告截止日期)后60个交易日为事件窗口,研究了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PEAD)及其影响因素,为构造基于年报行情的投资策略提供实际依据.本文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在JAVA、MySQL、Matlab环境中进行绘图、分析.研究表明,我国A股主板市场上确实存在年报行情PEAD现象,且呈现出“迷失带”现象和“50天周期效应”;SUE的符号、公司规模、股票风格、机构持股比例、各类年报财务数据都会对PEAD的方向与显著性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一直是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采用Eviews9.0数据分析软件对其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管理层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管理层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因此将管理层持股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企业价值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股价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辛曌 《当代财经》2004,(7):42-45,61
大量的研究检验了MBO的股价效应,发现MBO公告期存在显著的正异常收益。而关于MBO为股东带来异常收益的可能来源存在以下解释:高额利息支付带来的税收节省;从债权人向股东的财富转移;管理层的私人信息显示;代理成本的减少和信息公布费用的减少等。本文以我国MB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效应,发现存在相对较小的异常收益。而这一异常收益的可能来源,并不能被税收节省效应、财富转移效应、信息显示效应和代理成本减少效应所解释。由于我国MBO公司并不退市,因此也不存在信息公布费用减少效应。  相似文献   

5.
夏清华  刘辉 《技术经济》2014,33(9):60-65
选取117家在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成长性进行对比,以验证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存在IPO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IPO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外,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在上市后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即存在明显的IPO效应。进一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盈余管理水平、股权集中度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IPO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负相关,而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最后从上市公司经营者和证券市场管理者两个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续性成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补充更正公告俗称“报表补丁”是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之后对年报作出的各类补充及更正公告.年报补丁的存在则意味着已披露的年报中可能存在错误或者是缺失,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广泛应用年报补丁的目的;投资者对年报补丁的反应,以及市场能否觉察出补丁企业的真实意图并给以适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市场效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近期发生的公开市场股票回购案例是否存在公告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在股份回购公告日之前产生了显著的市场效应,但同时表明,公告日之前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重述公告的频繁发生,有很强的信号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财务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按照消息性质和时间跨度进行细分。以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沪市A股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总体上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同性质、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有明显差异,从而得到了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证据,揭示了上市公司更正公告披露的择机行为,股票市场对该择机行为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1997—2008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年报披露引起的投资者意见分歧与公告后股价飘移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投资者意见分歧与公告后股价飘移呈负相关关系,负相关程度随持有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盈余信息内容不会对意见分歧与公告后股价飘移的关系产生影响,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好消息和坏消息组中都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流动性水平会对意见分歧与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的关系产生影响,随着股票流动性程度的降低,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以来,融资融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同于以往机制变迁视角的研究,文章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短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动机.具体来说,文章以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年报为对象,研究了盈余公告发布之前投资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行为,以及该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还是投机性交易;此外,文章进一步结合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和账面市值比两个指标,分析了基本面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盈余公告前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且异常融资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这种融资交易行为是投机性交易;而异常融券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当盈余公告为负面消息时,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这种融券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此外,融资融券过程中的基本面策略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文章的结论揭示了中国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行为的异质性动机,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规范发展中国市场融资和融券业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MVGARCH-BEKK模型对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存在波动的集聚性和持久性,中小板市场不存在波动的集聚性,但存在波动的持久性;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创业板市场对中小板市场的波动持久性影响显著,中小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的波动集聚性影响显著;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程度均不大,但中小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程度要大于创业板市场对中小板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程度,表明老市场向新兴市场的信息流动量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刘景章  项江红 《经济前沿》2012,3(4):151-160
本文以2009—2011年间在我国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276家以及2002—2011年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的108家IPO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我国深圳创业板和香港创业板两个市场上,风险投资是否可以约束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两个市场上风投的影响程度是否相同。研究发现,在两个创业板市场上,都显著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风险投资并没有起到认证监督作用,即没有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风险投资功效在中国市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调整的Jones模型,对2006年4月17目前公告股改的458家上市公司在股改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度量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主观应计进行差别检验、图表分析和带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发现:2006年公告股改的上市公司.为达成对非流通股股东有利的股改方案,在2005年的年报中普遍采取了故意降低盈利的盈余管理手段;而在2005年完成股改的公司,并没有在2005年的年报中体现出针对股改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沪深两市针对2006年~2008年报发布补丁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年报补丁公司与非年报补丁公司在盈余持续性上的差异.线性一阶自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剔除金融类和ST类公司年样本后,年报补丁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好于非补丁公司.在不考虑相关成本的前提下,若构造买进年报补丁公司股票、卖出非年报补丁公司股票的投资组合,可在未来一年获得6%左右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兴市场股票回购公告的价值效应,对理解和发挥股票回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异常绩效指标(API)法和事件研究法,以2008—2012年间的中国和印度股票回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计量和观测两市股价在公告日前后的价值反应方向、强度、持续时长和变化趋势。得到短期内,中国和印度公开市场股票回购均存在显著正向的公告价值效应,中国市场的反应效果更加显著,但在回购一年后,印度公司的累计超常收益高达27.35%,而中国公司的只有0.67%,且行业差距较大,存在着相反的趋势,回购动机不同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创业板和沪、深主板市场2010~2011的样本数据,借助DCC-MGARCH-VAR模型研究中国创业板和沪、深主板市场之间的时变联动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探讨创业板的开启对主板市场带来的冲击效应,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手段证实了现阶段创业板市场对主板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研究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间存在着较频繁的时变波动性,并且创业市场的波动程度明显比主板市场强烈;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相关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实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安  聂磊  李珊 《经济师》2013,(1):71-73,78
文章以沪深两市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公告了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A股20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统计模型分析高管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并细分研究了股权激励相关因素对股权激励的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目前在总体上效果不明显,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间效应、板块效应和行业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究了客户进行盈余公告后的市场反应对供应商是否具有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客户公告盈余后,供应商股价的市场反应与客户股价的市场反应正相关,即客户盈余公告对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具有纵向传染效应;客户盈余公告的纵向传染效应受到客户同行业横向传染效应的影响,且方向具有一致性,与同行业企业为协同关系时这种影响更大;相对于供应商同行业公司的盈余公告,供应商的投资者更关注其客户的盈余公告信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变动越大,未预期盈余越高,盈余持续性越强,客户盈余公告对供应商的传染效应越强;客户供应商关系越紧密,客户盈余公告对供应商的传染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向证券交易所预约年报披露时间并由证交所予以公布,在我国是信息公开化方面新的尝试和举措。实践中,年报预约披露时间未必是实际披露时间,一部分公司会延迟或提前披露年报;所披露年报也未必是公司的年度总结信息,一部分公司会通过“打补丁”,继续对已经披露的年报加以修改。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变更年报预约披露日的研究发现: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对预约披露年报日期的变更存在随意性;推迟披露年报的公司较多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当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会计业绩指标表现差。随意更改年报预约披露日不仅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损害了交易所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年报公布以后频频打补丁,更是对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讽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检验年报篇幅增加究竟是信息的冗余还是信息的传递。研究发现:公司年报篇幅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年报篇幅增加有利于缓解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体现为信息传递效应。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年报篇幅是通过影响信息披露质量、分析师预测精度及跟踪人数、高质量审计师选聘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拓展性研究显示,年报篇幅的信息传递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非交叉上市公司和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且年报篇幅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未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